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其中,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即本文所指的产城融合.党中央之所以提出产城融合的发展就是针对当前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些误区,要走更加科学更加集约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建设体育强国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温州市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率先探索了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改革之路,成为了中国体育改革的重要探路者。本文以温州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温州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困境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政策优势为温州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经济环境为温州体育产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为温州体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技术环境为温州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舒适动能。但是温州体育产业仍面临供需关系不平衡;人力资源支撑乏力;体育市场活力不足;品牌建设差距大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建立供给需求动态平衡机制,规范体育产业市场环境;建立人才驱动与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增强体育产业发展的软实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率;注重品牌建设培育机制,形成体育企业独特价值观,旨在促进温州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发挥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对于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表现、思路并提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通过革新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赋能资源要素均衡发展、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性、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构建数实共生生态体系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应用能力薄弱、体育消费升级存在伴生风险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协调发展、强化体育产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科学构建数字体育消费格局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逻辑理路,并提出实践路径。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本质上是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体育发展载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上担任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群众体育健身服务新基地、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新渠道的角色。提出:以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为原则,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以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为重点,夯实竞技体育基础;以培养大众体育生活方式为宗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以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质资源整合为手段,打造精品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创新理念对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发展困境和推进路径进行研究.结论:以创新理念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助推体育经济增长,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弥补体育产业建构缺陷等.当前体育产业存在核心技术缺乏、创新水平与体制机制失衡、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相矛盾、创新资本与社会投资规模单一等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体育小微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体育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体育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自身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治理能力不足、政府配套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短板效应、体育传播与大众参与的程度尚需加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体育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突出体育市场需求导向,强化自身精准定位;加强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多元高效发展;推进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内涵提升;优化体育小微企业空间布局,保持供需结构平衡。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阐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的必然性,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并进行相关策略探讨。研究表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优化与修正又需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与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引导要求支撑体系的整体性;政策红利频发,消费需求升级的外部动力强化支撑体系的开放性;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诉求依托支撑体系的创新性。应以基础体系、保障体系、技术体系为着力点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具体包括产业核心体系、现代市场体系、战略规划体系、区域协调体系、创新驱动体系、技术要素体系。通过夯实基础体系的业态核心作用、落实保障体系的资源共享作用、发挥技术体系的创新驱动作用,完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数字经济助力体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分析现实困境、提出推进路径。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和数据生产要素加速驱动过程中,数字经济为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新的作用机理: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加快体育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体育服务效率和深化金融数字化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基于我国存在体育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科技商业化运行机制创新不足,新技术数字鸿沟依存,数字技术发展超前、组织文化发展滞后、体育服务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数字经济推进体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拉动数字化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构建体育产业发展理论逻辑,探索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内生动力和实践路径。研究结果: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质量较低,发展不平衡。因此,建议:(1)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明确体育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从规划、平台、产业融合等途径入手,拓展体育产业链,从而增加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2)不断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元宇宙是互联网高度发达下衍生的一种与现实世界相互打通并平行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推理法,从元宇宙概念内涵,模型架构,价值意蕴3方面对元宇宙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阐释,选取体育产业中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教育与培训3个类别对元宇宙赋能体育产业的应用进行深入探析。研究表明:元宇宙极致沉浸体验感可以加速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丰富的内容生态有助于打造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超时空社交体系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虚实交互的经济系统助力体育产业业态升级。提出在体育产业未来发展中要坚持体育本质、贯彻以人为本,明确发展目标、谋划产业布局,完善底层建设、注重人才培养,让元宇宙为体育产业高质量的发展赋予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浙江省4个特色乡村的体育产业发展为研究视角,用实地跟踪调研的方法,呈现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指出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探析了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文章认为:依托当地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乡村体育产业,通过传承乡愁文化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特色体育内容以及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产生新型业态,培育形成并持续开展个性鲜明的体育活动品牌等是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特征。在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存在在政策引导、指标约束等方面缺乏符合自身特色的顶层设计,缺乏针对不同乡村的优势定位与区域政策,体育产业发展新动力中的特色优势不明显和城乡体育资源要素的流动渠道不够充分的问题。助推路径为:体育融入乡村的规划设计;业态创新与植入;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2.
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实践,是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于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特色小镇的本质内涵、价值作用及产业融合要素并提出一些方略举措。从社会治理、产业融合、新型城镇化、全民健身等视角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多维度解读,认为体育特色小镇有利于加快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扩大有效供给和促进产业跨界融合。产业关联、制度供给、消费需求和科技发展是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基本要素。提出做好科学规划、明确体育产业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跨界融合、完善运营管理和重视动态评估等策略来建设体育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案例分析、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全面总结我国脱贫攻坚时期体育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实践经验。在明确体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模式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前提下,全面分析广东、山东、贵州的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助力精准扶贫模式的具体对策:首先,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来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效能感;其次,通过体育产业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服务农业发展的成就感;再次,通过提升体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高质量提升农民个体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体育产业因其具备产业关联性强、空间依存度高等特性,可在产业融合进程中充分发挥其经济作用,有助于推动实现由“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增长的自发性转变,在未来将成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研究将视角聚焦体育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借鉴相关理论分析厘清了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分析赋能过程中显露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推进路径:聚焦乡村体育产业融合顶层设计,深化乡村产业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调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构筑培育乡村体育人才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乡村体育,增强乡村体育经济发展韧性。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9,(6):58-6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我国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重要性及核心点进行分析。结论:我国发展体育特色小镇能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的改善并丰富业余生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助推器,是扶贫攻坚、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抓手,是刺激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建议:体育特色小镇应找准着力点,以打造特色品牌为核心,走"产城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实现体育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育产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动力源泉及推进思路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推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形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和消费需求是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体育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民众体育消费的转型升级、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体育消费场景中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出以政策引导为保障,创设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氛围;以创新赋能为纽带,引导体育产业结构实现供需均衡;以消费升级为契机,重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以多维融合为抓手,实现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价值提升;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提升体育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竞争力是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胡摇华  蔡犁 《体育科研》2021,42(5):77-82
人工智能(AI)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促进体育产业的壮大。为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厘清现状之下两者融合的机遇与困境,探索体育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用品智能化制造、体育赛事数字化发展和体育场馆智慧化应用进行了审视,两者融合发展的机遇包括政策支持、体育产业需求旺盛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助力发展;存在的困境主要为人工智能产业化技术不成熟、体育人工智能产业社会环境尚未形成、体育人工智能产业链有待完善、体育人工智能发展不平衡。提出:体育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需要政府政策倾斜,人工智能应融入体育产业链生态发展,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的体育人才,促进人工智能在体育产业内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一切为了人民、主体是一切依靠人民、要求是一切从问题出发、效果是一切由人民检验。鉴于此,提出“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制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市场主体、提供“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体育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大量体育赛事被迫取消或延期举办,健身和体育培训被迫暂停营业,大众体育消费急剧下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群众健康意识增强促进体育消费、体育产业政策持续推动“、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助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实现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优化路径:政府推出新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激活市场;多措并举促进体育消费;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推进体育产业复工复产;扩大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基于数字经济本质和特征,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长尾效应、供需关系等视角阐释数字经济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认为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消费环境是牵引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外源动力,而技术变革、产业变革、业态创新是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源动力。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与数字治理相对缺失、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与数字体育人才匮乏、企业转型风险较高与持续融资能力较弱、数字消费结构失衡与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等困境。据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与协同治理、加大科技投入与人才培养、强调主体建设与风险管控、注重市场宣传与品牌推广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