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教育部学位中心已经开展的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发现学科评估参评规模不断扩大、评估目的日趋多元、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结果发布更加规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评估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和当前教育评估理论的最新理念。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学科评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提出向质性评判转变、向多元评估标准转变、向周期性与常态性评估结合转变和向发展性评估转变的学科评估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2.
Japan has a highly diversified mas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consisting mainly of private institutions. In their highly developed and matured "marke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been ranked in terms of selectivity for many years. However, the university rankings that began in the 1990s took a different approach, that is, showing multiple ranking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perspectives of university applicants. This article aims at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rankings in Japan and at explaining the link between rankings and the mature, but drastically changing,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相似文献   

3.
平心静气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大众的关注。面对各式各 样的大学排行榜,人们感到眼花缭乱,社会舆论也大相径庭。事实上,大学排名是建立在大学评价 基础上的排序,既然是评价,其结果受到评价目标、评价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任何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使结果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排名机构的大学排名结果大相径庭是 在所难免的。对大学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通过几个指标进行排名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尽管如 此,大学排名作为社会大众认识大学的工具又是必要的。就是说,社会各方面要了解不同排行榜的 侧重点,平心静气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现有的7个全球性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考察,并选取其中不同年度的10个排行榜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入选10个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大学的入选频次的统计,得到在众多排行榜中的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并从入选频次角度来考察世界大学的分类和定位。同时分析了我国各高校在10个排行榜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平原 《教育学报》2005,1(1):58-67
大学排行榜的好坏,取决于评价标准的设计、统计数据的方式以及具体操作是否严谨。大学评价不能重“物”轻“人”。对于“大学精神”,我认为没有凝定不变的东西,也不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十几万人近百年的努力,有关讨论是“可爱”而“不可信”的,而我宁愿把这种讨论转化为讲述“大学故事”。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经过一代代师生的选择、淘洗和再创造,以活灵活现的形式,不断传承并塑造着大学精神。它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乃至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教授是大学故事中的主体,如何实现古人“从游”之义,坚守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经得住金钱和名位的诱惑,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必须回到“尊师重道”上来,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理解、接纳和转化中,重建师生关系,重塑教授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排名缘起于大学的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科学计量学作为学科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为大学排名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需要,为大学排名提供了崭新课题和原生动力。同时,一批勇于研究与实践的敢于担当的学者涌现,使大学排名破土而出,从而呈现了异彩纷呈、特色各见的中国大学排名榜——校友会榜、武书连榜、软科榜和中评榜等。中国大学排名从产生到成熟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峥嵘历程、评价指标的相融相鉴以及各领风骚的独特定位等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衡量一个大学排行榜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如何,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其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公开,原始数据是否公开,或是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种要求;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究竟如何,如权重分配是否科学,计算方法是否科学,计算出来的最终结果是否比较接近事实等;其历年排行榜制作活动过程的一致性程度,历年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渠道、计算方法、数据有效时间、评价对象、发布渠道和发布时间等方面的稳定性。目前大学排行榜指标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往往会对不同类型的大学产生不同的影响,即,有些类型的学校更容易受益,而有些类型的学校却更容易吃亏。一般来说:有利于符合国际标准"尺子"的大学,不利于富有本国特色、地方特色及学科特色的大学;有利于重视科研的大学,不利于只重视教学的大学;有利于理工类大学,特别是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大学,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有利于设立有附属医院的大学,不利于其他没有设立附属医院的大学;有利于早已成名的大学,不利于新兴起的大学明星;有利于历史长的大学,不利于创办历史不长的大学;有利于规模大、投入多的大学,不利于规模小、投入少的大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大学排行榜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倡导分类型、分层次和分学科的大学评价,以提高国内大学排行榜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倡导评价指标体系和原始数据更多地公开;倡导开展理性、严谨的学术讨论,尽量减少随意的和无正当理由的指责、谩骂和攻击;倡导建立比较统一的、规范的《评价研究报告》格式。  相似文献   

