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里 《新闻三昧》2004,(8):39-39
喜欢看体育报道,但常常对体育报道中的迷信色彩报之以嗤笑。这次亚洲杯比赛期间,不少报纸报道了一件事:中国队从教练到队员热衷于赛前寻个好兆头——练球能打碎一块玻璃。也许第一次踢坏球门后面大楼的玻璃纯属偶然,但经某些人的诠释(会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将维持社会治安甚至市场秩序的人员武装起来,似乎正在成为一个趋势。它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治安警察或特警配备的武器趋向中型化甚至重型化。在河南郑州,元旦、春节期间,新增了携带冲锋枪、防拳抢等武器的武装特警,在街头巡逻。从4月26日起,沈阳市派遣300多警力配备武器开始武装巡逻。江苏泰州甚至购置了一辆特警装甲车,从4月l8日起带着一批全副武装的骑警在大街上巡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档案定级、升级工作中出现一种"越级"行为,例如机关档案定级、升级中,原已达省三级的,可以越过省二级直接升一级;原来没达标的,可以直接升省二级或省一级,不受时间约束.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体上关于“读图时代”的论证和比拼颇显图片的身价,那是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传媒和受众面前:处于此“时代”的读者们,越来越吝啬于将个人的时空锁定在铺天盖地的报纸上,而那些时效快、画面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使得他们尽快获得了、更多地了解发生在大千世界的事件。因此,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我们有必要提倡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的理念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在某市报上看到一则《临沂农民卖牛前来入股》的报道,说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募股,来自外地农村的一位农民将牛卖掉后入股分红。报道此事的记者称之为“一大新闻”。笔者以为此举不妥,若报道则应该有个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6.
7.
延频 《今传媒》2003,(2):62
《人民日报》2003年1月7日在《视点新闻》刊登一幅图片新闻,标题是《打工新观念——别人回家我进城赚钱要打时间差》,报道了来自贵州的陈师傅更新打工观念,抓住春节来临之际大批民工回家过年,城市务工人员相对紧缺的时机,进城打工的新闻,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出现在图片画面上的是陈师傅右手提着小包,左手牵着一名儿童,后面跟着一位肩挎手拎行李的年轻人,满怀希望走出火车站的情景。陈  相似文献   

8.
黄杨 《青年记者》2020,(1):94-94
2019年12月12日,《南方周末》一篇《"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引发广泛关注,同样引发了争议。抛开文章因为立场和描述事件选择的方式--是否"有罪推定"以及依托个人性的微信聊天记录是否可靠等争议,有一个细节引发了笔者的注意,文章这样描述北大女生包丽(化名)自杀的过程:包丽乘地铁到了学校附近的海淀黄庄站。  相似文献   

9.
所谓口述报道,就是播音员用口语的形式来完成新闻播报的一种形式。提倡口述报道,让播音员“说”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从当今世界传媒的发展来看,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借助其自身收看时间随意,内容容易保存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庞大的受众。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0.
多写进程式报道(也称进行式报道),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中灼热门话题之一.提倡多写进程式报道,其好处较多。第一,便于反映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客观事物无不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报道和反映这种不断变动着的事物,正是进程式报道的一个主要特征。1987年8月11日,轻工业部宣布:当年12月中旬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第一届轻工劣质产品展销会”,从即日起向消费者征集劣质产品。展出后的劣质产品将由生产厂家收购回去,作为提高产品质  相似文献   

11.
"被火车轧死的女大学生家属可能获赔17万元"。在"韩国冷库爆炸案赔偿达成协议,人均赔偿195万"被国内一些媒体争相转载并引发一场关于死亡赔偿标准的讨论之后,这条关于"女大学生乘火车回家被挤下站台轧死"的死亡赔偿问题报道,又成了许多媒体报道的"热点"。如今,国内一些媒体在报道遇难  相似文献   

12.
优秀共产党员、女工程师华怡的先进事迹在报上报道后,《上海科技报》曾收到很多读者来信。信中向编辑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从罗健夫、蒋筑英到栾茀、华怡,为什么总是在这些先进人物去世之后,报纸才报道他们的事迹?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先进思想,为什么生前没能得到肯定和赞扬?”笔者在采访  相似文献   

