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习作微课程是结合教材习作教学编排体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域资源,围绕不同的情境主题,开发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习作微课程。这个习作微课程以什么为构建依据?主题如何选?如何整体构建与具体实施?这需要我们认真解读教材中习作教学的编排体例,分析学生的习作现状,巧妙地利用地域文化和学校的重要活动创设真实的情境,聚焦真实问题,引发学生的真实体验,以提升学生的真实认知,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促进学生的真实表达和交流,努力找到“言说”和“实践”两者的汇合点,努力让一次次主题活动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颜琳 《江西教育》2023,(6):17-21
<正>传统的习作课堂过于注重教师的作前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如何改变传统习作教学的“教—写—评”模式呢?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提出运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即通过“选定项目—制订计划—活动探究—独立习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的活动流程改进习作课堂。该模式重在引导学生聚焦习作核心目标,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探究项目习作素材,先写后教,实行作后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细化,微课教学悄然走入人们的视野,微课的设计开发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小学语文习作微课领域,有遵循教材编排体例而设计的嵌入型习作微课,有依托校园文化、周边自然风光、当地民俗民风等资源而设计的活动型习作微课,也有基于习作原理而开发的系统型习作微课。本文就学生真实的习作学习需求开展研究,探索能够满足他们完成某一习作任务所需要的习作知识、能力,并据此设计习作微课,帮助学生解决习作困惑,突破习作瓶颈,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4.
项目式学习与统编语文教材的习作单元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因此,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中,以项目驱动问题为引领,以项目任务整合习作单元学习内容,以项目活动重构习作单元教学活动,能够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以项目为抓手、项目为内核、项目为载体、项目为驱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优化课堂教学,展开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那么,如何以学习任务群重构习作单元学习内容?笔者以三下第五单元为例,阐述习作单元整组教学路径,展现习作系统化的教学过程。一、重构单元学习内容,在情境中“相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习作单元教学,通过重构学习内容,创设任务情境,设计驱动性学习任务,从而打通习作单元各板块间的壁垒,让学生在情境中“相遇”。  相似文献   

6.
六年级英语STEAM微项目导学设计以多学科的跨界融通为设计理念,以跨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真实问题情境为驱动,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STEAM核心素养。微项目导学设计遵循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基本框架"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以真实问题为中心,进行"厘定项目、活动探究、作品制作、跨界融通"四个阶段循环往复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葛超怡 《教育》2024,(2):12-14
<正>一、项目之名,习作教学新路之意义项目化学习是把学习过程设计成一个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挑战性任务——项目成果(产品、作品或展示等),让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各种实践性的学习与活动。这种教学思维与方式十分符合习作教学的特点。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的主要方式仍是讲授式。讲授式的教学,其主要内容是对知识及知识的产生、意义、作用等的分析,其主要目的是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运用。虽然这里面也包含着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但这些实践,  相似文献   

8.
基于项目化设计的习作单元整体教学是以习作核心知识为基点,整合单元学习内容,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的读写实践活动。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以“整体关照单元,确立习作目标”“创设项目情境,组建习作任务群”“基于习作成果,进行项目全程评价”为路径,构建习作单元项目化设计的新样态。  相似文献   

9.
<正>习作要求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习作指导精心构思,完成攻略1.入险地。春风老师:教材里为大家提供了很多场景,你想去哪里探险?淇淇:我想去荒岛。春风老师:那是一个怎样的荒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小学生习作的消极心理仍然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和作文教学普遍忽视培养学生习作动机有关。我们应该尽量淡化习作教学的痕迹,关注学生的表达需要,让学生在“需要”的驱动下产生习作动机。具体策略:一、捕捉“需要”,激活习作动机:在人际交往中捕捉“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捕捉“需要”。二、设置“需要”,诱发习作动机:设置一个表达的情境;设置一个倾诉的对象。三、回应“需要”,强化习作动机:直接回应——延伸交流情境;书面回应——发表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11.
语文微项目设计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本质,以课文为载体,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微项目教学,能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之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深度学习。教师可从情境设计、任务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四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微项目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价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习作教学中的"微活动"应运而生。我们尝试着,力求让"微活动"成为儿童的习作"素材制造机",成为提高儿童习作水平的"小确幸"。本文从"微活动营造微环境""微活动触动微性情""微活动唤醒微表达"三个角度阐述"微活动"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让"微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小确幸"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习作指导课该如何设计与实施呢?笔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深刻感受到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习作指导课,眼睛不能只盯着教材编排的习作内容来设计、开展学习活动,而是要把习作看作整个单元编排中不可割裂的一个部分,充分利用教材双线组元的编写特点,着眼整个单元,进行资源整合,围绕确定的学习任务群开展一以贯之的系列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审题要点分析探险,同学们都很向往吧?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去拯救濒临灭绝的生物,去体验荒岛的荒凉与恐怖……敢于探险的人都是勇敢与智慧的化身,让人羡慕与敬佩!这一单元的习作就是让同学们编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写之前,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  相似文献   

15.
雨果曾说:“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我们有多少时候、用了多少精力让习作成为还原儿童精神的心灵解放的活动?可能更多的时候,我们将习作教学演化为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写作规范,使习作在学生那里堕落为一种没有情趣和意味的机械生活。因此,尽管我们竭心尽力,但换来的仍是学生习作热情的萎缩。有人曾尖锐地指出:为何我们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我市教科所主办的"全市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听了9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听课过程中,我针对习作指导课的时间效益作了专项课堂观察:一堂习作课的时间比例如何分配才科学?作文前指导与作文后评改,哪一个更重要?笔者以课堂观察为思考点,试以走向专业的听课,从听课中思考、甄别、检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学微项目学习是数学项目学习的一种方式,它继承了数学项目学习优势,同时也能融入数学常态课.以“对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单元第一课时为例,从微项目主题、结构性的知识网络、驱动性问题、活动设计和成果展评五个环节对微项目学习融入数学常态课进行实践,尝试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背景下,儿童习作中的“拼凑”“海编”“移植”等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一些年轻的教师看似很美的教学设计背后,我们常常感到不少意想不到的缺憾。任务驱动,湮没“童趣”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观或游览记。为了让学生成功地完成本次习作,教师针对地域文化特点,慎重地选择一个参观游览地点。在活动前,为了让学生体会写作顺序,特地为学生设计了一条游览路线,并且告诉学生,这次参观游览活动是为本次习作服务的,参观的路线就是习作的表达顺序,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必须认真看,仔…  相似文献   

19.
黄玲 《教师博览》2022,(27):18-20
习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微习作理念,在微目标中明确方向,在微内容中一练一得,在微评价中反思得失,将习作教学的维度进一步聚焦,指导的策略进一步细化,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助力。文章提出要设定微入口,把握习作训练的要点;遴选微话题,积累习作训练的资源;聚焦微片段,突破习作训练的要点;设定微目标,明确习作训练的方向;研制微内容,把握习作训练的素材;实施微评价,厘定习作训练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项目活动是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持续性探究的学习活动。本文以项目活动“桥”为例,追随幼儿的兴趣,在实践中探索幼儿园项目活动开展的策略,感受项目活动的魅力。一、问题驱动,厘清“桥”的概念驱动性问题是项目活动设计与开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点燃幼儿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动力。以“桥”为主题的项目活动源于散步环节中幼儿对“桥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讨论。教师及时抓住幼儿的关注点,将“桥是什么样的”作为切入点,支持幼儿展开讨论,并在动手操作中开启项目活动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