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关于1909年袁世凯开缺回籍问题,学界深入探讨了其缘由,但对袁世凯遭罢黜之前的史实梳理尚显薄弱,特别是对袁世凯五十大寿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在清末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袁世凯五十大寿的排场、造势之大,刺中了清廷上层年轻贵胄们的心。因此,慈禧、光绪过世之后,这些年轻贵胄就肆无忌惮地把矛头对准袁世凯。其次,对袁世凯开缺之后的社会舆论反应亦注意不够,报刊舆论对袁世凯开缺的认识与同情,正好为袁世凯赚足了社会声望。最出乎清廷意料的是外国媒体所表现的惋惜与遗憾,而此正为之后历史发展埋下深刻的伏笔。放逐袁世凯加重了清末以来本已缓和的满汉畛域,导致满汉官僚矛盾激化,是清朝快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国内学术界从传播的视角对袁世凯政府在二十一条外交事件中的反应及新闻策略在整个过程中的运用方面研究很少。本文拟对袁世凯政府二十一条密约从泄露到交涉时期的新闻与外交互动进行全面考察,从而认识袁世凯对新闻媒体和新闻舆论的操控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有一妻九妾。 原配于氏,是河南一个财主的女儿,不识字,也不大懂得礼节,袁世凯不喜欢她,生了长子袁克定后,就不再与她同居,只把她作为主妇看待。到袁世凯接任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场面大了,这位原配夫人就更加不能胜任“第一夫人”这一角色了。有一次新年,袁世凯接见各国公使,第一夫人陪同接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袁世凯对辽宁及三省革命党人活动的控制和镇压过程来探求袁与辽宁辛亥革命的关系。革命初,袁世凯为防止东三省政局难以控制,对革命派拉拢、分化,希图从内部瓦解革命派,后拉拢不成,袁世凯指使赵尔巽残杀革命党领袖,残酷镇压革命。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最为活跃的人物,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方面,曾经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后来因为弃共 和而兴帝制,最终落得“窃国大盗”、“卖国贼”等恶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袁世凯等人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一些史学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把袁世凯置于中国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推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基于大量的史实,论证了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袁世凯几乎毕生都在与日本进行不屈的抗争,认为袁世凯对日本的防范和强硬态度值得肯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写的《 日本侵华七十年史》,苏全有、景东升撰写的《论袁世凯的仇日政策及实践》和管书合撰写的《袁世凯对日外交述论》等.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死后葬在哪里也有争议,留给后人的争议真是太多了,曾引起不少的怀疑。袁世凯死后,按常理应当尸骨运回项城老家安葬,符合汉族人落叶归根的习惯,可项城老家没有他的坟墓,让人们百思不解了。而地处河南之北,与河北交界的安阳,却有袁世凯的坟墓,真让人们奇怪了:项城与安阳相隔一千多里,安阳是埋袁世凯的真坟吗?应当说,人们怀疑是有一定道理。何况,古代名人假坟之多,不得不引起人们怀疑。袁世凯当过清朝政府的总理大臣,又任过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还当过83天的短命皇帝,这些是人们推测坟墓该隐秘,或者应埋在项城的依据。持袁世凯的真坟不在安阳  相似文献   

7.
君言  李侨 《档案与史学》2011,(12):29-33
时值辛亥革命爆发百年之际,围绕—直被主流意识形态定性为“窃国大盗”的袁世凯的争论也逐渐多了起来,然而众多研究都忽略了袁世凯这个曾将20世纪初的中国玩于股掌之间的政治人物究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而袁世凯的发迹又不能不与中国传统藩属——朝鲜联系起来。作为19世纪末大清王朝在朝鲜的全权代理人,袁世凯在这个“晨曦之同”整整呆了十年有余,其政治手腕与军事素养恰恰是在坐镇朝鲜期间修炼出来的。为弥补中吲档案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世唾骂。《百年袁家袁世凯及杨氏夫人后裔百年家族史》(王碧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则重点讲述了"家庭中的袁世凯"和"袁世凯的家庭"。该书全面展示了袁世凯及其杨氏夫人后裔的百年家族史,1 79幅珍贵的影像图片,构筑了一道百年袁家人物群像的专题长廊。复辟帝制失败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怀仁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众人按文东武西的排列,向他行三鞠躬礼。袁世凯用河南口音发表如下演说:"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日。故皇帝实为忧勤惕厉之地位,决不可以安富尊荣视之。且历代皇帝子孙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初上台喜得奇才 1 900年庚子之祸后,李鸿章于临终口授遗嘱中,保荐了"拳乱"中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袁世凯,认为"环顾宇内人才,无有出袁世凯之右者"(<袁世凯家族>),荐其继任自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  相似文献   

