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静 《教育导刊》2013,(11):57-59
研究中小学教师权益是改善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着力点,也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议题之一。围绕中小学教师权益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进行文献梳理,旨在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权益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拓展研究视角,激发研究潜能,把握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小学教师权益问题:基于现实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学教师权益是中小学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权益和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权利。它是现代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基础教育实现其育人价值的根本保证。目前,中小学教师正当权益遭受侵犯的现象较为普遍,原因主要来自认识、法律、学校管理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中小学教师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3.
国际     
《教育》2009,(11):15-15
联合国:全球每年需增聘130万名教师,英国:新教师行为“准则”引发争议,法国:公布高中改革方案,德国:中小学教师严重短缺,澳大利亚:改善教育环境加强留学生权益维护.  相似文献   

4.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是制约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瓶颈,也是其办学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率高;教师进行再学习的机会很少;等等。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各方对民办中小学教师存在着错误认识;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民办中小学有效的教师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人治的痕迹还比较明显;学校"以人为本"的软环境尚待建设。改善目前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政府在政策层面应多给予民办中小学教师发展以支持;学校领导层应对教师发展有统一的认识;还要从根本上对教师的选拔任用、考核激励、师资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使民办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内部流程更趋科学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5.
对部分中小学教师聘任制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聘任制总体认知和心理安全认知水平不高,仅达积极性认知范畴的低限;教师权益认知水平较低,介于积极性和消极性认知之间;教师发展认知水平一般,略高于积极性认知范畴的低限;教师聘任制总体认知、权益认知和发展认知在学校类型、学校等级和学历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权益认知在职务方面差异显著;心理安全认知在学校等级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运用Cite 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1994—2017年间刊载于数据库以"教师权益(权利)"为篇名或关键词的33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权益研究文献近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教师权益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但是作者群体间的合作度不高。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揭示了近年来我国教师权益研究热点包括:教师权益保障现状和救济机制研究;教师权益法规制度研究;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研究;学术职业和女性教师权益保障研究。从当前及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向来看,教师权益研究更为细化,对象由高校教师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扩展;出现"自主权""高校工会"等有关教师职业发展自觉及管理组织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基础教育想要在科技革命的冲击下屹立不倒、再创新高峰,需要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坚持优化教师聘任制度,以提升其流动性、灵活性、专业性;通过明确教师权益保障主体和责任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法律保护;还要强化对教师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培训.通过提高中小学教师基本素养,筑牢我国基础教育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民办中小学教师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对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剖析当前山东省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掣肘,并分析其成因,围绕教师、学校、政府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山东省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的策略:教师自强规划意识,激发专业发展动力;学校增强制度建设,完善专业发展环境;政府加强政策到位,保障专业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9.
美国公立中小学不合格教师解聘严格遵守法律的要求。解聘不合格教师一般需经过告知评定结果、实施强化帮助、总结性评价、解聘等程序。从解聘过程中可以总结以下特点:学生权益的至上性、教师权益的保障性、给教师第二次机会、校方负责举证、不得已而解聘。美国公立中小学不合格教师的解聘对我国教师解聘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日法两国中小学教师任用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法国等国家里,中小学教师具有公务员身份,其任用管理体现了公务员制度的管理特征。这种管理模式对选拔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维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保障教师权益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源自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以及教师专业自主权,其中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是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基本前提,对于激活教师专用性人力资本及其育人主体价值起到关键作用。在“县管校聘”教育政策下,存在忽视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专业空间,削弱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等问题。因此,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应突出教师专业权力特征,完善“县管校聘”工作方案,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营造公平竞争教学氛围,强化教师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春香 《继续教育》2007,21(5):60-62
德国是个联邦制国家,是世界上开展教师教育培训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比较典型的国家。目前德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师范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培训基本实现了综合性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的一体化培养目标。为此,论文以德国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培训的情况做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德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紧密,学生具有良好实践环境,能够得到实践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教师教育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德国校企合作模式带给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是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加强实习环节教学。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和标准,鼓励优质中小学积极申请实习基地,鼓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申请实践指导教师资格;第三方评价机构依照实习培训标准对实习资质评估,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高校和实习基地成立合作研究机构,促进实习基地及学校教学科研发展,以达到校校合作双赢目的;高校教师和实习基地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导师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在聘任制背景下,中小学女教师的职业权益和作为女性公民的特殊权益都有可能遭受侵犯。对309名中小学女教师的调查表明,中小学女教师的权益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小学女教师的权益,必须尽快健全教师聘任制度,尊重和切实保护女教师的特殊权益,并切实维护女教师的人身权利。  相似文献   

15.
德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综述任学印宫文英德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终身教育思潮产生并迅速传播、教育改革浪潮蓬勃兴起、教师教育体制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变革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  相似文献   

16.
德国教师教育的质量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因此了解德国教师资格制度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德国教师资格制度过程严格,非常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小学教师有着较高的学历,所取得的是硕士学位证书。这启示着我国教师教育需要从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强化教育实习、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等三方面进行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学质量和品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把提高教师的质量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国家教育机关立法保障教师权益,制定了各种选拔教师标准,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试比较国外中小学教师的聘任条件及进修培训并作评述.一、国外中小学教师的聘任目前,在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都高于一般公务员.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教育行政体制、师资审核条件和培训制度以及教育传统存在着差异,但对教师的选拔和考核都是非常严格的.本世纪50年代前,各国小学教师大多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中学教师由高等师范院校培养.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教育的发展,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传统的不同等级教师需要不同等级的学历观念在发达国家已被打破.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求具备本科文凭,有的还要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尤其在发达国家,妇女教师多是硕士学位.因此,在国外申请当一名中小学教师非常困难,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在美、英、日、法、加拿大和德国,凡申请任职中小学教师,除应具备本科毕业以上文凭外,还需持有《教师许可证》或者《教师合格证书》.在法国,小学和初中普通教师分别由省属师范学校和专门教师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德国加强了教师教育的管理制度改革,以提升各联邦的教师队伍质量建设.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加强教师队伍的统筹管理,根据德国中小学师资短缺的情况,制定了普遍聘用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其次,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加强薪酬管理.德国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编制,其薪水待遇在OECD国家中位居前列.第三,增强教师的导入管理.德国将教师教育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教育理论为主的大学教育,第二个阶段则是在中学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机构、研习班之间合作进行的.第四,改革教师的课程管理.在教师教育的第一阶段,采用模块化课程是德国中小学师资培养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法律素质指中小学教师认识、掌握和运用教育法律的能力或素质。目前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仍存在知识相对欠缺,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还时有发生,教师自身的维权意识及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法律知识培养的实效性,完善培训体制,改革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新闻时空     
《中国德育》2008,(10):88-88
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规范》提出了教师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