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两项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的作用,运动员除了应提高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以外,心理素质的加强也是极其重要的,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从冬季两项运动的项目特点入手,研究心理训练在冬季两项中射击中的意义及作用。研究渐进性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表象训练等心理训练对运动员肌电值以及射击成绩的影响并提出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以便为冬季两项运动员提高射击运动成绩,增强心理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与其他运动相比,射击运动比较特殊。它对于选手们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只有具备沉稳的心态才能在比赛中保持稳定,发挥出水平。因此,有必要在平时的射击训练中增加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一、射击基础训练中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在射击基础训练中加强心理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运动领域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要求更高,只有在赛场上保持稳定心态的人,才能够发挥出自己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网球运动员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理论水平高的运动员自信心水平高;女子自信心水平低于男子,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为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和科学的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最终为提高我国网球运动的整体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4.
冬季两项运动员除了应提高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以外,心理素质的加强也是极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击剑是一种以技巧为主导的格斗运动。所以,击剑运动员需要有基本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心理素质,以保证他们的技术和战术训练,保证比赛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而保证击剑运动员可以发挥最佳水平。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青年击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策略,为提高我国青少年击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单振东  谭静 《金秋科苑》2008,(2):282-282
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引起了体育界许多教练和运动员的关注,他们询问最多的是心理训练问题,说明运动心理在射击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7.
射击运动与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引起了体育界许多教练和运动员的关注,他们询问最多的是心理训练问题,说明运动心理在射击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8.
钱浔峰 《知识窗》2011,(8X):26-27
本文根据射击运动员心理变化的规律,分析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所表现出的自我控制力的重要性,为教练员提供一套合理的心理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9.
对于运动员来说,除了要拥有高超的体育竞技水平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与道德品质以外,还要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同样的比赛,有的运动员能够超常发挥,有的运动员却经常发挥失常,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差异。因此,在现代运动训练当中,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一项很关键的内容。作为教练员,必须要学会采用正确的方法来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使其在面对任何外部环境时都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本文主要针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8)
我国在飞碟射击项目中有着光辉的历史,因其比赛规则和制胜规律的特殊性,运动员在飞碟射击项目中必须承担其他项目不可比拟的心理负荷。决赛必须从零开始,要做到"想赢不怕输",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决赛中,运动员在高负荷和高干扰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完成技术操作流程,对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飞碟运动教练员不仅要培养运动员完美地完成技术操作流程,还要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促进运动员能力的发挥,在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从飞碟射击项目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飞碟运动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培养飞碟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篮球竞技运动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心理素质,都会对临场水平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临场水平发挥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真正的水平,不仅会对比赛结果有所影响,同时还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创伤。所以为了保证高校篮球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的稳定发挥,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身体、心理以及技术部署等方面做好合理的安排,尽量减少对篮球运动员临场水平的影响,发挥出篮球运动员真正的实力。  相似文献   

12.
拳击运动员的主要心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拳击在国内的普及和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对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正逐步强起重视.拳击比赛的实践证明,运动员要想争取优异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有超强的身体素质、极大的生理潜力和格斗技能而且需要运动员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品质.拳击竞赛是高强度个人直接对抗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文章分析了拳击运动员的主要心理特征,论述了日常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广大运动员在多年实践中已深深体会到心理因素的重要性.但不少人感觉心理素质太抽象,缺乏具体的诊断和方法,不太容易把握.本文就拳击专项心理素质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培养训练的内容,希望时运动员的训练、比赛,选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国家女子重剑队近年以来在一系列的国际大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这除了在技能、体能和训练上达到了国际的标准之外,心理素质的建树也是不能忽视的。现代竞技训练表明,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技能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如今的运动员训练中除了要有体能训练和战术技能训练之外,心理素质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了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女子重剑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建树问题,对如何培养心理素质的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对相关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助力我国运动技能训练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不断的提高,竞争也更加激烈,只凭借技、战术水平和身体条件是不够的,更要具备心理方面的优势。心理因素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训练中广泛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运动员心理过程施加影响,培养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为训练和比赛创造优异成绩做好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于现在社会的全民运动来说,人们已经不再局限在过去跑步游泳的锻炼方式,更多的人开始追寻新鲜刺激的运动项目,比如射击这项运动项目就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这种追寻新鲜刺激的心理。但是射击这项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自身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射击教练对人们有一个合理的指导。本文主要针对于射击教练进行相应的论述,使人们对射击教练的所具备的角色和职责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宋建海 《大众科技》2013,(7):151-152,148
每一项运动的运动员都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赛前心理素质,所以,心理训练是球队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围绕初中篮球队队员赛前心理素质作了研究,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自信心状态焦虑角度仔细探讨如何控制和调节运动员们赛前心理,旨在为同行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运动竞技场上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说到底,体育的竞争也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究竟帮体育干了些什么?让我们来看看——激光为射击把握精度射击,作为奥运会体育比赛项目之一,是对运动员的心理和技能、战术水平等各项素质的一项终极考验。射击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并不是看谁更快、力量更大。射击运动员们相互比较的是谁站得更稳、瞄得更准、注意力更集中。射击要求运动员持枪的动作能始终保持协调配合和准确一致,即使呼吸、抠动扳机等这样的轻微动作也会引起枪口的晃动,导致瞄准精度的不稳定,可以说胜负…  相似文献   

18.
心理训练是对运动员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技能、发展心理素质。篮球比赛在势力差不多的球队之间的较量很大情况下是心理的较量,比的是意志品质,比的是心理适应、调控能力,但现实是我们基层教练员很大程度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思想上不重视,方法上不完善。许多有潜力的少年运动员,由于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上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技术水平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这个问题,不仅对于专业运动队应认真解决,而且对我们从事少年篮球训练的教练员来讲,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在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从小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就心理训练来讲,早期训练有着许多优越性和有利条件,从小进行运动心理品质培养,能使小运动员们从小明确运动动机,培养责任感,磨炼意志,锻炼性格,增强自信心,发挥创造能力、提高智力,学会心理调节,稳定情绪,改善心理机能,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而打下扎实的心理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心理训练是对运动员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技能、发展心理素质。篮球比赛在势力差不多的球队之间的较量很大情况下是心理的较量,比的是意志品质,比的是心理适应、调控能力,但现实是我们基层教练员很大程度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思想上不重视,方法上不完善。许多有潜力的少年运动员,由于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上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技术水平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这个问题,不仅对于专业运动队应认真解决,而且对我们从事少年篮球训练的教练员来讲,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在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从小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就心理训练来讲,早期训练有着许多优越性和有利条件,从小进行运动心理品质培养,能使小运动员们从小明确运动动机,培养责任感,磨炼意志,锻炼性格,增强自信心,发挥创造能力、提高智力,学会心理调节,稳定情绪,改善心理机能,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而打下扎实的心理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建平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262-262,266
青少年蓝球运动员在同一阶段或同一场比赛中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发挥不稳定,忽而成熟稳定,进攻防守技术运用合理恰当,战术配合思路清晰,甚至超水平发挥.忽而不会打球,失误频频.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对青少年运动员再比赛心理方面表现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提高队员心理素质要通过:呼吸调节法,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期望值不宜太高……等方法来有效的调整运动员心理状态,增强把握比赛的能力,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