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何帮助学生直观、多维地理解抽象的“正比例”概念?教师可设计以下学习活动。一、一维模型:点与线呈现问题:一列高铁1分钟行驶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2分钟行驶多少千米?3分钟、4分钟呢?学生完成表格后,在格子图中找点、连线,画出高铁运行情况(图1)。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知识传达思想,实现用教材、超越教材,走向大数学范畴。实现课标所说的——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借此一隅小议。一、通读教材  相似文献   

3.
长度单位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身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其实,建立长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起各种长度的表象,合理运用知识,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具有现实性、情境性。  相似文献   

4.
Phonics是针对儿童学习特点,适合儿童学习英语语音的注音系统,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用借助音标,看着字母就可以直接读出该词的发音,解决单词不会读,无法拼的问题。学生在熟悉这套规则后,可以依照读音,猜出该词的拼写,做到看词能读,听音会写。发音教学甚至可能驾驭在“听、说、读、写”等技能之上。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阶段,古典诗词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并因诗词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如何才能学好古典诗词呢?同学们一直有困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可供学生们参考。一、理解诗歌中的难点词汇尽管古典诗词篇幅较小,字数也不多,但同样存在难以理解的词汇,只有把这些古人常用的词汇理解了,我们才能真正走入古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如何才能读懂这些难点词汇呢?只有多接触古  相似文献   

6.
<正>一、多元表征,促进理解教师出示题目(1):“小猴们去果园里摘桃子,树上一共有12个桃子,如果将它们装在4个篮子里,平均每个篮子里放几个?”提问:“小猴要怎样装桃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分法?”1.摆一摆。同桌为一组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边摆边说分法。得出:每个篮子里放3个。2.画一画。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连一连。完成后要求学生交流不同的画法。  相似文献   

7.
<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一内容的范围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且结果小于1,不涉及约分。如何让学生从知识本质上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可以安排以下教学活动。一、复习,唤醒数感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所学专业课《机床夹具设计》中所涉及的“过定位”这一概念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实践相结合。本文用实例形式,阐述了“过定位”的消除原则和方法,以及“过定位”在实践中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并理解其中的规律?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一、方法讨论,扩大思维空间1.出示以下三个分数,要求学生把它们化成小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闰年的设置规则"呢?一、寻本溯源,巧妙设疑1.猜想:2月为什么有时28天,而有时29天?2.介绍回归年: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约365.2422天),即一回归年。如果按一年365天计算,那么每年少算了5小时48分46秒。  相似文献   

11.
<正>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时,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否是3的倍数?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一、联系旧知,猜想验证回顾2和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为“个位上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特征为“个位上是0或5的数”),猜想3的倍数特征。预设:个位上是0、3、6、9的数。  相似文献   

12.
<正>“100以内数的意义”内含满十进一的进位制规则与位值制思想,其内涵抽象,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何更好地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可采用如下教学方式。学具准备:4人一组,每组100根小棒。一、独立数数:看谁数得快提出问题:老师不小心把装有小棒的盒子打翻了,你能帮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数出小棒的数量并装回去吗?  相似文献   

13.
<正>异分母分数具有不同的计数单位,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时应注重前后联系、整体构建、数形结合。具体教学中可设计以下环节。一、复习铺垫,回顾基础性算理出示题目: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之后,平方米和公顷间的进率竟然是10000。学生发现规律被打乱了,而且在运用进率解决问题时,常把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错记成100。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5.
<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除法笔算简便,即计算时余数变化了,而商不变。以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变化规律。一、根据竖式圈一圈列竖式计算520÷30时,可以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也就是520÷30与52÷3的商是相同的,余数却不同。首先请在图中圈一圈,看一看余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6.
正每当地理测试过后,总会有学生会这样抱怨:"哎呀,这题不该错的!"学生因为答题欠规范、缺乏灵活性而丢失分数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和熟练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理教师和学生对地理答题规范性和灵活性的要求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我从事  相似文献   

17.
刀具有六个基本角度,刃倾角是其中较为重要且难以理解的一个角度。深入理解和合理选用刃倾角,对学好刀具课有重要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刃倾角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紧扣刃倾角的定义 刃倾角是指刀具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可见改变刀刃空间位置或主运动方向都将改变刃倾角。切削运动与刀刃垂直时刃倾角等于零;刃倾角不等于零的切削都叫做斜角切削。刃倾角有正负之分,刀尖在刀刃上是最高点时它为正,相反它为负。  相似文献   

18.
教学角这一概念可以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1.描述线段与射线。老师读题,学生想象—手势比画—画出图形。(1)从一点A引出一条直的线,长度为100米,想一想这是什么图形。手势比画一下,再画出这个图形。学生完成、反馈后,老师出示线段AB。(图略)(2)从一点A引出一条直的线,长度是无限的,想一想这是什么图形。手势比画一下,再画出这个图形。学生完成、反馈后,老师出示射线AB。(图略)2.描述角的形成。(1)老师读题,学生想象—手势比画—画出图形。从一点A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引出两条射线,想一想会形成什么图形。先用两只手比画,再画出图形,最后说一说这个图形的名称。学生完成、反馈后,老师出示图1、图2。  相似文献   

19.
周婷 《河南教育》2009,(4):46-47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转型期的一种主导的教育理念,它立足于教育的目的性价值标准,兼顾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标准,具有稳固的社会合理性。我们要突破传统知识论的研究方法.摒弃形而上学的思辨研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领悟素质教育的本真意义,合理地把握教育者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的内在动力,使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在坚实的基点之上。  相似文献   

20.
"厘米的认识"是小学阶段"量与计量"的起始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厘米?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一、观察判断1.观察:逐一观察下面四幅图中的线段(图1),比较哪条线段更长。2.判断:用手势"1""2""="反馈判断结果。3思考:当对后面三幅图有争议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如果要准确作出判断,需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