13.
一、为什么提倡深度报道近几年,报纸、广播、电视等都在提倡深度报道,大力鼓励记者去攻坚。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主要是由深度报道本身的特点和时代需要所决定的。深度报道将新闻事件汇入事物发展的巨流之中,运用分析思辨的手法,着重揭示其表面现象背后潜藏着的历史渊源、因果关系,分析内外矛盾的演变,对事物变动的走向进行跟踪、预测。深度报道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写是什么,而在于写为什么。它不属于一般的反映性、再现性新闻,而是理解性、剖视性新闻。它要求充分展示新闻事实的实质,不囿于一人一事一地一物,而是将个别事态嵌入事物发展的总体中,通过背景、前景的解释分析,揭示蕴含之深意。因此,深度报道一般都具有题材重大,引人注目;纵关横连,有果有因;透过现象,触及本质;分析深刻,富有预见的特点。其反映的往往是社会舆论中  相似文献   

14.
15.
近来,不少报刊都出了专版。但相当一部分专版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各方面情况的真实的、客观的报道,而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集中的近于广告形式的情况介绍。这就使人看了很不舒眼。这种以专版之名出的广告专版,尤其是一些经济专版,同广告专版更是毫无区别,读者看的多了,反认为报刊是为了招徕读者而故弄玄虚。这样的专版出多了,就会失去读者,广告总是广告,无论怎样改头换面,读者心里都是有数的。  相似文献   

16.
近来,不少报刊都出了专版。但相当一部分专版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各方面情况的真实的、客观的报道,而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集中的近于广告形式的情况介绍。这就使人看了很不舒服。这种以专版之名出的广告专版,尤其是一些经济专版,同广告专版更是毫无区别,读者看的多了,反认为报刊是为了招徕读者而故弄玄虚。这样的专版出多了,就会失去读者,广告总是广告,无论怎样改头换面,读者心里都是有数的。各种形式的专版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无可非议。但如果把非广告性质的专版办成有很浓广告色彩的广告专版,无疑有损于报纸的威信。希望办报的同志,对这点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作为新闻媒介之一的报纸,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报道城区的意识;这无疑是为了紧扣市场这一主旋律,同时,也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似乎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纵观近些年来大小报纸的新闻宣传,感到农村及农业方面的报道显得有些弱化了。应该说,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报道城区莫忘“老区” 在计划经济运行时期,农村是报纸宣传的一块热土。然而,经济  相似文献   

18.
李冰 《新闻前哨》2003,(7):42-42
作为中国体育改革的试点项目,足球从1994年开始进入职业化时代。随着俱乐部运作模式的出现,媒体也逐渐加大了对足球的报道力度,涌现出一大批专门从事足球新闻报道的记者,包括常年采访俱乐部的随队记者。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一次谈到媒体在足球改革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时指出:足球能够发展,媒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虚假报道”与“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一起作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之一,受到了民众的谴责和社会的唾弃。在新闻界今年开展的“铲除虚假报道”的声浪中,它已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实际上,处在“四面楚歌”中的虚假报道, 至今却仍然猖獗,时不时地还会在媒体上露脸亮相,“招摇过市”。前不久发生的有关我国“啤酒甲醛超标”的失实报道,就是在新闻界高喊“打假”的过程中“顶风作案”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报道”不值得提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报道往往要求记者进行打工式采访,并把自己的经历或尝试写成报道。记者仅凭偶然又有限的体验写出的所谓体验性新闻,难以把事物的真实情况告诉受众,因而不值得提倡。 从认识论看,体验式报道假定人们被动地认识世界,人的头脑像一张白纸,客观现实自动地反映到人脑中并影印上去。这样,人们通过感知外在世界,就可以获得真实的情况。事实上,人们并不是镜子式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人脑在认知发生之前也非一片空白。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世界的认识是积极的、能动的,不是照相式机械地“记录”现实。人脑在认识之前就有了关于认知对象的各种“知识”。包括从他人那儿获得的有关经验,还有个人的兴趣、情感等等因素的作用,因而人是带着想象或预期去认知事物的,这就是所谓选择性认知,一旦这些预期形成固定的印象,人们就会先入为主地去感知对象,集中注意那些支持自己预见的事实,同时忽略那些与预见相矛盾的事实。由于曲解在人的头脑里深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