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国旗史     
《兰台世界》2004,(7):38-38
我国第一次有国旗,还是清朝末年。当时清朝政府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向慈禧太后上奏请制定国旗,并呈上画有虎、豹、狮、龙、麒麟、八卦等图像的国旗图案,请慈禧钦定。慈禧太后决定用金龙旗为国旗,通称黄龙旗(龙为皇帝的象征,黄色为清朝皇族的代表色)。黄龙旗最初为三角形,后改为长方形,从1900年起在全国悬挂,直至清朝灭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华民国成立。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一致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国旗也由代表们拟定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表示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共和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风云变幻,时局动荡,国旗也经历了多次变化.抚今追昔,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尊严.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交往日益频繁.谈判签约,兵船活动,通商贸易,互派使节等外交活动中,西方国家高悬国旗,而大清国无旗可挂.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发蒙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证科技期刊在中国的发蒙。指出中国科技期刊的出现与“西学东渐”存在必然的关联,可以说是“西学东渐”的必然结果。中国近代科学期刊的初肇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1815年)。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1876年)是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类的综合性期刊。西方传教士热心创办科学期刊的目的在于“控制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中国人自办的科学期刊出现于1872年的《瀛寰琐记》。中国人自办的科学期刊一开始就具有宣传新思想、反对旧制度的性质。它对于解放思想,冲破封建枷锁具有积极意义。进入20世纪30年代,中国科学期刊开始出现专业化、体制化、国际化的苗头。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平 《新闻界》2006,(5):68-70
中日甲午海战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由于受到马关条约的刺激,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为代表的一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开始幡然醒悟,1896年1月强学会在上海成立,同年1月12日《强学报》创刊,一时间,报纸、学堂、学会风起云涌,面对内忧外患的现实,这些媒体、团体继承了  相似文献   

6.
近代书院藏书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书院藏书的特点,并介绍了近代8所有典型意义的书院及其藏书情况.  相似文献   

7.
1903年创办的常德图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以“图书馆”命名的公共图书馆,但是由于存在时间不长,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究其原因是对于创办者雷光宇的情况大多语焉不详,甚至张冠李戴。本文详细考证雷光宇生平,记述其在图书馆事业的开创之功,兼及其经历、交游与著述,将其放置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观察和研究,揭示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开创者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8.
注目国旗     
荷叶 《云南档案》2009,(8):59-59
<正>~~  相似文献   

9.
肖明 《新闻前哨》2012,(3):103-104
学堂乐歌的诞生及发展,标志着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从此,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然而这个"崭新的里程"却没有那么令人欢欣鼓舞,它是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时"以西为师"求来的,因而学堂乐歌的兴起令人思索。西方音乐传人中国历史相当久远,从唐代"景教"的圣咏诵唱到明代钢琴出现宫廷,多年来中国对待西来音乐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历史上的中国大多以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异族的,纳为己用。然而到了清末,中国知识分子却积极主动地东渡日本,学习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何沛东 《图书馆杂志》2020,(4):133-140,147
一些印刷数量的信息在近代方志中相对容易被找到,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晚清每种雕版印刷的新修方志印数多为二三百部,民国每种采用新技术印刷的新修方志印数多为五六百部,重印旧方志的印数可能比同时期新修方志的印数少。总的来讲,近代每种新修方志的印数主要稳定在几百部,下至几部、几十部,上至千部、几千部的情况较少。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方志的特殊性质、方志的稳定读者群小、缺乏印刷经费、志书价格高、印刷技术限制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国旗     
《新闻导刊》2009,(5):F0002-F0002
2009年9月30日,重庆市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办公室“我与祖国共奋进 我为国旗添光彩”国旗传递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王韬(1828—1897)清代江苏长州(今苏州吴县)人。184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中新阳县秀才。其父为乡村塾师。他不仅受过儒家良好教育,又耳濡过一些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知,在清末朝政腐败,国势日衰的情况下,他极力主张政治改良。他在上海结识了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父子,取得了他们的帮助,曾先后到英、法、俄、日等国考察、译书。在上海、香港先后从事图书编辑出版,创办报刊达50余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现代出版家、新闻家。王韬在近代新闻出版事业上是有特殊贡献的:首先在出版方面,从1849年夏出任上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阐述了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社会背景并探讨了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图书馆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稌年 《图书与情报》2005,(1):36-37,41
中国近代图书馆精神是对藏书楼精神的继承和扬弃,是对西方近代图书馆精神的吸纳与表达,这一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以升华。文中以典型人物与事例,对这一精神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5.
王正廷是近代中国体育界重要的领军人物。他提出了中国近代体育发展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体制形成及竞赛体制的完善等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心血,对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上海开埠后不久,以英商丽如银行1847年登陆上海为标志,外国银行陆续进入上海。1891年由外商建立的上海股份公所,开中国证券交易所之先河。而1897年在上海创设的中国通商银行,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对于近代金融业的创立,上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充其量只是一个地域性的金融中心。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的整个时期,全国金融中心和政治中心相结合,事实上是在京津地区。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从这时至1937年“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爆发,这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近代图书馆的孕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近代社会思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维新变法思潮促进了中国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化。转化的主要标志是原有藏书楼的开放和新式藏书楼的出现。在中国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期间,中国图书馆完成了由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形成了“形似”的近代图书馆。此后,中国藏书楼才全面、完全地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最早的运动会会歌产生于1906(清光绪三十二)年,是浙江省会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的会歌。自此,各种运动会都开始有了会歌,运动会会歌以其强烈的时代精神,表达着一种特定的时代诉求,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传唱。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买办职业群体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历史档案》2007,(4):115-122
在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一群人是买办.买办应运而生,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深入得以迅速发展.在近代中国,从商业到金融,从交通运输到加工制造,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到政治、文教,无一不显示出买办人物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