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  了了 《出版参考》2007,(1):14-14
有一次。我请朋友吃饭,席间揶揄几位做法官的朋友:“都说你们是‘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真羡慕你们的口福啊!”没想到他们几个却一脸无奈。倒出了一肚子苦水:“你以为我们愿意这样啊。现在吃饭都成了苦差事,不去都不行。”这让我很诧异。不过回过味来想想也有道理.天天吃喝。换谁都会烦。  相似文献   

2.
蛋炒饭的典故 逯耀东在<大肚能容>里说:"有次在香港与朋友聚会,座上有位刚从美国来的青年朋友,经介绍后,寒暄了几句,我就问:‘府上还吃蛋炒饭吗?'他闻之大惊道:‘你怎么知道?怎么知道的!'这位青年朋友祖上在清朝世代官宦,祖父于清末做过不小的地方官.当年他们府上请厨师,试大师父的手艺,都以蛋炒饭与青椒炒牛肉丝验之,合则用.那青年闻言大笑说:‘我吃了这么多年的蛋炒饭,竟不知还有这个典故.'我更问:‘府上还有其他菜肴吗?'他说:‘没了,只剩下蛋炒饭.'我闻之默然,只有废箸而叹了."  相似文献   

3.
忆黎丁     
<正>2014年8月14日夜10时,《光明日报》上海记者站的朋友发来短信:黎丁先生今日去世了,享年96岁!黎丁是《光明日报》的资深高级编辑、京城著名的老报人。他生前有两个"头衔":中国文化名人活字典;京城冬泳寿星。初识黎丁我和黎丁认识是在1979年。那年春天,我奉命赴北京《文汇报》驻京办事处工作,暂借《光明日报》大楼609室办公。有一次,我在大楼底层食堂吃饭,一位朋友说要给我介绍一个老乡,把我拉到靠墙壁的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指着对面的一位老者说,他就是你们泉州老乡。  相似文献   

4.
流逝的时光像电脑中的病毒,将记忆中的许多事情都删除了,惟有小时候见过的一幅对联却顽强地留了下来,上联是"世间惟有读书乐",下联是"人生无如吃饭难".清楚地记得当时看到此联时,心中大不以为然,暗自思忖道:读书的乐趣我丝毫没有体会到,吃饭的容易我却深有体会,而且,饭越好越容易吃,不好的饭吃起来才有"难"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16日下午,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新菜市街居民郑承镇给我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要播出我的事迹了,你到时候可别忘了收看!"说着说着,郑承镇不由感慨起来:"唉!这么多年来,不容易啊!我能有今天这一步.  相似文献   

6.
程实 《报林求索》2012,(8):60-60
<正>朋友有一个习惯,约我吃饭,到时候总是会看到饭桌上有一堆我不认识的人,朋友的朋友们,当然,这些朋友们之间,很多时候也不太熟悉。朋友很自豪,因为作为一个饭局高手,在他看来,是在把自己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也确实,他的朋友们,也确实有些因为这些饭局而熟络起来,成为了朋友。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至少对我来说,这位朋友再约吃饭,我总是会找理由推托,因为和陌生人吃饭,即便中间有共同的朋友,还是感觉辛苦。吃饭,原本是朋友之间叙旧的场合,结果变成了社交场所。这样,我就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样的社交生活,自己是否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位搞科学的朋友到我家侃山.说到了近来出现立法是否提"伪科学"、中医是否属科学之争,他感叹道:"现在伪科学开始泛滥啦!什么'永动机'水变油',都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闺蜜     
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鸳鸯火锅,朋友说抓到老公偷腥,过几天要去找那小三一顿暴辄。我说问题首先出在你老公身上,要打也该首先打他,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然我这个比方也许并不恰当。但我话还没说完,朋友就不高兴了,说:"你知道现在的女人多凶猛吗?那蛋就是没缝儿,也经不起她们使劲儿敲啊。"我也不退  相似文献   

9.
伊人 《编辑学刊》2012,(4):31-32
正我在一篇文章写到"‘有木有'、‘伤不起'、‘Hold住'之类,轻飘飘的无内涵可言,犹如风乍起,飘散出几片语词的碎屑。不过,来得快往往去得也快"。有年轻朋友说,你对当下流行词好像有偏见呵。我想了想,"偏见"或许有一点吧,不过不  相似文献   

