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分为两个层次: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虚拟人”的本质是对现实人的类本质的虚拟化,即对现实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提升和对现实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超越;人的现实本质是无法虚拟的,它规定和制约着“虚拟人”的虚拟本质,后者只是前者在网络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是一个复杂而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数字信息时代,人的自由时间大量增加、能力极大提高、社会关系全面丰富、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都是数字时代人文精神的充分彰显。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出发,探析虚拟网络空间中存在的人文精神及元素,揭示出虚拟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其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以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3.
杜春梅 《承德师专学报》2006,26(2):85-86,108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从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两个向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类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个体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以往,人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为本体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人的类特性”).这种缺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解”,有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蒂.本文将从本体论、实践论、创造论、认识论、历史论等诸多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丰富内涵,以求弄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相.一、人类的本质与自由基元的特性(一)自由是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自由是人的本质或历史构成与展开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与发展是人的本质(“自由”)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是,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独立于人群的抽象物,而是一个属于人的社会的感情标志.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他的生命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代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无产阶级革命及其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活动.将最终构成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到那时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下人的虚拟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状态,是在历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人的内在尺度和外部世界的尺度之间的辩证统一。人的虚拟自由是人在虚拟社会里按照自己在虚拟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权利,在不妨害他人的地位和权利的条件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自主进行的虚拟实践活动,从而实现自己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利益状态,包括虚拟活动自由、虚拟关系自由和虚拟个性自由等。  相似文献   

6.
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之为人的规定性 ,即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全面生成、丰富和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和人性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获得充分和最大限度的发展 ,由此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最大的自由 ,并从自由中获得最大幸福。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想性、现实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7.
一些人仅抓住马克思主义人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并将其与萨特的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看法比较后认为,相对于萨特强调的人本质形成过程中“自我设计”所体现的主动性,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是只看到了人的受动性,被决定性,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这种理解没有完全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深刻意蕴。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绝不象萨特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以致走向极端一样片面地强调社会关系在人本质生发中的作用,而是将人的本质奠定在“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的基础上,既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又强调了社会关系对人的制约作用,从而达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厘清社会主义本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本文坚持历史分析方法,着重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将社会主义本质最终归于价值规定上,即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幸福及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9.
孙颖  韩秋红 《教学与研究》2023,(12):109-119
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是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的主题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围绕现代性价值体系及其内在发展逻辑主要形成三条批判理路:一是哲学维度的理性主义批判。针对启蒙理性这一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让现代性的理性理念以完整形态得以正确应用的发展方案和主张“瓦解的逻辑”的否定方案,在关于启蒙“再启蒙”的思辨中走向重建与解构的分野。二是经济学维度的普遍异化批判。从“物化”到“新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揭示资本主义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时代社会关系异化普遍化的进程,以价值批判立场要求人的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复归。三是政治学维度的极权主义批判。从“新控制形式”到“生命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揭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假性及现代官僚政治体制的极权主义危机,对现代政治持怀疑与否定态度,将建基于主体间包容性的参与式民主与新社会运动视为个体与共同体“和解”之路与期许。总的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社会本土化中的批判特色,但其马克思主义底色的缺失和对马克思主义本色的销蚀则需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通过否定性辩证法和“内在关系”视角去审视人的本质,从三个视角去阐明了人的本质:利益与需要是人的本质产生、发展和扬弃的内驱力.“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和”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制约其自身的人的现实本质。马克思从而将需要、劳动、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也将人的本质、实践唯物观与共产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人本质是“实践性”、“社会性”和“全面性”的统一体.全面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质思想对确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人的“实践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的“社会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目标是要使大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同他人和社会关系.人的“全面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人性属性的根本,应当从“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是从“自由自觉的活动”到“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科学的进程,它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再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存在的实在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时空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前景。本文指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上展开的:从时间尺度上说,就是个体生命的存在、发展和享受,其实质是自由时间日益充裕的历程;从空间尺度上说,就是个人能力及其社会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丰富和扩展。两个尺度的综合,最终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整个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以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研究中心,从人们所生产生活的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寻觅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质问题,为实现人的解放从而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交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包含政治交往、经济交往、文化交往等形式。网络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发展的新形式,是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指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网络安全交往、网络治理交往和网络合作交往,建构互商互谅、共建共享、包容互惠、和而不同的全球网络治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16.
剩余价值学说以研究人的劳动为起点,以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终极追求.剩余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基,揭露了人作为“类”的物化状态和个体的异化进程,指出了人自由发展的实现条件.文章探讨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视角下,探究人的本质、劳动、劳动力、异化劳动与人的发展进程,分析“人”对“物”由依赖到超越的转化,揭示异化劳动对人类自由存在方式的诉求,考察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新内涵、新发展,从而思考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总结了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是这个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理论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涵义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英特性、社会特性和个人特性三种基本的本质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活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江泽氏百各“三个代表“思想是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前提、归宿,体现了理论创新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扬弃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思想,并提出自己的人本质学说,是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①“人是人的最高本质”、②异化劳动及“人的自由自足活动”,③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诚然,人的本质问题是人道主义者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但不能由此取代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总体批判。  相似文献   

20.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和原因,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历来都有很多。唯有马克思主义者给了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规定,它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泽东对之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认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离不开人的社会性与人的历史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