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标志的数字媒体的“拟像”传播呈现出广谱性特征,构建了全新的视觉公共性图像形态。虚拟性与“拟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也是媒介建构的出发点,人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内在地规定了虚拟性特征。数字媒体的迭代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拟像”形态,推动了媒介视觉传播的全面“拟像化”,反映了工业文明生产的广谱性“图像生产机制”。数字媒体的“拟像”传播使文字、图像、视频具有了互文性特质,实现了不同文本整合传播机制。数字媒体语境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构建了沉浸式和交互性“拟像”传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孙祺 《传媒》2024,(4):93-95
拟像社会的形成是“真实”被“超真实”替代的过程,也是媒介技术纵深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拟像社会中的新闻真实性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以让·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拟像社会为依据,分析拟像社会中新闻真实性存在的新闻真实的异化、虚假新闻泛滥、媒介公信力下降及受众情绪等一系列危机,并从新闻生产、媒体责任、技术应用及新闻治理体系等多角度着手,助力新闻回归本原。  相似文献   

3.
照片的产生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且改变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像由以照片为代表的图像进入到拟像和仿真.从仿造对自然的象征性模仿,进入到生产对仿制品的模仿,再进入到对模式的散射状的模仿;商业正是通过对图像、拟像、仿真的制造,让大众沉浸在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像的世界中,商品不再只是单纯的商品,而变成了意义丰富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4.
李梦蛟 《新闻世界》2012,(4):195-196
我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近两年发展迅速,主要以选秀类真人秀、职场真人秀及相亲类真人秀为代表。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视角出发,从空白召唤、拟像先行及"超真实"三个方面对三类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受到哲学思潮、生态现实的影响,“生态”意涵的变化也实现了以生态论为视点的媒介观变化。媒介环境论以媒介构成主义将媒介环境视为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媒介观认为“生态=环境”。生态批评论主张以后人类主义立场审视生态,即“生态≠环境”,区别于环境的结构功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生态是系统论视角主要探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和过程;由此衍生的生态媒介研究对媒介物质技术性的强调深化了对媒介-生态关系的认识。“生态媒介论”延续了后人类主义的立场,认为生态是动态互联的媒介,这一媒介观对重新审视媒介技术性、非类人化智能、媒介世界主义等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在阅读一些报刊、公文以及新出版的书籍等,发现把“像”误作“象”的问题比较普遍。最近笔者抽阅了16家报纸,除《人民日报》一家能正确区分“像”与“象”的用法外,有15家报纸均未能把“像”与“象”的用法严格区分开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旧的习惯影响较深,对简化字的新变更缺乏了解所致。“像”简化为“象”,是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中《汉字简化第二表》列入的。在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的《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中,“像”仍简化为“象”,并加以说明:“在象与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对个别字作了调整,删去了“象(像)”,即“象”不再作“像”的简化字。也就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类视听节目让中华传统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大众心中,在其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再媒介化”创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从新视角出发创新传统文化的语态表达方式,用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制作打造国风美学,借助新技术调动受众共现“再媒介化”的参与式创新等。深入探究实现传统文化“再媒介化”表达的创新路径,可为有效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破圈,为推进全球受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8.
谈“像”与“象”的用法编者按:本刊曾于1993年第4期发表了聂方熙同志写的《谈谈“象”与“像”》。同年第6期发表了卢慧筠同志写的《也谈“象”与“像”》。之后每年都有几篇来稿讨论“象”与“像”的用法问题,本刊便没有再刊登。现在刊登张小白同志写的《谈“像...  相似文献   

9.
王瑞 《今传媒》2022,(11):61-64
电视机曾经是体现国家科技能力的实验品,一度被当作打开国人视野的重要“窗口”,但是,自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起其逐渐走向了“衰落”。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媒介在中国的“兴衰”过程,从媒介史的视角加以观察,阐释了其在不同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并从电视物质性角度对“电视消亡论”进行了思考,认为当前电视正在“改头换面”成为一种长存的视听媒介,尤其在部分地区和特殊群体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微传播,颠覆了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实现了广告传播的“微”范式转型.以微信、微博引领的微媒介,为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在微环境下的广告宣传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也导致虚假信息、抄袭创意、盗版内容等废弃文化现象传播得更快更广.本文拟以“废弃论”来观察与分析微文化与微媒介现状,以期助力当下微广告的良性传播.  相似文献   

11.
吴晓 《视听》2024,(4):129-132
互联网的时空分离机制为家庭交往中的关系运作提供了更多权宜空间。以微信家庭群为例,结合媒介情境论与关系理论来探究互联网情境下家庭中的交往样态,可得到以下结论:从权威层面,家庭群成员通过“数字借权”和“权宜之策”来重新分配权威;从群体身份层面,家庭群成员以“松散边界”和“时空补偿”来商妥形成群体共识;从社会化层面,互联网使得人们的社会化转变从本体义走向象征义、交往义。  相似文献   

