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世界文化》2007,(5):13-14
伊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对20世纪美国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他曾先后发起了“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的学运动。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却因自己在战争中的言行把自己置于了政治与学的真正漩涡当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远古的女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远古的女神宋兆麟女神崇拜是原始社会的重要信仰,女神信仰是寻找和辨认人类始祖的标识。女神的发现,是从西方开端的。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初期,1908年在奥地利维伦多府出土了圆雕的女性裸体像。后来又发现了多处,如法国罗塞尔出土的浮雕手持角杯女性裸体像,法...  相似文献   

3.
宙斯和赫拉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国之主宰,他管理天国中的各个机构,制定法律,颁布神偷。唯有他能操纵致命的雷电,并以此做为威胁来统治奥林匹斯山上争吵不休的大家庭。他的母亲预见到他野心勃勃,必然招致后患,曾下令禁止他结婚,宙斯化做一条巨蟒与母亲抗争,终于取胜。他不仅娶了赫拉为妻,还与掌管法律和正义的女神忒弥斯生了时序女神和命运三女神;与欧律诺墨生了美惠三女神;与记忆女神摩涅莫绪涅生了缪斯。赫拉和宙斯是孪生兄妹,出  相似文献   

4.
尚学摈 《寻根》2022,(5):110-116
<正>舟是古人出行常见的交通工具,它作为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诗经》中就有诸多舟意象出现,如“泛彼柏舟,亦泛其流”“二子乘舟,其逝”“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在几千年的诗歌创作中,舟之“景”与文人之“情”建构了感人至深的意象群,具有深刻的文人思想、文人情怀。  相似文献   

5.
塞岛美神     
希腊神话中,有位“美与爱”的女神,即阿佛洛狄忒,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维纳斯”。她是天地间最美的女神,人间家喻户晓。这位女神诞生的神话和有关名胜,集中于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 早在 3000 多年前,小岛就有了阿佛洛狄忒的神灵崇拜。现在的塞浦路斯,无论何处都可听到人们用自豪的口气,赞美地讲述流传千年的女神的故事。塞浦路斯人民因其岛国曾是“美和爱”女神在人间的领地,而自称“阿佛洛狄忒之岛”。 这位至美的女神,是在塞浦路斯南部的海滨浮出水面来到人间的。几乎每个塞浦路斯人都可明确指出她诞生的确切方位——首都尼科西拉西南濒…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人对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一无所知,那他就不能算是了解了西方化。作为宙斯的女儿,九位缪斯女神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因为她们常去的帕耳那索斯山下有“卡斯弛利阿”神泉,古希腊的诗人、歌手们便常来此地,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和口才。  相似文献   

7.
上海大剧院大厅里的《艺术女神》画像,伴随剧院大大小小的演出已4个年头了,以致其几乎成为大剧院艺术身份的象征。然而,这张大剧院的“脸”,在历经几年风光后,即将更换。正是旅法著名画家丁绍光的这幅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艺术女神》画像,一解大剧院当年的“燃眉”之急。时至今日,朱德群先生为大剧院的新作正在进行,《艺术女神》即将完成其“迎宾”使命。《艺术女神》的三种归宿4年前,上海大剧院落成时,有人建议应在大剧院的醒目处置放相应的艺术品,这是国际上的流行做法。以传播国际艺术为己任的上海大剧院,当然不放弃任何展…  相似文献   

8.
裴艳玲和巴黎可算得上有缘。多年前,根据这位中国女武生坎坷经历改编的电影《人·鬼·情》在巴黎获奖。法国文化界从此对中国女性电影、中国女性命运有了新的认识。4年前,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应法国“演艺传统研究会”邀请,到巴黎开办河北梆子艺术讲座,令一班“洋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学作品中花园意象的审美意蕴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西文学中,花园意象都是不容忽视的典型意象。它植根于原型,由于人类心理的共同有效性,使其在审美情趣上表现出某种趋同,比如普遍地将花园意象作为乐园来对待和叙述,井将其作为与现实相对照的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的审美意象进行书写。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的花园意象根源于基督文明,最直接的来源是《圣经》中的伊甸园;而中国文学中的花园意象则是儒道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审美内涵方面也就相应地出现了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风月宝鉴”的出现看似偶然,但却是应运而生,是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与时代思想的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我们无论是从纵向的角度进行历时性考察,还是从横向的角度进行共时性观照,都可以看出它是我国古代宝镜中的集大成者,是这一坐标体系中的最亮点。透过对“风月宝鉴”这冰山一角的参悟,我们了解到的决不仅仅是一个风月故事。难怪“风月宝鉴”会成为《红楼梦》一书的别名!  相似文献   

