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模型管理与应用框架结构。基于宏观经济模块、政策分析模块、动态模块和碳排放模块对低碳经济模型进行管理。提出了低碳经济能力评价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不同输入数据实现动态评价功能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设定4种情景进行情景计算,基准情景、结构优化情景、政策情景和倒逼情景。在4种情景中,可以设定不同的年份,参考GDP增速,假定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通过计算得出指定情景下的低碳指标,以此确定是否达到低碳的结果。针对低碳经济数据进行数理统计,获得不同指标间的关系与变化趋势。另外,将基于低碳经济模型计算获得的数据与空间信息进行关联,可以直观反映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状态与变化,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提供技术支持。经系统验证,证明该系统能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发现,近50年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经历了一个生态系统逐步退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地表水文解体、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衰败、风沙灾害加剧等5个方面.分析指出,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环境恶化已经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助有关统计资料和实地调研资料,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资源分配与下游地区来水量减少、生态退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发现塔里木河流域区域之间水资源分配不均和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流域下游地区水资源紧张、生态退化的根源.最后,从系统的观点和人文的角度出发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机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模型GIS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技术引进和创新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参与国际合作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低碳经济基础数据库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建库,数据库主要包括4类数据:"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社会经济人口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本文将低碳经济模型中的各种条件、指标与空间要素结合,利用GIS技术对其进行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低碳经济模型GIS空间分析系统,提供低碳经济模型可视化、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空间分布表达、趋势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功能。经实践验证,证明该系统能直观反映不同区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未来情景类型,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与演化规律研究提供应用支撑,为环境决策和节能减排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承载力是反映区域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规模和能力的有效指标,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拉萨河流域是西藏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资源对其经济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以"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各部分相互制约关系为基础,以人口数量为目标函数,选取多个量化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对拉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了评价,发现拉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尚处于良好的可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以2018年为标准年)。并预测分析了2019—2030年拉萨河流域水资源可承载度变化趋势,认为该地区水资源可承载度虽呈上升趋势,但流域内水资源仍能较好的满足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此外,2019—2030年期间,拉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测度将保持在0.6左右,可持续发展程度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宏观调控经济模型及其1996年我国经济发展情景分析王潼(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100035)1宏观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和调控手段一般而言,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物价基本稳定,充分就...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数学模型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数学描述,它把客观社会经济过程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抽象成一套数学式子和算法,用来进行预测或政策、方案等的分析。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社会经济数学模型的运用如虎添冀。运用社会经济模型具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7.
陈国宏 《预测》1989,(5):34-39,33
一、引盲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是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在地处丘陵地带的福建省,交通运输更为落后。现在连接福建与其它省份的铁路只有一条,省内铁路通车总里程仪1077.8公里(1987年数据),因此大部分陆地运输依靠公路。据1987年资料表明,福建省公路客运量占全省客运总量的比例为93.4%,  相似文献   

8.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选取水资源为生态安全因子,以2003年为现状水平年,2010年和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根据预测的农业用水量和农田灌溉配水定额可计算出基于农田灌溉配水确定的耕地面积,考虑该流域经济发展情况,再加上旱地面积可确定规划水平年基于生态安全的耕地保有量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建议,为促进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及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如下:2010年石羊河耕地保有量为525.85万亩,同比减少30.9万亩。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465.96万亩,同比减少90.79万亩。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影响土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是复杂多样的,文章基于广西左右江流域2001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遥感影像,运用目视解译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合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等方法,对左右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5年间,在各种用地变化中,耕地的动态度为3.61%、建设用地动态度为13.23%、林地动态度为-1.07%,这三种类型土地的面积变化最为明显。(2)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经济、人口、农业、土地等4个方面选取13个因子,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这三个因素均对左右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构成左右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官厅水库流域张家口地区为例,针对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对区域现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流域长远发展,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流域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西兴国县梅窑镇农民邱会英,从1995年以来,在屋后山坡挖洞养兔,投资少,见效快,年收6000余元。该村现已有12户农民从事山洞养兔,饲养种兔800余对。山洞养兔,只需在房前屋后选择坐北向阳  相似文献   

