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专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73-74
素质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学校体育培养目标及教育改革方向,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成绩考核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而过去传统的成绩考核评价存在弊端: 相似文献
3.
以2020年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简章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其中体质测试的相关规定与政策进行分析。结合学校体育评价进行研究认为,体质测试纳入“强基计划”综合测评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的落实,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肯定。“强基计划”对学校体育评价的启示:转变学校传统体育学习评价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运动习惯;保证学校基础运动设施,创造浓厚的体育文化;学校体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探索“强基计划”体质测试模式,制定标准,进行试行推广。并提出实践路径:学校加强政策落实,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课;重视体育竞赛开展,多元评价与运动竞赛相辅相成;增强教师专业水平,掌握体育教学前沿;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与风采。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更新体育教育评价观的必要性,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教育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折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培养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原则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在大量阅读相关献资料的基础上,论证了学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素质结构中的七个外显素质与学校体育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步伐和节奏加快,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良好的体育教学评价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整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总体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今后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深入探索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然伴随着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注重自身的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是要注重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深入展开,其中当然也包括美学教育,美育已渗透到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学校作为学生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探讨学校体育与体育美学相结合的内在规律,采用有效的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技能技术、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美学教育,引导他们怎样去欣赏和感受体育带给人们的美,进而去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广大体育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有关知识,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忽视学法,教法会失去针对性,减弱其实效性;没有学法的教法,是不完善、不科学的教法。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观县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浅析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培养 2 1世纪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本文就学校体育教育思想 ,培养目标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调查上海市60所中学713名体育免修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发现63.5%的体育免修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在影响体育免修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中,运动损伤是导致中学生体育免修的首要病因。这些结果提示应进一步提高中学对体育免修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这对减少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传统医疗体育项目如太极拳为主的体育保健班教学实验研究,就是探索适合体育免修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应努力为全民健身作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初期,对“全民健身”有关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学校体育的角度,侧重对“全民健身”的基础,保证以及学校体育的作用、任务等问题进行了有意探讨。为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运用文献、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教学实践等方法从理论依据、学科特点、教学效果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实施动态分层选项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教学方法、层次划分、课程考核等高中体育课动态分层次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案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实践性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对当前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使用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各高校进行教学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所有的版本内容体系仍然没有超出旧的《体育理论》的体系模式,部分内容陈旧过时,严重脱离学校体育实际;教材偏重于系统知识和理论的阐述,缺乏与学校体育实践的结合和对体育现象的思辩;课程设计思想上强调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感性认识,特别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如何结合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仍是一个空白。因此重新构建《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是当务之急,并提出了加强教材实践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溺爱问题也愈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这与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战略目标是极其不相符的,基于此,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加强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是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中学时期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一个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最佳阶段,优化中学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对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以体育教育为基础,对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