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燕 《教学月刊》2002,(9):22-24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运河南端的杭州,享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宋莹 《父母必读》2023,(8):38-42
<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在自然界中人工建造的河流,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古人为什么要修建大运河?大运河长什么样?运河两岸城市的小朋友都吃什么?玩什么?如何带孩子了解厚重而又璀璨的历史文化呢?面对这些问题,北京市第五幼儿园给出的答案就是—美食。幼儿园依托京杭大运河沿途城市,把食物与城市、历史联系起来,带孩子们开启了一次京杭大运河的美食之旅。  相似文献   

3.
中国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0千米。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南北运输水上干线。它于隋朝末年基本凿通,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不仅承担了大量的南北物资运输任务,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从公元前486年开始开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工程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经历了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春秋时期,吴国开凿了邗沟,从今扬州附近引…  相似文献   

4.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  相似文献   

5.
运河史话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道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是沟通我国江、淮、河、海四大水系的一条水运动脉。它从北京到杭州,全程长达一千七百多公里。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它与我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京杭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的河道,在我国运河史上是开凿最早、变化最大的一段河道,也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整治得最好、通航条件最好、运输最繁忙的一段河道。它从西北斜贯东南,沟通淮河、长江、太湖水系,北起邳县西北边与山东省台儿庄交界处,南至吴江县南边与浙江省王江泾交界处,全程长六百多公里。其中位于淮阴杨庄水利枢纽以北  相似文献   

6.
关于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人们已经说过许多话,而对隋文帝时所修的两条运河——广通渠和山阳渎,虽然中学教材的插图曾经标出,也时常有人言及,但仍有未尽之意。本文试就二渠开凿的原因和历史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先说广通渠。广通渠是于大兴城西引出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潼关入黄河,全长三百多华里。开皇四年(584年)六月破土动工,九月基本通水。隋文帝非常重视这项工程,动工前曾下诏申述了开渠的必要性,末尾说:“诚知时当炎暑,动致疲勤,然不暂劳,安能永逸。宣告人庶,知朕意  相似文献   

7.
最悠久、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全长1794km。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相似文献   

8.
京杭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的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的生命线。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是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本文通过对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对运河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利用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运河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关于运河的历史及其作用,过去已有不少专文讨论过。其中大多数是从经济史或工程技术史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本文试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运河作一些分析,请读者指正。运河的历史变迁,大致分三个时期:(一)先秦、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二)隋唐两宋时期;(三)元明清时期。 (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区性运河的草创和发展时期。据目前的资料所知,长江流域的吴楚等国因自然条件的关系,善于舟楫,是开凿运河最早的地区之一。楚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时即在江汉平原上开凿人工运河。有人认为楚荘王(前613-前519)时孙叔敖  相似文献   

10.
京杭大运河     
雨花石 《中文自修》2007,(11):44-46
京杭大运河千年俯卧在中华苍茫的大地上,看着历史的潮起潮落在转瞬间化为永恒。如果说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凝固的文化,那么大运河则当之无愧是一部流动的历史。这千年运河上的点滴,沉淀酝酿,斗转星移,无论是先辈开凿运河时的艰辛背影,还是烟波浩淼上的片片风帆,都是古老的运河和这个国家共同记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以人工刻划出来的一条有形的线,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不断给京师输送粮食和财物,特别是江南的粮食、锦、镜、铜器、瓷、茶、瑇瑁、真珠、蕉葛、翡翠等特产,通过大运河源源不绝地供应北方的政治中枢,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功绩显赫,影响深远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徵,它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遗留所无可比拟的。开凿运河是劳动人民改造山河的伟大创举。中国开凿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开凿的  相似文献   

12.
用“中国大运河”或“大运河”,统称我国运河是准确的的。但“大运河”、“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这三个概念所包含的历史、地理、河道走向、文化研究范围,又是不同的。根据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繁荣的程度,可以把中国大运河修建设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为中国大运河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发展阶段,也可称为中国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为中国大运河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尽管我们今天更加注重元、明、清大运河的历史及文化研究,但它毕竟是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而对中国大运河的全面研究更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一项伟大工程,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贯通着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全长一千七百八十二公里,远远超过了现代世界上著名的苏伊士运河(长约一百七十二公里)和巴拿马运河(长约八十一公里)。这条运河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初即开始兴建,到十三世纪末才正式完成,前后共历时近一千八百年。在欧洲,瑞典东南部的耶塔运河兴建最早,约完成于公元1832年,较京杭大运河晚了两千多年。所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 1、古今中外有哪几条著名的运河?其中开凿时间最早、距离最长的是哪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把人工开凿的河叫做“渠”,如郑国渠、灵渠、通济渠、永济渠……人工开凿的渠南北走向,才叫做运河,如京抗大运河,但后人不知,把所有人工开凿的河都叫运河,运河的概念就变了,说什么隋炀帝修运河,其实炀帝修的是渠,不是南北走向的运河。  相似文献   

16.
自然的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工的运河则是人类文明的杰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能够与长城并列的伟大创举,首推大运河。开凿运河的初衷,常常是出于经济、政治或军事上的考虑,运河也确实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世界各国人民开凿了许多运河,沿岸的城市举不胜举。运河城市与运河的关系是血脉相连,可以说,运河养育了沿河的城市。千百年来,运河在航运、灌溉、防洪、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沿河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运河还催生和哺育了一批新兴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帆船     
《红领巾》2008,(2):58
帆船运动起源(yuán)于荷(hé)兰。古代的荷兰开凿(záo)了很多运河,人们大多使用小帆船运输(shū)或捕(bǔ)鱼。这种小船是由一棵独木或用木排、竹排编制(zhì)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帆船。  相似文献   

18.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又名南北大运河。她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祖国辽阔的版图上,有22个“世界之最”。它们是:★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世界围地面积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世界水稻种植最北地区——黑龙江省呼玛县。★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世界最大的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世界最早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  相似文献   

20.
顾夏 《中学生百科》2011,(32):26-2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蒸晒下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大河养育的一片荒原。"历史学家们大多在此达成了一致意见,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心不是在拥有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的埃及,而是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段文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在这里最先定居的苏美尔人,他们开凿运河,利用河水灌溉农耕,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发达文化。接下来的数千年间,通过部落之间的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