8.
University rankings widely affect the behaviours of prospective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university executive leaders, academic faculty, governments and inves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Yet the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s of global rankings receive little scrutiny. Rankings that simply recycle reputation without any necessary connection to real outputs are of no common value. It is necessary that rankings be soundly based in scientific terms if a virt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ranking is to be established, the worst potentials of rankings are to be constrained, and rankings are optimised as a source of comparative information. This article evaluates six ranking systems, Shanghai ARWU, Leiden University, QS, Scopu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and U-Multirank, according to six social science criteria and two behavioural criteria. The social science criteria are materiality (rankings must be grounded in the observable higher education world), objectivity (opinion surveys should not be used), externality (ranke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be a source of data about themselves), comprehensiveness (rankings should cover the broadest possible range of functions), particularity (ranking systems should eschew multi-indicators with weights, or proxy measures) and ordinal proportionality (vert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be exaggerated). The behavioural criteria are the alignment of the ranking with tendencies to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all institutions and countries, and transparency, meaning accessibility to strategy making designed to maximize institutional position. The pure research rankings rate well overall but lack comprehensiveness. U-Multirank is also strong under most criteria but stymied by its 100 per cent reliance on subjective data collected via survey.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的成熟和发展,大学排行榜由美国首先产生,并席卷到世界各国。美国、英国、中国等国通过国际间合作或自己的研究都先后开展了大学排名的工作,本文追述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展的历史,比较目前最著名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THE排行榜和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的排行榜的两大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为我校进行大学排行榜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评价述评--兼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及策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首先考察了国际和国内有关大学评价的基本状况,并对各种大学评价的指标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我们根据这些大学评价指标对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作了比较,并由此提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排名备受关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与反思。回顾大学排名的发展,很多学者都曾对它产生过疑虑和担忧,排名带来的并非创新而是大学的同质化,其背后在意的是公众的关注度,本质上是与排名机构"利益的交换",更是对大学文化意蕴的剥夺与侵蚀。然而,一味地拒绝或者排斥似乎也并不理智,它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一种趋势,也有其现实的土壤和深层的逻辑。如何应对大学排名带来的迷失和抉择是值得持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如何应对大学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排行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那些排行榜都认为自己在向公众提供公共说明责任与增加透明度方面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他们又因其方法论上的缺陷或对信息收集的偏好而受到指责。因此,大学应监测大学排行榜以及社会公布的各个大学的信息,通过大学排行榜审视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认识大学自身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指标体系的设置理念是大学排行的灵魂,在思想层面上对大学排行起决定性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排行的结果。以民间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为选取原则,以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网大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国内广为流行的四大民间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设置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以期对大学的民间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阿特巴赫在其论著中谈及大学的中心与边缘概念,而在当前社会,各种名目的大学排行榜甚嚣尘上。中心与边缘不过是一个价值的判断而非一个事实的判断。由边缘移向中心的前提是对这个中心的认可,其中包含了一个价值的量度,事实上当边缘与中心的区分成为一个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的时候,由边缘移向中心也变得没有意义。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未必就是一所真正的好的大学。所谓的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并不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对于什么是好的大学,我们应有自己的标准和判断,并为之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16.
University league tables and rankings are produced annually in the United Kingdom by the leading "quality" newspapers using statistical data o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ublished each year. The newspapers claim that the up-to-date independent measures which they provide annually on the changing quality of universities are necessary to guide students in choosing universities in which to enroll. Many, however, are skeptical about the accuracy (as opposed to the precision) of the data, where year-to-year movements in the rankings of institutions are as much artifacts of the data and their manipulation as real changes. Prospective students seem not to b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annual changes in the league table position of a given institution but are influenced more strongly by competition for place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ffered by th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7.
18.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how Chinese marketing educators perceive the relative quality of Chinese marketing programs. The rankings and evaluative criteria adopted indicate that Chinese marketing educators consider more on the inputs to the program, for instance faculty quality and strength, whilst output characteristics like competence of graduates receive no attention. The evidenc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eems to indicate that the faculty quality and strength of Chinese marketing educators are at the moment very weak. Innovative measures, for instance the marketing teaching company scheme, should be adopted.  相似文献   

19.
声誉是表征大学质量的一种符号,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资本。伴随排名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出现,声誉这种主观认知逐渐被纳入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并被赋予了可以测量且可以计算的“客观属性”。经过百年的发展,声誉指标以不同形式存在于现代大学排名体系之中。大学排名中的声誉指标增加了大学排名的合法性,提高了大学排名的有效性,促使大学重视声誉建设。但与此同时,声誉指标使用中存在诸如指标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声誉调查中存有偏见以及引起大学竞争异化等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排名中声誉指标的作用,各利益相关者需要善用声誉指标,这既需要排名机构和所有利益相关者在沟通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也需要各方的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排行榜:现状·困境·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排行榜在我国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评价的开始.目前大学排行榜仍面临着诸多方面质疑,集中地表现在其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方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提出从"全覆盖、非冲突、非重合、可量化、典型性"五原则来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本文认为,大学排行榜发展状况能够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