12.
黄园淅  张雷  程晓凌 《资源科学》2011,33(8):1462-1468
自1933年以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为目标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成立以来,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管理模式就成为世界各地流域开发的成功榜样。作为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在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确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经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比同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二级支流的猫跳河流域与田纳西流域开发的自然资源环境基础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其人文响应等方面,比较了两者生态效益和开发模式的差异。同时,由于猫跳河流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资源本底、生态环境和人口压力,其开发更应注重整体性,进而充分发挥流域整体功能,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丽萍  杨祝良 《资源科学》2014,36(2):282-29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整个流域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真菌资源。本文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真菌资源的研究历史和分布特点及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的一些重要真菌物种。该区真菌资源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并陆续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地区性真菌资源的专著。近30年来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系统,主要涉及担子菌类,如木耳目、花耳目、蘑菇目、红菇目、牛肝菌目、外担菌目、多孔菌目等,也包括了子囊菌中一些类群,如盘菌目。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在该区仅大型真菌就发现了150余新分类群。因气候及小生境差异,在流域内不同的地区真菌区系成分存在明显的不同:上游地区的灌丛中及草甸上以病原真菌和腹菌类多见,寒温性针叶林下的代表类群则以寒温性大型真菌成分为主;中游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和暖温性针叶林下主要是温带至亚热带的代表类群;下游地区和湄公河流域气候湿热,以热带成分较为普遍。加强该区域真菌资源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利用2000至2009年十年间MODISNDVI数据对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采用最大化合成植被指数NDVI,通过趋势分析、不同年份植被覆盖度差值比较,并辅助2000年石羊河流域的景观数据,综合判断石羊河流域植被变化情况,发现石羊河流域上中游植被退化趋势明显,下游以改善为主,整个流域植被退化的部分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要高于植被改善的比例,近10年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仍处于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引滦入津工程于1983年9月11日竣工通水,该工程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跨流域、跨地区引水工程。该工程建成27年来已向天津市安全供水200亿m3,为天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引滦沿线经济的发展,引滦入津水质近年来水质有下降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陈琛  郭甲嘉  沈大军 《资源科学》2021,43(4):799-812
流域水资源配置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本文应用破产理论和规则,研究了4种情形下的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包括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流域水量与入河泥沙量变化下的再分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再分配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的再分配.得到以下发现:①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发现,分配最接近S...  相似文献   

17.
张云  毛蒋兴 《大众科技》2007,(7):99-101
矿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但矿业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刁江上游有色金属开发迅猛,给刁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也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刁江流域矿业开发带来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产生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刁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矿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但矿业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刁江上游有色金属开发迅猛,给刁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也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刁江流域矿业开发带来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产生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刁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业月刊》2004,(8):101-101
湖北省汉江流域以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成为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地位的区域,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汉江流域水资源充沛、汉江水质总体尚好,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汉江水体近年来受到的污染在加重,不少支流已严重污染,干流的部分水质也在下降,九十年代以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对于环境可持续性、人类福祉与经济发展分析、政策框架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研究选取以高寒草地为主要覆盖类型的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从植被茂盛程度和提供生态服务的有效时间两个维度修正后的EGESV模型,分别对青海湖流域2000年、2012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青海湖流域内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157.9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24亿元。2000年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水域>草地>森林>农田>荒漠>城镇,2012年荒漠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超过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空间格局在整体空间上决定着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异质性。由于草地生态系统内部植被茂盛程度、生长季长度的差异,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纬度地带性,部分区域表现出垂直地带性变化特征。受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双重干扰,流域内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呈现部分地区高生态服务价值的集聚化分布向均匀化转变,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整体升高,青海湖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范围扩张。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流域内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利于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制定气候变化趋势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