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楠 《内江科技》2014,35(8):96-96
通过感性和理性的鉴赏啦啦操的表演,发现舞蹈啦啦操运动中美的元素,更好地理解舞蹈啦啦操的动作技术特征、文化艺术和音乐要素,对于舞蹈啦啦操进行艺术创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啦啦操运动既是一项能够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运动,也是一项能够满足人们审美和娱乐需求的运动。对于啦啦操这项集体育、艺术于一体的项目来说,美在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与人在啦啦操审美中互动沟通的基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法,对啦啦操的美学特征和及美学表现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得出啦啦操能够快速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啦啦操特有的美的文化与艺术;啦啦操的快速发展遵循着美的规律,包含着美的内容,体现着人类的审美追求;客观呈现啦啦操中蕴含的美学内涵,旨在为啦啦操美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教练员的创编、训练、教学及参赛活动提供美学理论依据,同时指导观众正确认识啦啦操运动,提高大众对啦啦操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啦啦操运动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是啦啦操项目的基础核心动作,正如健美操的核心动作基本步伐动作一样,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对正确掌握啦啦操技术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啦啦操基本手位的教学与训练的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啦啦操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合理高效的方法,希望能帮助您有针对性、科学性进行啦啦操基本手位的教学与训练,促进啦啦操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飞 《科教文汇》2013,(27):82-8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等方面对儿童健身健美操动作的创编进行分析和研究,探析儿童健身健美操编操时在安全有效、协调力量、动作创新及其音乐选配等方面科学合理编排,利用合理有效的创编激发儿童对健身健美操兴趣,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飞 《科教文汇》2013,(9):82-8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等方面对儿童健身健美操动作的创编进行分析和研究,探析儿童健身健美操编操时在安全有效、协调力量、动作创新及其音乐选配等方面科学合理编排,利用合理有效的创编激发儿童对健身健美操兴趣,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技巧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并且能够集运动、音乐、健身等元素于一体。本文就技巧啦啦操的围绕翻腾、托举、抛接等难度动作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技巧啦啦操的一些难度动作的基本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啦啦操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以及思路。  相似文献   

7.
蔡昌文 《内江科技》2012,(9):170+149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首届港澳台啦啦操邀请赛中技巧啦啦操前三名的队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以及深入的研究,剖析福建省技巧啦啦队在艺术编排、完成情况和难度分值上与其他队伍的差距,得出我省在该项目的完成分上和音乐使用上有一定的优势,在难度上与冠军队伍具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抛接的动作过于单一,缺乏翻转类动作,应在难度和动作的过渡连接上进一步强化提高。  相似文献   

8.
陈庆顺 《内江科技》2023,(2):59-60+87
<正>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泉州高校啦啦操现状为研究对象,调查的对象为泉州市啦啦操体育公共选修课学生以及高校体育教师。分析了啦啦操在高校的开展现状及推广可行性,主要以泉州师生对啦啦操的认知学习情况为研究调查,了解影响啦啦操在高校进行推广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在高校推广啦啦操可行性的建议,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爱上啦啦操,让这项运动在高校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凯  吴雪 《科教文汇》2008,(27):171-171
在健美操教学中,当学生具备一定健美操基础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组合动作或健身健美操全套动作创编,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编能力、自学能力、拓展健美操专项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在健美操课中培养学生创编健美操能力的一些举措,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连续、长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音乐活动是借助于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之一。作为幼儿音乐活动的启蒙者,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创编节奏、创编动作以及欣赏音乐等方式,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娜 《内江科技》2019,(5):107-108
啦啦操运动发展到现在已不仅是一项普通的体育运动。现代啦啦操运动在满足人类身体美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内心美和艺术美的精神需求。对于啦啦操这项集体育、艺术于一体的项目来说,美学在其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着人类对健康与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薛建新 《内江科技》2011,32(12):51-51,50
啦啦操运动因其独特的技术风格和热情奔放的表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人们的青睐。它也由最初的呐喊助威活动演变为广受青少年欢迎的竞赛项目以及竞技赛事很有活力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啦啦操以全新的风貌迅速风靡高校,它在全面提高高校学生身心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高校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开展情况及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试图探讨一条更广泛的发展之路,更进一步地推动啦啦操运动在我国高校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晓丽 《内江科技》2014,(7):115-116
我国啦啦操运动起步较晚,对啦啦操理论的研究和技术实践能力尚处在发展中阶段。本文从啦啦操理论发展和技术实践能力发展两个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啦啦操运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韩笑 《内江科技》2023,(2):88-90
<正>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2022-2024与2017-2020年FIG竞技健美操中的有氧舞蹈规则进行研究。对新规则导向下有氧舞蹈的制胜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有氧舞蹈在比赛中的获胜提出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两版规则,有氧舞蹈竞赛规则变化在参赛组别、音乐时长、竞赛服饰、技术技巧动作组合数量、一致性评分、第二风格舞蹈5个方面有所变化;(2)有氧舞蹈的制胜因素主要体现在艺术编排与完成编排两个方面。其中艺术编排制胜因素包括:动作、队形、主题、服装、表现力。完成编排制胜因素包括:一致性;(3)提高有氧舞蹈在比赛中获胜的对策主要有赢在创编,重在完成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0)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教学方法的应用等多个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之后,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开展形式的选择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啦啦操也逐渐被纳入各地小学体育教学范畴。但目前啦啦操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小学啦啦操教学的开展现状进行简单阐述,并以此为据提出了几条可行性较强的应用措施,以期本文能够为小学啦啦操教学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点滴力量。  相似文献   

16.
王可莹 《中国科技纵横》2011,(3):242-242,240
创编套路的重点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养成正确的体态,现阶段,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技术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近几年参加国际比赛情况来看,成套动作创编的水平还远落后于一些传统的体育舞蹈强国.因此.对体育舞蹈成套动作创编原则和创编方法展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体育舞蹈创编的理论依据,进而论述了体育舞蹈创编的方法及创编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观察分析法,从技战术、体能、心理和环境等不同的方面对啦啦操的专项特征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啦啦操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啦啦操这项运动是一项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中花球舞蹈啦啦操更是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爱,逐渐成为了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市高校花球舞蹈啦啦操近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整体的发展水平还有待完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啦啦操比赛中南京市10支高校参赛队进行研究,通过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分析,发现并指出南京市高校啦啦操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相应的对策,为其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太极拳中"云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练习体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对太极拳专家进行相关内容的访谈,对两个动作的动作结构作了分析,又着重以他们的动作用力、身形要求、阴阳结合、虚实变换、艺术审美等方面分别研究了他们的健身价值、技击实战价值、艺术价值等.从而进一步分析阐述了"云手"动作的实用价值,与此同时也根据研究的结果,对太极拳练习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运动技能迁移在啦啦操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寻求啦啦操与其他舞蹈之间的积极因素,使得啦啦操的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技能的正迁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竞技体操、芭蕾舞,街舞等辅助课程,都能够提高本专业啦啦操学生的技能,且效果颇佳。这中间都存在着技能迁移的原理。在啦啦操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迁移规律,将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