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袁媛 《科技风》2022,(22):26-28
新时期“1+X”证书制度是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是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对专业教学、学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1+X”证书制度的实施,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指标标准体系有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应用中,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特点,了解职业成长规律,了解人才培养和评价的原则,从人才评价内容、专业评价标准等方面加以革新,重视专业人才体系的构建。文章主要介绍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专业的灵魂.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适合专业、行业的要求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毕业生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本文就从专业调研、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开发过程、职业能力培养、特色与创新等方面阐述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从教学质量监控、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融合互联网+这四个方面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索。提出了新背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红喜 《科技风》2015,(1):199+202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开展本科教学专业评估是促进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本科教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其开展的依据与核心要素,本文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希望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评估工作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5)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成果导向、学生中心及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四川轻化工大学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普通高等院校,结合本校本科教育实际,制定了"11258"实施方案,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能力。方案从国际化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契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助推"双一流"建设。"11258"本科教育方案的实施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国对职业教育发展制定重要改革部署,认为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将学历证书和"X"证书衔接起来,制定关于会计专业的"1+X"证书制度,以此作为推进产教融合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讨论职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策略,先明确该制度对职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改革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远青 《知识窗》2014,(10):34-35
江西警察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公安高等院校,具有公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双重性。学院在《关于制定2012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开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培养(个性化发展教育)"的三段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改革措施,将为学院开展个性化教育与多元化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工科”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重要挑战,有必要对地方院校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分类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现有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包括以下方面:重构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生产实际问题驱动、教学与应用一体”的混合式创新性应用型教学模式,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机制来提高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人才培养质量。力争经过几年的试用和调整,最终形成完成适用于地方院校创新性、应用型的本科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兄弟院校的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的信管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在信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分层次教育、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为地方本科院校的信管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航空航天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需求和对人才培养要求较高,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我国航天梦的探讨,对航空航天专业特点的分析和培养目标的数理,进行航空航天类本科培养方案探讨,并分析方案的优缺点,为同类院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能有效推进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如何实现产教融合,促进专业更好更快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科学专业产教融合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产教融合内涵、产教融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及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科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并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科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最后介绍了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做法。  相似文献   

12.
袁春华  郭贵宝 《科教文汇》2012,(12):111-112
本文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以促进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出发点,在制定应用化学专业2011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分别从新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结构体系以及新方案实施中还应该做哪些工作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李林  吴国军 《内江科技》2024,(3):128-130+132
<正>职业本科的发展成为近几年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通过对鹰潭市发展职业本科的意义及主要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要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落实“职教高考”政策、优化办学条件、加强高素质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规划与方案等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鹰潭市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加快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是职业教育改革领域中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健全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鹰潭职业教育转型变革、提档升级的必然之举,能够为鹰潭加快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需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同时,也需根据教育环境的改变而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效率。本文在市场需求和教育环境的两大变化下,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希望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王艳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5):102-103
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的总体蓝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以武汉商学院为例,从学校的现状和特点出发,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瑞芳 《科技风》2022,(8):19-21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天津天狮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光辉  刘卫东 《内江科技》2011,32(9):26+23-26,23
通过调查宿州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2010级学生的专项选修现状。通过与体育学院2005级-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选修的选择倾向、原因倾向、目的倾向三个方面来分析,得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项选修上的倾向性。为安徽新建本科院校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孝永 《科教文汇》2009,(2):195-196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特色体育教学活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调查访问等方法,结合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工作特点,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内容设置和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为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薇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217-218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高职院校必须深刻理解工学结合的实质,制定工学结合的专业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为应用金融的专业建设。合作办学是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学校和社会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可以使得人才培养贴近社会需求、对接产业资本和实施科学教育,以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培养育人模式,进一步延伸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