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庄泽宣作为"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主要倡行者,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教育中国化"概念,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而且对新教育中国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践行,较早构建了完整的新教育中国化方案,引领和推动了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开展.作为教育史研究,我们不仅要考察、确定历史人物表面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所体现的历史,同时也需要考察伴随这些活动的历史创造者的内心世界.基于此,本文尝试采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着重分析庄泽宣的社会心理层面的因素对其新教育中国化思想、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庄泽宣的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和行为如何影响了当时的教育改革,从而引领和推动了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期突破教育史重视分析教育家所处的外部时代背景的局限,丰富庄泽宣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及学科发展曾出现相当繁荣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诸如庄泽宣、常导之、钟鲁斋、罗廷光、陈作操、余家菊、姜琦等著名学者,本文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我国早期比较教育著名学者庄泽宣、常导之和钟鲁斋三位先生的比较教育研究及其学科思想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面孔     
■庄泽宣: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探讨者庄泽宣(1895-1976),民国时期著名教育活动家。1915年,庄泽宣考入清华学校电机工程科学习,一年后,他被派赴美国留学。当时,国内在黄炎培等人的倡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职教运动即将兴起,身在异国他乡的庄泽宣对国内这场运动极为关注,于1917年加  相似文献   

4.
庄泽宣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在留美回国后,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他,基于对西方国家职业指导发展情况和对西方职业指导理论的理解,在清华学校发起、开展、领导职业指导活动,并积极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发起的职业指导运动.与此同时,庄泽宣基于中国的社会情形和教育实际,撰写了大量有关职业指导的理论文字,对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指导的理论创建和实践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庄泽宣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他不仅进行了大量职业指导研究,而且始终在职业指导理论指导下开展清华学校(大学)职业指导实践活动。庄泽宣的职业指导思想及其实践,为民国职业指导的科学性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庄泽宣(1895~1976),浙江嘉兴人,民国时期著名教育活动家。1916年庄泽宣从清华学校电机工程科毕业后赴美留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学习。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又相继在清华学校、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期间,庄泽宣笔耕不辍,著述甚丰,致力于探索“教育救国”的新途径。本文就其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作一简述。一、对职业教育理论的探讨与认识1915年,20岁的庄泽宣考入清华学校电机工程科学习,一年后,他被派赴美国留学。当时,国内在黄炎培等人的倡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职教运动…  相似文献   

7.
罗璇 《考试周刊》2015,(21):161-162
庄泽宣,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心系教育,笔耕不辍,在其与陈学恂合著的《民族性与教育》一书中,打破旧有局限,从教育制度外部因素对教育进行剖析,提出民族性和教育相互影响制约的观点,客观分析中国民族性并对其中缺陷开出对症之药。这些思想对今天教育学的建设亦有深刻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庄泽宣在长期的教育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独具特色的幼稚教育思想。他关于幼稚儿童的年龄分期、创设适宜幼稚儿童成长之环境、寓游戏于整个幼稚教育阶段、源于经验的幼稚教育课程、幼稚园与初小衔接的思想,对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的幼教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读“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著名教育主张,旨在探索建立中国化新教育之路.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观"是"活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并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值得人们研究、重视.  相似文献   

10.
庄泽宣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职业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职业教育概论》与《职业教育通论》两本书构成了当时职业教育原理的基本体系,体现了当时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与发展水平。庄泽宣认为,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直接生利能力的教育,职业教育应有完善的层次结构;职业教育应采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职业教育课程由职业学科和非职业学科组成,以职业学科为主,职业学科应注重实习;职业教育教师应具有双层资格;职业指导是社会性的事业,应给予高度重视。这些思想对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在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在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即“为学与做人同属一事”,这是对知识(专业或学问)至上论的反动。在他看来,教育实际上是德育,更为确切地说应是“中国人”的教育,而新亚书院时期,是他实施这种教育的最重要时期。他认为培养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要进行使命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事业教育、师道教育。他的大学德育思想对克服当前大学德育中的弊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严修(1860~1929),出身进士,官至学部侍郎,是著名教育家,与日本有长期交往史。其长子严智崇,曾任中国驻日使馆秘书。次子严智怡,曾任河北教育厅长。还有其他子女,均曾留学日本。严修家族在日本教育界、文化界、外交界拥有众多挚友,曾经进行过频繁的友好交流,堪称佳话。  相似文献   

