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育作为知识储备的开端,尤为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困惑的解答。无论是对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其他方面,小学生在这个阶段都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便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教学的点名回答问题模式改为学生主动提问的新型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并得到良好的解决,教师从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分析,从而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点名法的弊病,设计大学体育课优化点名法,在定点队列编排基础上,实行优化改革的多种点名法,配以形式的生动活泼性,有效地加强了师生的平等交流,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组织纪律性、责任感、课堂参与意识等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活动效率等积极作用。结论:优化点名法赋予体育教学寓教于乐的真实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些案例,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案例一:语文课堂上的几个镜头镜头一:课堂上,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提问,这位学生兴致极高起身质疑,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教师满心欢喜,请他点名请人回答,点名者自己点完名后,因为享…  相似文献   

4.
从点名开始     
张金梅 《山东教育》2011,(16):18-19
记得《山东教育》2006年刊登过李希贵老师的一篇文章——《说说而已不能而已》,文中有这样一部分内容,说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著名校长高震东来大陆讲学,其中介绍了他在学校里进行的教师对学生的"点名达标活动"。他要求教师在新生入学一周后全部认识学生,为此,学校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考核。高校长认为,良好的教育效果来自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是师生之间有了大量的接触,才是教育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马艳 《成才之路》2009,(9):43-43
万事开头难,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开始的导入很关键。当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时候,教师所讲就能更有效地为学生所接受。导入在沟通师生感情,打开场面,引入新知识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它是在师生之间、新旧知识之间、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之间架起的第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
逃课现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课程的逃课问题还特别严重。本文试图用博弈论的知识,建立一个关于学生逃课与教师点名行为的博弈均衡模型,来解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这种学生逃课、老师点名的博弈现象。同时,试图把模型分析的范围扩大化。  相似文献   

7.
池晖 《教师》2020,(6):105-106
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认真领会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初中美术课堂多以情境教学来为学生提供探索美术知识、感受美术魅力的机会,情境教学应贯穿教学始终。文章将从三个阶段进行探讨:课程之初,教师应以贴合学生兴趣的情境迅速将学生引入课堂之中;在授课阶段,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美术知识;在课程尾声,教师可以以情境化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且师生通过互评方式交流分享知识,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有助于打破教师单纯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可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实现学生自动、师生与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有效引入与质疑,有效触动,师生互动 与其他课程相比,政治学科相对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若要实现互动交流,教师则需考虑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巧妙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手段来设置教学情境,优化知识引入与呈现方式,触动学生心灵,诱导学生探知欲望,使其主动学习,这是互动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如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思考题目,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质疑与探究,反馈信息,实现师生互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如下引入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巧设悬念.教师可根据重点与难点知识,设置层层问题,循循诱导,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思索,主动进入新知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是单方面向学生传输知识,而师生互动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参与进课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培养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课堂的质量。师生互动并不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还可以通过一些小道具来和学生进行友好的互动,师生互动可以带来一个焕然一新的教学课堂,因为师生互动让学生也开始敢于并且愿意活跃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例如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书本上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中,寓教于乐,在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把兴趣引入教学中来,师生互动.为此,在概念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将手机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讲授辅以为学生量身定制的移动在线课堂,教师利用手机进行趣味性的点名,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手机进行实时测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等活动,使理论知识及时应用,使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答,使师生间的互动更加密切。学生利用移动在线课堂可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学习、交流讨论,实现了该课程的教与学在课内与课外的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以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为媒介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师生间零距离的交流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许多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原有知识的梳理,搭建更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往往是直接讲授难以获得的。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呢?一、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策略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策略,从实践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包…  相似文献   

13.
王开平 《考试周刊》2012,(56):175-176
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授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都需要师生间通过语言来交流。所以,教师课堂用语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让学生较容易地接收教师的想法,教师如何表达是重点。本文浅议课堂用语在和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课程内容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以课程内容为媒介,通过互动,师生达成共识,达到共享,进而促进各自的发展。现代社会随着传统知识观向现代知识观的变革,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也正发生着变化,现代知识观对课程内容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珊珊 《考试周刊》2014,(41):153-154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教学方式,学习积极性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原动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思考,提高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教师的主导性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知识、讨论学问的活动,而不应该只是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通过背景引入、课堂提问等方法实现师生的有效沟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呈栋 《学周刊C版》2023,(4):103-105
英语学科具有交际性和应用性等特征,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过去很多教师过于关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没有在课堂中积极组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活动,导致学生的语言应用及交际能力得不到发展。而通过引入对话教学,能够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有助于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应用对话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对话活动中应用课堂习得的英语知识,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即”第一印象”。第一次给学生点名是师生间人际知觉的开始,也是师生间首次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良好时机。教师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师表印象。  相似文献   

19.
根据学生特点、教师素养及师生交流等方面的特点,《环境激素与生殖健康》的课堂管理采用人性化点名、选取学生喜爱的教学目标、糅合当代大学生认识心理进行教学和通过行为暗示进行管理,最终促成学生积极、认真的良好学习班风。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学好语文有着 重要的意义。教师开展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积累语言,使学生 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专心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 将课堂提问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促 使学生主动思考,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深化。同时,课堂提问也 能够让师生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加强师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