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教学活动通过矛盾冲突来唤起学生的求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推进新知的探究进程。在教学中,教师可在旧知铺垫中用冲突有效对接,在情境中用冲突激发兴趣,在比较辨析中用冲突明确本质,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建构过程。文章以“中位数”的教学为例阐述概念性教学中巧妙设计认知冲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1教学内容中位数与众数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区别平均数、.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过程方法目标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异,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中位数和众数"。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能解释其实际意义。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  相似文献   

4.
统计的任务是从数据里提取信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是数据的科学.高中新课程里面增加了统计内容,师生们往往感到不太好把握,很容易把统计教成怎样制作图表,怎样计算样本的数字特征等一些繁琐的计算问题,偏离了统计的实质.统计关注的是一组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我们又能从数据中提取怎样的信息.统计的所有操作(如画图表,计算数字特征)的目的就是从数据里提取信息.教材正是从形与数这两个角度,挖掘蕴涵在样本数据中的总体信息的.通过归纳、列表、绘画等初步整理工作,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这是用图表形象地反映数据的信息.为了定量地把握总体的规律,又要用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包括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常见的集中量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如果我们从理论上走一点极端,则可以说,一部数理统计学的历史,就是从纵横两个方向对算术平均数这个集中量不断深入研究的历史.众数是较简单的集中量,略而不谈.本文主要谈谈算术平均数及与之有关的中位数的教学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位数与众数是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中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周志君 《中学教研》2005,(10):10-12
基于学情分析,根据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理论,本节课采用“问题式教学”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分5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交流对话,感悟新知——实践体验,内化知识——反思总结,加深理解——推荐作业,拓展应用.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8.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在使用时却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描述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平均数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度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援经历借助点线图直观描述、分析数据分布特征的过程,结合数据产生的背景理解众数、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众数和中位数的方法。2援联系实际,经历用众数、中位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呈现数据张叔叔到一个新公司上班,他想知道自己上班乘坐公交车通常要花多少时间。为此,他统计了自己最近三周上班乘公交车所需的时间(课件呈现)。张叔叔最近三周上班乘公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探究各种不同情况(如数据排列有序或无序,共有奇数个或偶数个数据,原始数据或表格数据)的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求给定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运用中位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王雁 《辽宁教育》2008,(6):56-5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知道: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相对于平均数而言,中位数更能反映出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因为在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会使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偏大或偏小,所以平均数不能很好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而中位数正好能避免受一些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88~89页。二、教材分析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71~72例1、试一试、练一练。设计理念本课在设计中,以"转化"策略为主线,突出"四性":即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及探索创新精神。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和对以往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感悟转化的含义,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1.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位置。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对吧?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我能说出朋友的位置"的游戏,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在本上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你朋友现在的位置,并用这样的句式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数学学科有着很强的工具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实际。特别是小学数学,很多知识与现象都是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巧妙运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生动而感性,增强孩子探究的乐趣;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体验数学探究  相似文献   

19.
张瑜 《福建教育》2008,(1):45-45,62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安排了平均数,五年级上册安排了中位数,五年级下册安排了众数。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众数着眼于对各种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其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教学目标: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能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区别与联系;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达数据的不同特征。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教师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向心力的来源、大小等问题,为向心力的教学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