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明珠 《知识窗》2023,(5):12-14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四川护理职业学院2019级护理专业216名学生均分为2组。对照组(n=108),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n=108),采用PBL教学模式。随后对采用PBL教学模式的内容进行测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教学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被激发,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病理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CM)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校2009级及2010级学生分别采用传统的见习模式和PBL结合CM的新见习模式,见习课结束时行理论测试和临床阅片能力测试,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综合评价。结果:采用新见习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及临床阅片测试成绩均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学习兴趣及课堂氛围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更认可见习教学对提高包括自学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帮助。结论:PBL结合CM的见习教学新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好,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影像人才。  相似文献   

3.
宋宁  秦祖杰  陆惠燕 《大众科技》2013,(2):89-90,48
探讨评估A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壮医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将壮医本科班学生8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人,实验组采用ABL结合PBL,对照组采用LBL,观察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壮医理论和临床思维能力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效果。方法:以皖南医学院2019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63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23人和实验组30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期末总评成绩分析显示,在低分数段学生比例中,实验组(26.35%)明显低于对照组(45.82%),而在高分数段学生比例中,实验组(73.62%)显著高于对照组(54.18%),同时,实验组平均分及最低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普遍认同该模式能帮助提高学习效果。结论:在诊断学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护理实习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将入选的护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中的的基础上将小讲课及教学查房改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对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学习主动性进行评价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是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上的一种新型微课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炼并有利于师生自由交流,翻转课堂教学在国内外被广泛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通过研究"翻转课堂"的特点、大学化工教学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武陵山区化学工艺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PBL教学法引入到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教学中来,优化教学模式。方法:以PBL教学模式为实验组,以传统讲授式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PBL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结论:PBL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优势明显,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雨 《科教文汇》2009,(8):186-186
历史是一门趣味学科,现实历史教学有时太呆板,影响其教学效果,所以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针对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锤炼语言艺术,提升课堂的吸引力;(2)巧用历史漫画激发学史兴趣;(3)文史互动,增趣课堂;(4)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药理学课程存在内容复杂,理论抽象,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等问题,将微课引入药理学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将微课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以“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为例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临床案例导入等多种教学法。结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结论:微课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设计,非常适用于药理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张莉  陈磊 《内江科技》2023,(10):100-101+104
<正>目的:BOPPPS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针对线下BOPPPS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中的应用,分析并思考线下BOPPPS是否适合本课程的需要。方法: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讲授《外科学总论》,其中实验组授课中应用BOPPPS授课,对照组用传统授课法,从后测成绩、总体满意度、学习效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后测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01),能显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0.0001),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P<0.0001)、增强了学生沟通能力(P<0.0001)等综合能力,但在总体满意度评价中,BOPPPS授课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结论:BOPPPS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学效果,但学生总体满意度与传统医学没有差异,说明线下BOPPPS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CM)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校2009级及2010级学生分别采用传统的见习模式和PBL结合CM的新见习模式,见习课结束时行理论测试和临床阅片能力测试,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综合评价。结果:采用新见习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及临床阅片测试成绩均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学习兴趣及课堂氛围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更认可见习教学对提高包括自学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帮助。结论:PBL结合CM的见习教学新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好,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影像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并评价案例分析法在医学统计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175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根据考试成绩以及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该门学科的学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P<0.01)。结论案例分析法可以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及提高医学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按照实验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00名)和实验组(100名)两组,比较阶段性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0. 5±11. 5)分,实验组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为(87. 6±9. 8)分,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阶段考试成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蓝墨云班课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蓝墨云班课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一手数据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北京市四所高校的“体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具体运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人力资源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2)体验式教学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上更具有针对性,能合理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对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课堂组织形式的满意度。(3)四所高校实验组的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产生兴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孙野 《科教文汇》2013,(10):125-126
目的:探讨双师协同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医护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传统医护英语教学法即英语老师单独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对照组,英语老师与护理老师双师协同教学为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综合测试。结果:通过双师协同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度、主动参与度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等综合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医护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英语老师和护理老师的双师协同教学,能强化课堂教学的护理职业导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群  韩双双  徐凯 《科技风》2023,(26):129-131
目的:评价超星学习通平台结合交互式微课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资源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5月在某三甲医院儿科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2022年6月~10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交互式微课模式教学。儿科实习结束后,分析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及终末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课后终末考核成绩(含笔试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交互式微课模式能够拓展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库的内涵和类型,有利于护生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促进师生的积极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微时代背景下要真正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必须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微教学作为一种适应微时代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BL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本科生《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本科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3月至6月,共一学期。将120人随机分成四组,A组(3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B组(30人)采用PBL教学模式,C组(30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D组(30人)采用PBL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观察四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模式后的课程水平情况以及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结果:PBL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不仅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认可度也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23)
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继出现了多种网上教学方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各种教学中,目前多集中在中小学课堂上,在高校开展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此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女分组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西藏大学人体解剖学泌尿生殖系统教学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在解剖学教学中,以西藏大学医学院2018级临床本科2个班级8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2018级临床本科1班4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班的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男女分组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课程结束比较两组成绩,对实验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绩(P 0.05),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小组合作模式设计整体满意度为96.43%.结论男女分组的小组合作模式在解剖学"泌尿生殖系统"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班级整体成绩等有优势,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