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从物理学纵向历史发展的序列中通过三个“妖精”案例,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中,在演化方向上,经历了从演化的无方向性到演化的有方向性,从演化的退化方向到演化的进化方向以及二者相统一的认识过程;在思想变革中,从坚信单纯的简单性信念到把简单性和复杂性相结合的复杂性思想的形成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就已经有了元素的思想,即认为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组成的,例如古代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古希腊的水、火、土、气“四元素说”;古代印度的地、水、火、风、苦、乐、生命“七元素说”;以及到了15、16世纪,欧洲的医学家和化学家还流行一种“三元素说”,认为万物都是由盐、硫、汞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尽管在不同的文化里面,对于元素如何相互作用而组成这个世界,具有风格很不同的理解,但是,它们一致的地方就是,世界的繁复表相总是应该能够归结到一些简单得多的基本元素上面去。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技术与制度互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形成了“技术决定论”、“制度决定论”和技术与制度“共同决定论”三种不同派别。三种“决定论”有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即把审视社会经济问题的视角框定在科层等级关系(hierarchy relationship)的框架之内。在这个视角下,必然带来自身理论的不足。有鉴于此,作者转换思考角度,从元素之间互动的思维视角出发,提出了技术与制度互动的理论,即将技术与制度放到同一主体性平台,在互动中析理出经济增长的源泉,为看待和分析经济增长提供一个互动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分配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对“单线决定论”进行简单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技术和制度之间关系的第三种解释-相对成本收益决定论。  相似文献   

5.
从孔子死亡思想看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的同步性——兼评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段德智一、“大孔子学说”的理论启示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新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提出并阐释了“大孔子学说”,断言:“以孔子学说为基础,加上西方文化中的精粹”,“去开展一...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关于自然本质是简单还是复杂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静态与抽象的认识论分析。简单性与复杂性应当根据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然“发展”来定义为潜在可能性之大小。简单性与复杂性都是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基本现象,但重要的不是急于将自然的本质归结为其中的一个,而是要在自然不断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把握自然不断遗失自身复杂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正>老子的“贵柔”思想以“水”“婴儿”和“母”三个不同的意象为出发点,分别说明了“柔”不同的特征及其与“道”之间的关系。老子将人们都能接触到的这三者作为论述“柔”的关键,也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的特性。所以老子关于“柔”的论述,最终都要落足于“道”。老子的“贵柔”思想,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和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对于中国的哲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辨析智慧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之间的联系入手,厘清了“智慧城市”中“智慧(smart)”的本义强调的是“灵敏、快速反应能力”,进而阐释了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建设要领和易走入的误区:论述了智慧城市规划中信息化的“复杂性问题和不确定性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论述了规划智慧城市的战略视角、思维方法和战略重点;详述了智能城市的规划与顶层设计;指出了政府在智慧城市长远发展中的作用,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合乎逻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贾丽艳 《科教文汇》2013,(29):145-145,147
英国美学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是近代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总结归纳了近代美学与艺术发展的规律后,明确提出美学的发展是以“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创作为基石的。他的这一学说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在文字领域与操作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自然地成为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和毕加索为代表的抽象派等等艺术各大派别坚定的理论基石。这篇文章通过辩证的角度对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进行学习与探讨,简单论述了这个学说在现代项链的设计中所产生的指导性作用和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在西方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主要有五大学说:一是约翰·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二是强调生产性服务作用的萨森学说,三是强调创意资本作用的佛罗里达学说,四是强调“流动空间”的卡斯特尔学说,五是强调区域作用的司科特学说。这些学说,都源自于欧美发达国家背景。而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强调和平共处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城市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基于系统科学的研究进展,分析复杂性科学、演化经济学、理论与计算化学、计算经济学的方法论及研究思路对管理理论的影响,针对目前管理理论的现状,论述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用于管理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基于演化和计算思想的管理学研究新视角——计算管理学,探讨计算管理学研究的建模思想、建模分析框架和计算框架平台,分析了计算管理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曾素梅 《科教文汇》2020,(12):164-165
活动诊断是幼儿教学诊断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在《指南》的指引下,在同行的专业界定和评价中逐步完善教学行为,并实现师幼双向生命成长和发展。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可以“聚焦环节合理性,化冗繁为简明;聚焦情景必要性,化铺陈为巧妙;聚焦体验有效性,化囿思为畅想”,实现在初建、重建、再建时不同维度的聚焦和转化,以找准育人定位。  相似文献   

13.
肖朗 《科学.经济.社会》2012,30(2):123-127,131
胡塞尔奠定了现象学的基础,他力图回到事情本身,但是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意识范围,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比意识更为本源.海德格尔将现象学解释为显现学,力图摆脱主体性和对象化思维模式,强调事物自身的显现.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立足于“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传统定义,海德格尔早期则将人理解为此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也是走在思想的事情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普遍联系原理的联系思维能提高创新效率。联系思维用于创新需要大胆想、跨界组、全面析:大胆想象与广泛联想,有助于挖掘出各种潜在的可能联系;跨越界限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或不同领域的事物组合起来,是化间接、隐性或潜在联系为实际且明晰联系的有力法宝;分析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事物与他事物之间、一事物自身前后相继的关系,即进行历素、立体、历时分析,则能透过现象认清各种客观联系,准确把握新事物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丁晓维 《科教文汇》2014,(11):114-114,149
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但我国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英语教师都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质培养逐渐成为很多高职院校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而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思维、品质、能力、操守的集中体现,也随之在高职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该文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以湖北省某几所高职院校的相关实践为例,对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策略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理  刘春茂 《现代情报》2010,30(2):167-169,115
本文从基于Web2.0应用的电子商务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讨论了将Web2.0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企业电子商务的具体形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出企业在Web2.0环境下成开展电子商务的根本依然是保证产品、服务的质量和企业的诚信。  相似文献   

18.
范为启 《科教文汇》2020,(8):53-54,57
事物内部运行机制,是揭示事物内部架构关系规律性的机制。与形而上学的共同性思维传统不同,它阐发了哲学发展的新路径;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不同,它重塑了事物内部的哲学架构。从这个哲学架构及其重要属性出发,它探讨了哲学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西方推理、东方传统的思维模式,指出元极思维模式是对太极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元极模式把握对象(系统)时,既包含其要素之间的区别,又包含要素之间的联系,两者互根、接合和化生;元极模式更明显地反映人天整体系统发展过程中的联系、综合、进化、创生的整体性.讨论了元极思维模式的特色:重在研究天、地、人的相关性;运用和的理论研究人天相关的演变,这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天合一,重在一个“合”字,这体现了宇宙整体的统一性,论证了元极思维模式不是以带有机械特点的全息论去说明复杂的人天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杨立丽 《科教文汇》2011,(12):96-97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如何解题,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对于课堂教学,有效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便以多提问来凸显师生间的互动,结果造成教师只顾提问却无暇顾及所提问题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使课堂提问趋于形式化。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来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