10.
法家的"以法治国",前面省略了一个主语,即君权。一则"以"字,已然表明君权凌于法权之上前些时"百家讲坛"开讲诸子百家,一次聊天中,朋友说主讲人好像把法家的"法"和今天的"法治"有所连接。朋友语焉不详,我回来后便上网查询。在"儒法之争"的开头,有这样介绍法家的文字:如果孔墨的主张是"治病的药",那么,"法家的主张,却是‘杀人的刀'……那么法家的‘刀'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以法治国'呢?"  相似文献   

11.
又见韩少华     
6月16日,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我坐在靠背椅上浏览报纸。多年来,我养成了午休的习惯,中午不睡一会儿,下午工作起来就没有精神,甚至犯困。正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抓起话筒一听,是同事李培禹同志打来的。他让我到单位附近一家名叫“雪苑酒楼”的餐馆去吃饭,并告诉我,那里有我的许多朋友,可以见见面。我告诉他:“我刚刚吃完饭,那些朋友。你代我向他们问好吧!”说心里  相似文献   

12.
去年十二月八日平谷县物资局业务科干部王洪印兴冲冲地来到县档案馆.他拿出一纸文书,对档案管理科长老于说:"多亏了你们,我的'官司'打赢了!这是县法院的判决书".听了这话.在场的人们把不解的目  相似文献   

13.
我应朋友之邀到了一趟凤凰,感叹于小城的宁静与安详,我跟同行的朋友说,这样好的地方,应该有大学才对啊!同行的朋友都表示赞同,并说西方国家有很多大学就是办在小城市的。  相似文献   

14.
这里有张照片,是我不久前拍的,拿给久居在海外的朋友看,他问我:"这是幢什么房子啊?"  相似文献   

15.
仙人掌女人     
不开伙,家里的厨房连锅碗瓢盆也没有。热水瓶总该有吧?"只要有水就好。"来访的朋友脸上已有进入荒漠的感觉。我说":要喝水,可以烧啊,不过只有电磁炉,在阳台外面。"连水都没得喝,她用绝望的声音问:"那你这里有什么呢?""有水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有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可京城名女人洪晃家的餐厅墙上,镶着一行由霓虹灯拼成的"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可谓深得中武社交三昧。有好事的调查公司调查显示,请人吃饭是46%的中国人选择的社交方式。如今就连学生、甚至小学生的课余联络,都靠聚餐。职场和官场更不待言,饭局几乎就是第二工作。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说起和作者打交道的经历时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没别的手段,只有一条——吃。因此到哪里去吃,重要的是我要了解他喜欢吃什么。饮食便于进入主题,就有话可谈了嘛。"饭局各有不同,有人总结得很好:同学请的饭局,可以随随便便,像家人;朋友请的饭局,可以大大方方,像主人;领导请的饭局,必定小心翼翼,像陌生人;请领导的饭局,一定要毕恭毕敬,像仆人。有饭多有局,不同位置、不同目的的饭局当事人,对饭局有着不同感受。  相似文献   

17.
请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旧时,在饭店吃饭付钱叫会钞),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相似文献   

18.
我是怀着惊讶,感慨、沉思一系列情感看完韩国申宜真所作的<不必牺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读到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通常都会怀抱书香,寝食难安.之后,我连续阅读了这个系列的另外三本,并把它推荐给了周围的十三位女性朋友,第十四位是我的母亲.这十三位中有十二位朋友在一周内都发来消息告诉我:"书里说的就是我,这简直就是解救我的魔咒啊!"  相似文献   

19.
冯颖 《中国广播》2017,(2):后插2-后插2
【战场音响 飞机,枪炮声 战士的呼喊声 播音员:那些出现又消逝的声音会帮助那些受伤的人们。 【振动的音响 报剧名:《振动》《振动》《振动》(由强渐弱) 【音乐 萨迪克独白(Sadeq):你们听我说啊!我和你们说话呢!听我说啊!我想和你们说说话!你们都听不到吗?谁都可以啊!不……我又忘了,我说不出话,他们听不见。  相似文献   

20.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为了摘去头上那道可恨的'金箍'(按:指'右派'帽子),我也得像孙悟空那样,事事顺着唐僧;而我面前的'唐僧'就多了……我都得在他们面前低眉顺眼,显出一副恭顺的样子.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今天,我动手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为当时我人格和灵魂的扭曲,还真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