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瑛 《辽宁教育》2006,(6):31-34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的“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感到在学生的“言说”权得到保证,在学生们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的对话变了味,走了形。课堂上是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对话”,热热闹闹。但冷静观察却发现,这种“对话”、“热闹”缺少深度,缺少质量。“对话”成了…  相似文献   

2.
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不经意间,我感到在学生们变得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些“对话”变了味,走了形。课堂上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热闹,但静心一想,这种“对话“”热闹”缺少了深度,缺少了质量“。对话”成了过去“串讲串问“”师问生答”的翻版,致使阅读教…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不等同于课堂上师生间简单的“问一答”交流。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是带有一定的目标导向和育人目的的。爱因斯坦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富有创意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处在主动生疑、求知若渴的状态中。作为有智慧的教师就是要在课文的关键处,设疑导问,在精彩的对话中,引领孩子徜徉于知识的殿堂,获取心灵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不热闹,好不时尚。精彩纷呈的背后常常发现师生深入不了作品文本,“生-本”对话质量堪忧,本文列举了若干网络上的反面教学例子,加上理性分析及建议,旨在提升“生-本”的对话质量。以期更好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改以来,沉寂的课堂热闹了起来,对话成了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  相似文献   

6.
田甜 《现代语文》2011,(12):58-58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应是对话互动的课堂。课堂的对话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重交叉的对话。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问平等交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广大教师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学是师生的交往,是师生的对话,是师生的互动,是师生的合作,是师生的理解。课程由此变为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对话”意味着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因此,“对话”教学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然而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对话,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虚假的或者说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合作、交流、互动,课堂回响的依然是千篇一律的的声音。这样的“对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沉寂的课堂热闹起来了,对话成了语文课堂最亮丽的风景。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对话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的现象,缺失了对话教学的真实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对话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构建积极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框架。一、教师主宰的“假对话”语文课堂本应是教师引发学生智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是落实新课标的主阵地,将"对话"引入课堂教学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也是对语文教师本质力量的一种重新审视和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目前还存在着若干对话误区":满堂问"式的对话教学;对话中的"唯表扬"评价现象;获得文本里的真知就是对话的结果的认识。因此,整合三维目标,实行多维对话课堂教学,建构"和谐"课堂,势在必行":师生"对话——民主互动";生生"对话——合作共享";生本"对话—主动探究";师本"对话——感悟创新。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自课改以来,沉寂的课堂空前热闹起来,对话教学成了语文课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有感于一件小事,女儿的老师让家长在“六一”儿童节时到幼儿园与孩子共同玩游戏。结果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老师说这叫“亲子”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帮助。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否注入一点“亲”生的艺术,让课堂灵动起来呢?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单向度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共同交流和促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课堂师生对话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强而有力的推动力量.师生要转换教育观念,通过积极互动的课堂师生对话以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课堂交流是学生展示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重要方式;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媒介与基点。语文课堂展开有效交流更是实现新课改目标,切实提高语文课常层次的绝对纲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很明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新语文课堂的根本要点。  相似文献   

14.
对话教学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对话内涵理解的局限和偏差,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表现为视对话为谈话,注重表层互动,忽视师本、生本、师生的深层交流;教师仍存在难以割舍的“导演情绪”,将对话预设在死胡同里,致使对话演变成新的满堂问、满堂答,使对话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优化策略以增强对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有些课堂“对话”中出现了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的倾向,对话变了味,走了形,值得引起重视。本文试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具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对话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师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广泛范畴的对话。这种对话有力地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赋予了学生言说权,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教学实际中由于片面地理解对话理论出现的一些缺失,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下面就本人两次教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一文的细节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读书贵思,这为历代教育家所首肯。阅读有着复杂的心智背景,现代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阅读过程中包含有六种心理操作:发现——识别——认同——组建——扩展——记忆,构成了阅读在大脑黑箱的奥秘。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究”式教学理念以来,课堂上是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对话”,十分热闹。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目前语文课堂最常见的对话模式即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师生交流,这是狭隘地理解了"对话"的含义。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对话关系,但对话仅仅就是口头的相互交流吗?从表面上看,对话确实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从实质上看,对话是为了求得理解,是一种沟通与交流。新课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成才之路》2011,(18):32-32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教学素养的体现,需要公开课的磨炼,更需要家常课的积淀。我们经常听到这样评价一节课:师生似在进行平面的滑动,而不是立体的互动。这说明,教师与学生没有真正的交流、真诚的对话,师生关系维持一种表面热闹实则“两张皮”的现象。我想,造成这种现象,责任在于教师,只要教师能够坚持“四要”,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真正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