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演示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志义 《物理教师》2002,23(5):40-40
由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有关气体做功的例题和习题 ,大都是“气体体积增大 ,气体对外做功”这一类简单问题 ,久而久之就使部分学生和教师形成了这类问题的思维定势 .因而认为“气体体积增大就对外做功”图 1这一结论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并予以澄清 .请看下面一道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由平衡态A变化到平衡态B ,如图 1所示 ,则无论经过什么过程 ,系统必然(A)对外做功 .     (B)内能增加 .(C)从外界吸热 .    (D)向外界放热 .图 2[分析 ]本题由平衡态A变化到平衡态B ,可以经过任意过程 ,是否…  相似文献   

3.
4.
宋金Fan 《物理教师》2002,23(10):39-40
本刊2002年第5期中刊登了《气体体积增大,一定对外做功吗?》一文,文中通过对一个具体实例的分析讨论,得出“气体的体积增大,不一定对外做功”的结论,尽管对于该题这样的结论很合理,但如果将这种结论推广到教学中,只能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面前无所适从。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气体体积增大,一定对外做功吗?”做进一步的讨论,给学生提供讨论问题的一个依据,以弥补该文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物体的内能 热量”一节中讲到“空气在膨胀时对外做功”,有一位同学提出反对意见:“气体在膨胀时不一定对外做功,也可能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并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教学过程。 1.带着悬念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喷泉,今天在课堂上大家有机会看一看。(教师出示“喷泉”实验装置,然后将开水倒在烧瓶上,烧瓶中的红水就像喷泉一样从玻璃管的尖嘴中喷出来。)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手段.一些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下面以"表面张力可对外做功"这一实验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功的定义,曾有过不少讨论(如《大学物理》1982年)。作用于质点的力所做的元功,等于力与力的作用点的元位移的标积。气体在准静态过程中(体积变化)对活塞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活塞。在活塞移动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教科书上有“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验,教材介绍了2个实验方案,一是用空气压缩引火仪:二是向集气瓶内打气,气体对塞子做功。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根据课本方案做该实验,发现问题颇多。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成功率仅为5%;  相似文献   

11.
马力  赵雯 《化学教学》2020,(5):69-72
在遵循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教材中NO2与N2O4的平衡移动实验、氯化氢(HCl)气体的制取与喷泉实验、NO等多种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进行密封性实验装置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便、试剂微量化、现象明显、安全环保,便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12.
“压缩气体做功”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是“物体的内能”中的两个活动.在学生了解物体内能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实验活动,用明显的实验现象显示物体内能的变化,加深学生的印象.再通过解释此现象发生的原因,进一步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相似文献   

13.
一、原实验装置的不足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115面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当电路通电后,是利用煤油的热膨胀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教学中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三处不足:1.煤油在玻璃管中的上升情况可见度太小,仅有前两三排的学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通过做功改变气体内能的实验装置主要是压缩气体点火器.创新实验改进教材中的实验装置,使实验装置更安全、更易于操作、现象更明显,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实验微型化、绿色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教科书上有"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验,教材介绍了2个实验方案,一是用空气压缩引火仪;二是向集气瓶内打气,气体对塞子做功。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根据课本方案做该实验,发现问题颇多。用空气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课本第69页第2个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其表述是,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1支灵敏温度计和1根气针;另一端有1个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用打气简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以增大容器内的压强.当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打开卡子,让气体冲开胶塞后,再读出该温度计示数.实验时可以观察到,胶塞冲出容器口后,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在现行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16页,有一个铜与稀HNO3反应制NO的实验[实验1-7],做好了这个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如图装置 实验装置注意让硬质玻璃管倾斜,上端氨的出口和下端氯化氢的出口都要用玻璃尖嘴口。因为演示实验中药品用量有限,产生气体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实验4—8: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人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得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