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一定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如果人类诞生后没有教育,生产力就得不到发展,人类的进步也就无从谈起。教师一定是先于教育而存在的,没有教师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有了教师,也便有了学生。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发展的。重教育,必先重教师;要谈语文教育的发展,必先谈语文教师的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中小学“共同价值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种族的结构形成了多元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新加坡也因此被称为“兼存东西方、汇合百家文、流传千国语、容纳万种宗教”的多元国家,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为了加强各种族移民时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加坡以“共同价值观”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在中小学开展了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6,(5):59-6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思政课较为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当中,切实发挥其实践育人功能,意义重大。在准确把握二者关系定位的基础上,对传统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整体综合式、课程主导式、学生主导式等三种创新模式,选定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三大路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唐乐 《中国教师》2009,(Z1):31-31
中国和新加坡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因此,如何使两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共同价值观,并在践行中取得理想效果,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局稳定、净化社会风气,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职工教育》2014,(24):53-54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社会进步的创新又是由人来完成的,创新必须以人为本,人既是创新的推动力量,也是创新的服务目的,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是高等院校教育学生道德品质的一门学科,是学校落实立德育人的首要任务,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从价值观角度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高校政治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法制意识。本文着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加以研究,从价值观角度进行不断创新探索,有效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公民有着共同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在中小学开展"共同价值观"教育,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当前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2007,(11):F0002-F0002
人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综合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研究表明,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创新素质的生成。教育应当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材,几成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9.
语言存在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完成学生语言家园的营建。汉语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让我们带领学生在吟诵中探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归根结蒂是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寻找情感之虹、思想之树、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艺术,但应该是东方的艺术,教师要善于把奉送变为巧妙的藏掖,让教学变得含蓄,并富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2008,(6):F0002
选修课和必修课,同多而异少,形异而质同;同是异的基础,异是同的发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选择,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微公益以其便捷高效的参与性和灵活多样的操作性,得到大学生的普遍推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积极借助微公益载体完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2008,(3):F0002
语文教学的灵动之美,不仅是教学形式的一种表现形态,更是对语文本源的一种阐释,是一种精神态度,是一种美学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以灵活为其根本,以创新为其核心,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2008,(2):F0002
写作要回到人的生活本身和心灵本身,语言表达仅仅是写作过程中抵达彼岸的一座桥梁。阅读应该是"心"的感悟,当心和心相遇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思政教育是高校为广大学生培根铸魂的基础工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随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思政课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大思政”视角下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分析了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开展共同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建设过程中,应开展富有成效的学校教育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及时性和连续性;运用丰富多样的社会传播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完善国家法律引导机制,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共同价值观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共同价值观是指大学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并持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超功利性、超现实性、超边界性是大学共同价值观的主要特征。大学共同价值观对大学共同体及其成员具有导向、凝聚和规约的作用。大力加强大学共同价值观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趣味语文教学法”彰显语文魅力,凸现语文内涵;让语文教学愉悦,轻松,高效;让语文学习减负。有趣,有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它肩负着促进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养成的重任。高校思政教学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紧密,在思政教学中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渗透,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效能,实现高校思政教学目标。为此,作者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相关概述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高校思政教学中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与我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民族成分一样复杂,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新加坡独立建国后不久就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原因离不开新加坡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共同价值观"。通过研究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建设途径,本研究认为我国需要基于国情理论联系实际,从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传承优秀"家风"、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四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