13.
余家菊是近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全力宣传和推动国家主义教育闻名于教育界。他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且硕果累累。余家菊十分重视中国教育史研究,分别对孔子、孟子、荀子、陆九渊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撰写《中国教育史要》专著一部,但这部专著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事实上,研究余家菊有关中国教育史的著述,特别是他的《中国教育史要》,对深入理解和全面评价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顾明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建构了以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比较教育与文化研究、比较教育与知识经济、比较教育与国际理解以及国别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比较教育体系。他首创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点,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创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学者对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史已有论述,但却较少涉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的远程开放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研究其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始末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英国首创开放大学后,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关注并产生巨大影响。1979年澳门东亚大学筹备期间提出远程开放大学思路,又在1980年代初引进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成立了公开学院,英国开放大学高级职员康纳德·斯威夫特教授出任首任院长。1987年澳门政府通过澳门基金会收购东亚大学,转制为公立大学,1991年更名为澳门大学。1992年,经澳门政府批准,未被收购的东亚公开学院与葡萄牙公开大学联合组成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2011年更名为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东亚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特点主要有:一是办学起步早。该院是港澳台地区远程开放教育的先行者;从严格意义上说,该院是中国远程开放教育的探路者。二是办学起点高。虽然该院的远程高等教育早期只是初级形式的远程开放教育,东亚大学办学伊始就具有国际化的定位和特征,其课程得到国外大学的认可。三是直接采用英国开放大学办学模式,该院创办之初得到英国开放大学的管理经验、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松本龟次郎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献身中国留学生预备教育40年。预备教育是中国留日学生必经的教育阶段。在中日关系风谲云诡之际,他通过创办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来直接教育留学生,并以出版日语学习教材的方式间接指导留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日友好及为邻邦培养栋梁之才的教育目标。松本龟次郎以自身微薄之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中日友好交流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已经逐步瓦解,新的教师教育体制尚未最终形成。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是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我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比较教育的奠基人。他参与中国教师教育的实践和研究60多年,亲历了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本访谈中,顾明远教授叙述了他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化论坛》2010,2(4):106-111
尹珍是"生于荒裔"的东汉时期著名儒学者、教育家。其历经风霜,北上"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长期以来,尹珍的身世、籍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影响,"凡属?柯旧县,无地不称先师",遗迹众多,声名远播。文章通过考证,认为尹珍的籍贯为东汉?柯郡毋敛县(今贵州独山、荔波境内);其学成返郡后,主要在条件较好的鄨县各地(今贵州绥阳、正安)招收学生,从事教授。渐而名著声誉,成开南疆学校教育之先师。  相似文献   

19.
吕叔湘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1952年10月,他受叶圣陶之邀任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至1955年兼任副总编辑。在人教社工作期间,他主持制订《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并领导了新中国统编教材初级中学课本《汉语》及其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离开人教社后,吕叔湘仍关心人教社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并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指导工作,与人教社结下了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20.
郭秉文活跃于民国早期教育界的年代(1914—1925),正值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界亦在民国初期形成具有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场域”。郭秉文凭借学缘、地缘、业缘等关系网络,借助现代报刊传媒,广泛传播新教育理念,组织新式教育社团,大力推行新教育实践,郭秉文一跃成为民国新教育运动活跃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影响力远非以一校一地所能涵盖得了。同时,他亦是中外教育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实践者,成为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代言人。他领导塑造的南高东大,成长为二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与北大一道构成了民国早期中国高等教育“双峰对峙”新景象。1925年郭秉文因东南大学的风潮离开国内教育界,标志着民国自由主义新教育时代的终结,然而他培育的南高学风却及于整个现代中国,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