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国职工翘首以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数年了。《劳动法》的颁布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各项劳动权利和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提供了法律支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和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工会要承担起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为什么要由工会宋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怎样来发挥好维护职能作用?这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面临的课题:结合  相似文献   

2.
《劳动法》实施以来,各类企业招用职工时普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有些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表示非常简单,在劳动合同书中不认真填写具体劳动合同期限,因而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某一劳动合同为例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易遭受侵害而相关法律缺位。应从实习者主体资格、一般权益保护、人身伤害救济及实习生、学校、实习单位三方职责等方面进行劳动法上的相关立法予以规制,从《劳动法》范畴保护实习生在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是劳工权的基础与核心,是国际人权宣言和国际劳工大会公约等规定的基本权利。而在我国虽然宪法对自由结社权作出原则规定,但是我国劳动法和工会法对此有漏洞和欠缺之处,需要在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权方面对我国劳动法和工会法进行完善。具体应该在保障工人自由结社权、保障工会自主权和建立集体谈判制度等方面进行立法。以更好地保护我国工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劳动法基本原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形成了条直接移植说、高度抽象概括说和主辅原则归纳说三种理论,劳动法基本原则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立法宗旨,也是劳动法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维护劳动合法权益原则和公民劳动权利平等原则是劳动法的两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引发一些企业的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成为维权工作的关键所在。提高职工素质与维权工作,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只有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才有利于职工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从部分企业现状看,一些企业无视《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存在着侵犯甚至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和无视职工生命安全的问题。面对这些企业的侵权行为,许多职工不懂得如何利用法律武器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立法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应当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同时,劳动法还应当体现劳动协调原则。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隐性就业”是当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阐述了“隐性就业”既是一个劳动关系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提出了只有遵循我国现行《劳动法》,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才能减轻企业负担,合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法作为一个部门法,自颁布10年以来,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起到了任何法律部门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法》在其适用对象、社会保险、罢工和具体合同立法方面,也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国家应该将这些有关规定上升为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立法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应当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同时,劳动法还应当体现劳动协调原则.  相似文献   

11.
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权益立法基本定位在一个基本的、综合的法律层面。根据我国农民权益保障和变革的实际情况,在农民权益综合性、基本性立法中,宜采用《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的法律名称。《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的制定既要注意对已有规定成果的继承,又要有所拓展,具有前瞻性。《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大致可以分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农民权益保障、第三章农民权益增进、第四章农民组织、第五章农民权益的救济、第六章法律责任和附则。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一种权益的维护纽带,劳动者是通过人才派遣的方式进入各用人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赋予了人才派送合法的身份,要求对雇用单位和用人单位各司其职,同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中为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促进我国各区域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区域的人才派送中应充分运用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法》对教师权益的保护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法》在保护教师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的出台使保护教师权益纳入法治轨道。但该法还存在着内容过于笼统空泛,制裁违法缺乏力度,权利救济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困扰着教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依法维权。为此,应该尽快顺应形势发展修改、完善《教师法》,使该法成为教师维权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聘任制已在公立高等院校逐步实施,但由于相关法律、规章的滞后,导致了教师权益救济途径不畅,存在诸多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为教师权益的救济另辟蹊径,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对教师权益的救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侵权中,侵害排除是比起损害赔偿更为重要的救济方式。我国学界对于侵害排除应当纳入绝对权请求权还是作为侵权责任的一种形式以及《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与《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之间的异同存在争议。但是本文认为,环境侵权中侵害排除之法理的研究应该将重点放在其法理根据以及要件(判断框架)的研究上。为此,可以借鉴日本的学说,将侵害法益分为生命健康等核心权利和除此之外的利益,并根据法益的不同而分别设定不同的判断框架。  相似文献   

16.
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19世纪后期以降,为私有财产辩护的西方自由主义财产权思想遭到批判,社会连带主义和社会法学为私有财产权限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法学界对于财产权限制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法理学、法史学对于财产权限制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宪法和行政法从公法角度、民商法从私法角度对财产权限制的制度研究,这些成果在量和质上的研究基础相当可观,但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教师法》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对于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法》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亟需要进行修订。本文通过将我国《教师法》与台湾地区《教师法》从法律体例结构、立法宗旨及教师地位、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教师的待遇、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两法之间的相同点及区别。借鉴台湾地区《教师法》对我国《教师法》的修订工作有一些有意义的启示,本文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十条具体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婚姻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既不能够给妇女提供强有力的特殊保护,也与婚姻法男女平等原则有一定的冲突。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与其说是一项法律原则,不如说是一个政治口号。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对见义勇为行为人权益的保护主要是通过适用民法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的。但是,事实证明民法规范对见义勇为行为人权益的保护存在严重的缺陷。而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准确认识和把握见义勇为的法律性质。见义勇为在本质上是公法性质的,只有通过行政法对其进行保护,才能达到对见义勇为行为人权益的充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过去2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归侨侨眷群体的特殊性日益淡化,公民权益保障方面法律日渐健全,1990年《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2000年修正)及其《实施办法》的法律基础发生了动摇,基本原则遇到了挑战。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需要新的发展。实现新发展的可能选择是,突出"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强调平等对待;逐步淡化乃至适时取消"根据特点、适当照顾",转向融合发展,增加一般性法律中关于归侨侨眷的内容,以及论证制订《归侨侨眷融合发展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