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磁铁》课例评析执教:胡生玉评析:李秀才师:老师这有一块条形磁铁,用它的一端接近大头针,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生:磁铁把大头针吸起来了。师:磁铁为什么能吸引大头针?生:因为磁铁有磁性。师:老师这还有一根铁钉。我把它接近大头针,看它能不能吸引大头针?(师...  相似文献   

2.
〔教例简述〕此教例综合方伯荣老师的教例《我教〈荷花淀〉》(《语文教学之友》1985年第2期)和陈策、陈书高老师的教例《〈荷花淀〉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之友》1988年第4期)而成。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全面感受,重点研讨。教法:读中品析。教学过程如下: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七组对话。 2.诵读七组对话,根据对话的特点,形成如下板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什么,怎么学,能学到什么等全凭教师的“导”。以下,我想就阅读教学的案例谈谈教师“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认识作家笔下湘西独特的风景美、风俗美。2.熟悉基本情节,了解翠翠的心理发展历程。3.体会翠翠的形象美,并进一步挖掘小说中的人性美。4.揭示沈从文小说的创作意图。课文仅仅节选了三章,加上“草灰蛇线”的情节特点,这就给学生带来了情节理解上的障碍;同时主人公翠翠心理层次的渐次展示,也使得学生难以把握其心理特征。故教学难点确定为:熟悉基本情节,了解翠翠的心理发展历程。从《边城》的写作意图来看,作者要展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故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翠翠的形象美,并进一步挖掘小说中的人…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情境再现感受美 【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搭石》一文,虽截取的是农村生活中的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尽管如此,但对于生活在城市中从未见过搭石、走过搭石的孩子来说,要理解搭石蕴涵的浓浓乡情却也非易事。在教学中我采用情境再现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作者通过摆搭石、走搭石来表达家乡人民和睦、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相似文献   

7.
一、说一说 师:你们去过游乐场吗?玩过什么? 生:我在游乐场玩过碰碰车、蹦蹦床。 生:我在游乐场玩过很多电动玩具,还有跷跷板。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本节课老师经历: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师生互动——启发诱导——知识拓展——归纳总结六个阶段;学生经历的是:感受情境——实验探索——成果展示——理性思考——运用拓展——归纳反思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文学遗产的宝库中,韩愈的散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充实的内容、多变的形式、雄浑的气势和独创的语言风格,开一代新的文风,成为唐宋以后文人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张锋 《中小学电教》2003,(11):45-46
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提高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并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分享集体的劳动成果,共享资  相似文献   

11.
12.
现在许多一线教师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当今教育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有的教师只是把例子从课本搬到多媒体上;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网络的应用,忽视了课程本身固有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有的教师在没有理解新教学理念的情况下,错误地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说,这些教师共同体现的一点就是信息素养的缺乏。本文以小学数学《统计》一课的片段为例,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现的问题作出具体分析和评价,旨在引起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视,促使其改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14.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揭题:(略)2.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石头书》这篇课文,知道了石头就像一本厚厚的书。3.置疑:(1)关于“石头书”,这节课你还想进一步了解些什么?(2)初步感知“刨根问底”:问个明白,探个究竟。二、精读课文学习第6-14自然段1.自由读读课文6—14自然段,选择课文中的问句或回答的句子,多读几遍。2.学习问句,相机指导朗读。(1)川川不禁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介绍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和排列数,教师运用书中的素材,加以组合,以教师参加聚会,需要搭配服装的情境创设,使每一位学生融入其中,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轻轻松松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舒莉  李红杨 《湖北教育》2003,(15):28-29
本课改变空洞死板的说教方式,创设情景,以游戏贯穿全课,通过歌曲导入、话说中国、中国之旅、歌唱祖国这条线索组织全课,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品德教育贴近孩子的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歌曲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生齐答: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第3篇课文,感受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是本单元的主旋律。这篇课文语言简洁,含蓄深邃,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是教学重点,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庄瑞兰老师采用以下四个环节教学:(1)创设情境,感知生命。(2)字词切入,梳理脉络。(3)导读赏析,品味语言。(4)移情体验,升华情感。让学生以自己的个性体验感应文心脉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扎实统一,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20.
磨婷婷 《广西教育》2006,(1A):40-42
教学目标 1.了解《唱山歌》是壮族民歌以及有关刘三姐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