11.
释"如"     
吉霞 《寻根》2007,(6):54-55
如,甲骨文写作 《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认为,“如”是“女”字的后出分化字。“女”,甲骨文写作“孝”,《说文》:“女,妇人也,象形。”此说流传甚广。《甲骨文字典》对女字的解释为:“象屈膝交手之人形。妇女活动多在室内,屈膝交手为其于内居处之常见姿态,故取以为女性之特征,以别于力田之为男性特征也。”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艺术,是“发自内心深处,抵达内心深处”的,即发生于创作与接受之间的心灵对话和深刻交流。只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浸透其中,戏剧表演才会产生真正的“意象”。我希望在话剧舞台创造一种集“传统意韵”和“现代品味”于一身的中国式舞台意象。  相似文献   

13.
陈倩 《华夏文化》2006,(4):20-22
在正史史料中,常常会出现诸如“雨毛”、“雨土”、“雨血”、“雨木冰”等等词语,按照现代的语法解释,这些词语中的“雨”做动词,读去声。但是如果对它们只是作字面上的解释,不进行深入探讨,则很有可能会完全曲解史书的原意。如“雨毛”,今人对它的解释是:“雨毛,即细雨。”文  相似文献   

14.
“门当户对”的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它经常成为人们在择偶过程中所选用的标准之一。现代汉语词典对“门当户对”的解释是:“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而就时间范畴而言,“门当户对”的择偶观念在我国的发展则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种观念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毛昊 《世界文化》2004,(6):44-45
橄榄油不仅是最优的食用油,而且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健身和美容。由于它对人类健康和美丽的贡献,常被人们称作“液体黄金”、“美女之油”等雅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不喜浅露 ,讲究含蓄 ,每每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诗歌中的一些常用意象 ,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 ,形成了特定的象征意义 ,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能渲染特定的气氛。比如 ,梅花寓含高洁 ,牡丹象征富贵 ,明月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芳草喻指无尽的相送惜别之情 ,等等 ,都是无需明言就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鸿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之一 ,在几千年的中国诗歌长卷中 ,鸿雁的影子时时可见。早在《诗经》与《楚辞》的年代 ,鸿雁就进入了诗人的视野。《诗·小雅·鸿雁》全篇以鸿雁起兴 ,以“鸿雁于飞 ,肃肃其羽”、“鸿雁于飞 ,集于中…  相似文献   

17.
马紫晨 《寻根》2005,(2):55-60
“梁祝”,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之一。就我个人讲,则因工作关系,耳濡目染,首先是从那些数不胜数的民歌、故事、曲艺、戏剧和诸多民间工艺作品中感知并注意到它的。另外,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又是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度过的,许多老人对汝南“梁祝”的津津乐道,就更加引起了我对这一课题的深思。我认为学术界不要总是把目光盯着“江南水乡”的蝴蝶,  相似文献   

18.
东京,是一座时尚灵动又传统内敛的都市。站在东京芝公园内,只要选取合适的角度,你可以将钢筋铁骨的东京塔与古老的增上寺摄入同一个画面:京都,被喻为日本的心灵家园,在这里的街道上行走,一边是疾驶而过的车流,一边可见穿着和服缓缓走过的年轻人……日本,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高度融合的国家,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日本政府以及普通民众...  相似文献   

19.
印度教经中有这样一段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它说的就是世界最大、最名、最古老的钻石之:科一依一诺尔钻石,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山”。今年4月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隆重举行的王太后葬礼上,人们目睹了光芒四射的“光明之山”  相似文献   

20.
李可 《华夏文化》2001,(1):21-22
从最初的甲骨文字形“”到现在的“商” ,“商”字已渗透入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在这里有对历史的追思 ,对文艺氛围的渲染 ,对经济发展的描述。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思想、独特发展轨迹的民族。“商”字 ,与许许多多中国文字一起 ,组成了中国史诗的意象群 ,如陈年的醇酿 ,在时间与空间中散发着悠远的、殊有回味的气息……“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诗经》)黑色的羽翼划过天际 ,一片东方的封土开始热闹起来。开启历史的永远都是神话 ,而这个东方的神话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特有的色彩 :偏于浓重 ,引人深恩。“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