10.
正民国年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可我们河南帅哥袁世凯本人呢?由于诸多原因,普遍的中国民众并未读懂袁世凯,所谓的"袁大头",实质上是个"冤大头"!革命话语系统下,一般的学者喜欢把袁世凯的出身定位为"地主官僚军阀世家"。其实,袁家家风官风都挺好的。即使袁世凯本人也算不上军阀,他梦想国家大一统,军队国家化,可惜梦未圆人已逝。主流史家喜欢把袁世凯本人定位为  相似文献   

11.
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袁世凯派人暗杀身亡。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以充军费,准备对南方革命党人动武。5月,又发布针对革命党人的所谓“除暴安良”令。6月,袁世凯以江西都督李烈钧等反对大借款,不服从中央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究竟是怎样的人?本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讲述一个"沉重的袁世凯"。大量有关袁世凯的图片史料包括口述回忆,或者来自于100年前西人报刊,或者由其亲人、身边人提供。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开发表。比之国人的脸谱化,当年西人的报刊杂志却对袁世凯有几乎全然不同的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于光绪八年(1882年)随淮军提督吴长庆入朝鲜、协助朝鲜国王李熙镇压汉城兵变,袁负责前政营务处。清政府因此事奖叙其为五品同知衔。光绪十一年(1885年),经李鸿章保荐为三品道员,改任“驻朝总理交涉通商事宜”。馆藏内阁全宗档案中,有袁世凯奉派驻朝期间函牍录存二册,一册汇录了袁世凯与朝重要官员的来往函札及上韩廷书等,一册为袁世凯致李鸿章等人的电禀及密折集录。其中所反映的内容,可作研究当时中朝两国关系、朝鲜国内政情及袁世凯参考。现按册分两次发表。  相似文献   

14.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帝制,直到1916年2月25日,这一持续83天的闹剧才落下帷幕,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万人唾骂中狼狈死去。天津《益世报》成立于1915年10月10日,新成立的《益世报》在雷鸣远的带领下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表示拥护。文章分析了袁世凯称帝期间《益世报》报道以及言论,对其拥护袁世凯称帝这一立场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李友唐 《北京档案》2011,(10):50-51
辛亥革命发生后,废除清朝、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袁世凯的心愿。由南方革命临时政府和北方的袁世凯代表团达成共识。南京临时政府参议员制定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  相似文献   

16.
1915年在中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袁世凯逆历史而动.破坏共和.背叛民国,称帝复辟。由于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违背中华民国国体.为显示其复辟的合法与正当性.在袁世凯称帝之前,大肆鼓动和指使各地大上推戴书。以利用所谓民意.达到“民意”拥戴的效果。直隶是袁世凯倚重之地.也是其发家的地方.在袁系势力的高压下.直隶有关地方部门不得不表示“推戴”。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建,为避免藏独分裂,袁世凯政府以"五族共和"为旗帜,通过军事与外交的努力,加强对西藏的管控和治理。袁世凯政府的治藏政策随其个人的私欲和时代变革而变化,治藏危机不断出现,屡次的外交努力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弱国无外交"是袁世凯政府难以走出的外交困局。任何分裂国家的言行都将受到历史和人民的审判。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直认为袁世凯是1898年戊成维新的“叛徒”,但可能并不知道戊戌维新没能实现的大多数改革内容,后来是在袁世凯的手中实现的。袁世凯并不止于此,他还和其他力量一起推动改革升级。  相似文献   

19.
清末,冯国璋长期追随袁世凯,整军经武,为北洋集团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辛亥革命期间,冯国璋帮助袁世凯倾覆帝制,稳定了北方政局。而关于对待和战上态度的分歧,成为以后双方间的合作与冲突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把政府迁到北京,受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当时的新闻界也都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的种种倒行逆施。同盟会志士田桐在北京办的《国光新闻》报,是抨击袁世凯政府最激烈的报纸之一。这家报纸每天著文,批评袁世凯政府的过失,揭露它的专制独裁统治。袁世凯对于新闻界的批评和揭露非常恼火,就采用收买和镇压两种手法,对付新闻界的人士。对于收受过他小恩小惠的报纸,就千方百计的拉拢。有一次,他命军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