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荣 《华章》2012,(27)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以专业化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指出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存在的一些误区、问题和矛盾,并提出建设专业化服务道路的几点建议,指出当下大学生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能够推动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也可促进大学生更快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前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得金银奖项目调查发现,获奖项目在组织广大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回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引领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发展、发挥青年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促进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成效显著。但项目的专业化、品牌化和管理规范化能力,项目的复制推广和可持续性开发利用能力,项目的社会协同和撬动多方社会资源能力仍需要增强,青年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有待提升。对此,就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发展水平,志愿服务项目规范管理水平,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复制推广水平,志愿服务社会协同水平,青年志愿服务参与治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服务学习对中国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愈发多样化,专业化已经成为未来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已经影响高校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因此,在服务学习视域下,从管理理念、项目引领、制度规范、评价机制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增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促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科学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志愿服务已经进入规范化和理性化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的推动和内部改革的演变,已将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引入国际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相较于西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现状与特点,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内容形式、政策制度、人员管理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过比较研究,我们应为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更宽松的社会环境,加强各领域的资源融合,推广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拓宽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组织发展与受众需求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雅 《华章》2013,(20)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文章具体阐述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拓宽项目体系建设、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水平、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和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志愿服务价值观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改革举措,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志愿服务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些形式之间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志愿服务的完整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年志愿服务应在扩展服务领域和内容的同时,注重服务形式的创新,使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富有个性,争取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共同目标,提供符合自身能力和兴趣的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一、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不同形式对志愿服务的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和归纳。在青年志愿服务已经充分展开的领域中,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和对象,可以总结出几个不同类型的服务形式。1.从志愿…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服务学习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比较了其与青年志愿服务的异同,并指出它对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启示,即要以人为本,科学设计志愿服务活动;明确社区需求,确定服务内容;推进专业化进程,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奖励环节,促进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院校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已成为当代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具有的技能专长,成为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迈进的重要力量。基于此,主要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技能培养等方面剖析了志愿服务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同时从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建设出发,提出在高职院校发展志愿服务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已成为当代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具有的技能专长,成为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迈进的重要力量。基于此,主要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技能培养等方面剖析了志愿服务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同时从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建设出发,提出在高职院校发展志愿服务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探求志愿服务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契合之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找志愿服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为志愿服务造就新时代好青年提供理论根源。志愿服务造就新时代好青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塑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基本要求,最终促进青年的自由全面发展。志愿服务造就新时代好青年要以明确的政治导向,围绕青年发展需求,引导青年善作善成,形成志愿服务教育机制,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塑造怀抱梦想、敢作敢为的新时代好青年,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多头管理、机制不顺、参与深度欠缺等问题,可以尝试构建政校联动、校地联动、校校联动、政校地联动、志愿机构联动、志愿者联动等六大机制。在宣扬志愿服务精神、打造高质量的培训体系、创新志愿服务激励体系、鼓励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推动志愿服务的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以便在促进社会公益水平、增进人民福祉、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动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选择——以南京N学院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社会发展还不成熟,社会基础薄弱的特殊国情,导致青年志愿服务目前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行动模式,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传统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路径研究更多的关注志愿服务的领域及方法.文章以南京的N学院为例,从大学生志愿者本身、学校、社会需求及赋权理论等角度加以剖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越 《中国德育》2009,(6):90-92
一、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意义和背景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一百多年,其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志愿服务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1993年起,共青团中央发起青年志愿服务,倡导全国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青年志愿服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内容,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需要志愿服务教育同步发展甚至超前发展,以便指导、引领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无论是从人类自身发展、教育自身使命、高校教育过程、志愿者自身还是志愿服务活动来看,高校志愿服务教育存在应然之理.但通观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实然之状,却不容乐观.因而,需要从教育内容、专业化、社会化、师资、品牌等多个方面谋划、创新志愿服务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雷蕾 《考试周刊》2012,(21):151-152
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迫切的需求,而高校学生是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南京航天航天大学的"艺心艺意"义教班志愿服务项目为实例,分析了高校学生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的有利因素、有效途径和主要瓶颈,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86个高校金奖项目,得出高校志愿服务具有服务对象逐渐具体化、服务内容更具专业特色、志愿者多样性专业性、活动影响力逐渐扩大的特点,并提出高校志愿服务应精准化、专业化、创新化、成果固化、社会化、双向化收获、科学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精神内涵认知不足、功利性强、责任心不足,志愿服务形式单一、领域狭窄、深度不足,志愿服务组织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机制,高校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和衔接机制等,着重从建立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完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取得快速发展,但与已经步入规范化、系统化轨道的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国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因素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税收优惠机制、社会化的融资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来优化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促成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南京亚青会、青奥会青年志愿者的满意度。大型体育赛会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行动的有效载体,赛会中青年志愿者的满意度对其是否愿意积极主动从事社会志愿服务工作起决定作用。青年志愿者对所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满意度有助于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常态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国外志愿服务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外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基础上,对国外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五个方面的总结,即志愿服务参与向常态化、专业化发展,志愿服务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多元化发展,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构建的系统化,志愿服务国际化合作趋势加强,希望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