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从其产生之日起便成为其他学科借鉴和运用的方法论思想。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安德森等人首先将功能主义引入比较教育研究,经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以及施瑞尔等比较教育学家的不断借鉴、运用和发展,功能主义在比较教育社会科学化的道路上始终成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成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为比较教育学所融合和发展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际整合研究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论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所遇到的一个"瓶颈".科际整合研究是当代较有影响的研究模式,它对比较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比较教育的学科特征和现实境遇决定了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科际整合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观念上整体观照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和而不同"是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之初,目的是推动现代教育的改革及建立科学的教育。而“科学性”正是通过学科研究方法的成熟与否、方法论体系的完整与否来进行判断的,这也是一个学科成熟与发展的重要表征。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发展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认为其主要分为借鉴与移植、反思与创新两个阶段。同时,聚焦当前中国学界在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领域关注的问题,将其归纳为两大问题:研究方法的选择及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方法论问题一直是比较教育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是由于比较教育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借鉴主义方法论、民族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是为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历史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是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现代变革时期,主要有人文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基于方法论问题在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比较教育学界仍需关注此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变革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论的发展与成熟是学科发展与成熟的重要体现,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关于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探讨比较教育方法论的演进的基础上,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发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进程中生成的重要思想话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自学科成立以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明确学科内涵、聚焦时代问题、研究不同民族国家的理论和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代发展作出了建设性贡献。在肯定学科建设成绩的同时,也应当进一步对其赖以存在的深层根据进行反思,进一步建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进一步彰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综合——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方法论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社会学方法论一直存在着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规范性研究与证验性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和谐论取向与冲突论取向、演绎性模式与解释性模式、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多方面的二元对立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教育社会学方法论正走向多元综合,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只有以多元综合的方法论为指导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国比较教育学家施瑞尔创造性地借鉴了社会学家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框架对比较教育方法论进行分析,得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对世界比较教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施瑞尔独特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思想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拓展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9.
坎德尔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第二阶段的突出的代表人物,作为"因素分析法"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最杰出的贡献是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论"和"方法论"。同时,他还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框架,提出了用民族性、民族主义与因素和力量等概念来研究各国的教育制度的理论。对比较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相似文献   

10.
郑永廷教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统编教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下简称《方法论》),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新教材。同以前出版的《方法论》相比,新版《方法论》既吸取了近年来理论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成果,表现出继承性的一面,又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显示出创新性的一面,给人以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新感受。 构建出比较完整的方法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近年创建的一门新学科,对于它的体系构建,前人未有现成东西可供借鉴,不得不在拓荒中探索。新版《方法论》在体系构建方面,似已有了较成熟的框…  相似文献   

11.
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方法论的不断丰富.在当今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比较教育方法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国际政治学、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哲学的视角提出关于方法论拓展方面的一些设想,旨在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s an abstract of a suggested methodology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in religious education. It is based on a study where religious education in state schools in England and Norway were compared. The methodology is a synthesis of two sets of ideas. The first is an idea of three dimension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supranational,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processes. The second regards levels of curriculum: societal, institutional, instructional and experiential. I exemplify how this methodology can be used by referring to my particular study, but also suggest ways of developing it for further uses.  相似文献   

13.
康德尔比较教育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德尔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形成有其坚实的理论渊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分析了当时比较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康德尔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思想.他认为,民族主义、民族特性和国际主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因素和力量分析是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对理解当前比较教育中的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霍姆斯是比较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以问题解决法为核心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体系。在构建该方法论过程中,他承袭了波普尔、杜威的哲学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文章简析了霍姆斯的"四模式"和"五步骤"的主要思路和理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点思考:"四模式"利于研究者明析教育制度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五步法"的提出虽给比较教育学科带来了身份危机,但推动了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解决法强调对假说证伪而非为政策辩护,揭示了比较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政策批评。  相似文献   

15.
埃德蒙·金比较教育分析模式的形成有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在经过一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争后,金积极倡导弘扬人文思想的人文主义方法论。他的比较教育分析模式是一个从背景分析为出发点,经过概念、机构、操作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而最终为本国的教育决策服务的完整模式。反思金的这套分析模式,对当前比较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即问题法闻名于国际比较教育界。文章探讨了霍姆斯对以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问题法的建构、问题法的研究程序和问题法的资料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霍姆斯的问题法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7.
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产生及其应用,丰富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进步性和合理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在论述比较教育学的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基础上,简要探讨了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比较教育在不断地借鉴中使自身发展。心理学同样较年轻,但发展却非常迅猛,新理论层出不穷,因此可以为比较教育提供各方面可汲取营养的源泉,如如何认识比较教育自身、方法论上的启示、丰富的研究内容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进行较为微观的研究将会为比较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平台。  相似文献   

19.
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出现了如下发展趋向:一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自身修正和质的研究范式的兴起;二是比较教育学方法论朝着整体、系统的方向发展;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兼容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