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文 《军事记者》2004,(11):30-30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一种美。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清代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云:“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通俗地说.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如诗如画,真情感人。任何体都不拒绝意境的产生,意境是高层次审美的体现。新闻意境,是记、编辑审美创作的成果,是传播写人、写景和叙事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具体指新闻作品中有着丰富蕴涵和情景相谐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古人论文,很讲究是否有意境。什么是意境?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新闻写作也应该注重意境的体现。新闻写作中讲的意境是指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一基本前提下,把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和谐  相似文献   

3.
灵莉  章洋 《中国广播》2005,(3):74-75,77
意境是播音员二度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方面的一个范畴,体现了艺术美。因此,在播音创作、文学欣赏中,我们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播音质量的一个标准。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明代朱承爵认为“境界应包括情感与景物两方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他把境界看作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本源,有境界,本也。其他末也。  相似文献   

4.
之一:意境美的虚设意境是从我国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王国维曾经说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从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美学原理》一书指出:“意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意境美,是写活写美通讯的一种艺术手段,也是将通讯演绎为优美散文的成功阶梯。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作为散文美的灵魂,是作者的情与描绘的客观的境(景)交相融合而熔铸在作品中的优美的艺术境界,即所谓内情与外物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经常有人这样评价一篇好新闻:情真意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了“真景物”、“真感情”。王国维称之为“境界”,即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辞海》中说:“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7.
意境,顾名思义,“意”是情意;“境”是境界。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事物,需由意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由于情景交融,景物和事物有了生命与感情,这样共同促成了“诗中有画”,象一幅彩图推给了读者。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就是一幅完美的枫桥夜泊图,近处是江枫、渔船;远处是霜天和乌啼那个方向落下的残月,透过树丛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寺庙。诗人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  相似文献   

8.
所谓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描写,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广阔的艺术境界。所谓消息的意境就是指消息在报道事实的同时所描述的客观景象与记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密切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化了的境界。 消息意境是一种“写境”,是因为消息意境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 首先,消息的职责是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即便写景,也只能是实实在在的景,这与文学意境有着根本的区别。文学意境可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而消息的“境”必须是现实的,是记者亲眼见的  相似文献   

9.
王纯 《新闻世界》2008,(8):53-53
唐王昌龄认为诗歌创作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诗格》)。这里,物指自然景物;情指人的情感;意指意识、意念、意趣;境指作品的境界;如是而已。  相似文献   

10.
装帧设计中的“意”(二)刘丰杰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术语之一,它是在唐代田佛学引人“境”和“境界”的概念后,逐渐演化成的艺术批评术语。意境,指乏术家的审美体验、理想、情趣以及再造客观现实交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层次和高度。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1.
意境的概念《辞海》对于"意境"的解释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可见,"意境"这一概念分为"意"与"境"两部分:"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思想观念,但又不是单纯的主观臆想,而是作者在对于客观对象的观察与体验中,所获得人生感悟与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所谓造境,即营造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是衡量诗词优劣的标准。制作标题,特别是制作体育新闻标题也应该以营造意境为要务。一、标题造境,让读者获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体育比赛面对的是观众,体育新闻标题服务的是读者。体育新闻标题营造意境,就是对所要报道的相关赛事,通过编辑的提炼和艺术加工,把编辑自己对这一赛事的感受和评价,通过一种和谐自然又诗化美化的意境,将精彩激烈的比赛场景再现出来,并传达给读者。使读者既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又通过特…  相似文献   

13.
吴冰 《新闻爱好者》2011,(12):132-133
意境的概念《辞海》对于"意境"的解释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可见,"意境"这一概念分为"意"与"境"两部分:"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思想观念,但又不是单纯的主观臆想,而是作者  相似文献   

14.
论编辑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汉语中,境界一词具有多义性,它既可指疆界,又可指境地、景象,还可以指修炼的程度、造诣,也可指诗文、图画的意境,总之,用在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含义。然而,这些不同的含义中又有某些相同的意蕴,概言之,境是指某种领域或范围,界是指某种水准或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诸如思想境界、精神境界、道德境界、治学境界、创作境界、人格境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5.
说起“意境”,人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艺术作品。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意境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意”是指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境”则指作品的外部环境,即物象和景观。意境乃作品内容和形式互相渗透、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统一体,且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凡意境都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独特感受,并无一例外地以形象载体为基础。王国维在《元剧之文章》中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而广播现场报道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传播效果。广播现场报道虽然不是文学艺…  相似文献   

16.
对于“意境”这个概念,见的地方较广,诗歌讲究“诗境”,作文也讲意境,特别是散文、通讯,都讲究意境;画画、尤其是国画,更讲究意境。那么,作为视觉形象艺术的摄影也应讲究意境,讲究“形象大于思维”,即画面给人提供的东西很多,大于人的思维。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立体感的画面。这里讲的主观思想感情,是作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综合素质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辞典》)。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著名记者白夜说:“意境也是新闻范畴里的概念,特别是报告文学,人物特写中非涉及不可。当然,短短的新闻也可以给读者一种意境”(《新闻战线》1982年第7期)。意境作为审美特征,是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为什么?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中饱含艺术家的情感;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一切文章都是文字的艺术;探寻新闻色彩美的意境,是新闻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讲来,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意境是美学思  相似文献   

18.
朗诵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再创作,它以文字稿件为依据,经由创作者的感受思考,运用内外部技巧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鲜活的语流,给予受众相关的启发与感悟,从而达到传受双方的愉悦共鸣。做到传者和受者之间谐和的审美享受,离不开创作者在朗诵中对其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它最早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之中。现如今意境已经融入各大艺术门类当中,成为我国美学史中重要的美学和艺术学范畴。作为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朗诵艺术是创作者对于文稿的二度创造,经稿件内容出发融入了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除了规范的表达之外更需要创作者情景交融地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融合,创作出触动人们灵魂的作品。本文试从朗诵中有声语言表达的播音学视角和意境在艺术学中的美学视角进行融合,对有声语言朗诵中意境的营造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于少华 《记者摇篮》2007,(11):33-34
意境是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鉴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同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形象雏形),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说是一个体系,其中包括“赋比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出现“意象”这个概念,“象”和“意”’被结合成一个词语,“意象”中的“象”,特指审美形象,“意象”中的“意”,特指审美情感.特定的审美形象能激发观众特定的审美情感,而特定的审美情感决定创作中所采用的特定审美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