12.
直播技术的普及与电商行业的迭代共同催生出电商直播这一新业态,从媒介演进的视角看,电商直播从传统电视购物和图文电商发展而来,在直播技术的加持下,其具备了高互动性、高输出率、高转化率等特点。本文依循“媒介四律论”,从提升、淘汰、再现、逆转四个方面分析电商直播的媒介“超越性”,并对电商直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媒介即环境”的隐喻出发,分析了媒介环境学和媒介生态学在媒介本体论上的差异。在分析媒介生态学作为一种生成性媒介论的洞见与局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波粒二象性的新实体观的指引下,应当打破传播动力学和静力学的边界,从而推进传播学科认识论的发展。在无序运动和“不可见”的媒介生态中,只有更努力捕捉作为媒介的元素、集合和模式,我们才能在不可知的逻辑中获得更多关于媒介和传播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公布“像”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而成为规范字。为了更好地使用“象”“像”二字,首先必须抓住二字区分的关键,即“象”字不再用于动词(指现代汉语);其次,“象”“像”二字在分别作为名词语素构成名词时,仍有易混淆之处,故应予以研究。例如,是影象、图象、天象、旱象,还是影像、图播、天像、旱像?1989年版《辞海》第685页上对“像”字的义项中写道:“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透镜、镜、棱镜或它们的组合)后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据此,该书采用了影像、实  相似文献   

15.
“本体意识”辨析刘辉刘青同志所撰《论编辑的本体意识》一文[1]对编辑活动的特性和规律作了多方面论述,启人深思。但我对作者所定义的“编辑的本体意识”存有疑问,现述于兹,期与刘青同志探讨。“编辑的本体意识”是该文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作者在给出“本体”的...  相似文献   

16.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论”自诞生起便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议和误解,大部分争议将这一概念视为分类标准,没能在麦氏的理论脉络中进行贯通式的思考,因而流于表面和片面。通过勾连“冷热媒介论”与麦氏的不同学术片段,本文发现这一观点蕴含了“将媒介视为背景”而不强调“媒介作为外观”的深层意蕴。作为“背景”的媒介观远远超前于传统的工具论媒介观并因此引发争议。从当下媒介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背景”的媒介观强调了作为环境的媒介,却忽略了不同事物之间的连接、交转与调节,因而受到居间性媒介观的挑战。媒介的居间性和背景性之争显示了当代媒介理论快速的理论扩张所带来的学术认同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王树菲 《东南传播》2016,(7):131-133
近两年,情感类真人秀热度不消反涨,成为各大卫视的宠儿,尤其是婚恋类真人秀获得观众青睐,其中《我们相爱吧》的第一季有短暂停播,但是节目又复播,并且还播出第二季。本文以2016年热播的真人秀节目《我们相爱吧2》为研究对象,发现节目背后的媒介具有超真实的功能,利用电影化手法把虚假的爱情放大化到"非真实的超真实",并"催眠"的观众沉浸在这种"拟像爱情"中。在研究中运用让·鲍德里亚的超真实理论探讨"拟像爱情"中媒介与公众的关系来进一步发现受众早已顺从接受"仿真机器"媒介把"真实"隐藏在"超真实"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简单介绍了媒介生态学学科起源后,对“媒介生态”和“媒介环境”两个概念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差异折射了中西方学者对媒介生态学学科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视角,只有从两种不同“媒介生态”之间联系和互动的角度,才能更加正确地认识媒介生态学。  相似文献   

19.
鲍德里亚的拟真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代视觉文化传播所缔造的审美化生存提供了一个绝佳视角:形象界使我们面对无数将现实幻化的拟像模型,这些拟像模型成为了人们知识、经验及生活价值意义的主要范式,因此现实正在成为一个审美化的过程,视觉文化的形象传播也成为一个审美事件:在此,审美的含义是在虚拟性和可模型化的意义上而言的。视觉不再是我们沟通真实的渠道,美割裂了自己和真理连接的可能;想象界的虚幻快感进而消磨了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与改造的能量。由此,形象狂欢所生成的审美化生存不仅成为一种遮蔽本真现实的媒介,而且成为了对主体实施控制的规训机器。  相似文献   

20.
吴荻 《新闻世界》2011,(11):22-23
随着比尔·盖茨关于“五十年报纸将被电子媒介所取代”的预言,作为印刷媒介代表的报纸的未来,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有关报纸网络融合论、报纸微小化等观点层出不穷。本文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分析,报纸作为大众媒介是如何由占据支配地位回归到原先传播功能,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状态,重新占据一席之地的,以为报纸的未来寻找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