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教育》2008,(18):F0002-F0002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生于天津,1906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音乐。191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2.
李叔同(出家后法名弘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大师。他在音乐、美术、书法、金石、词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开拓我国近代话剧、音乐、美术等艺术的先驱。出家后,又在宗教领域独树一帜,成为国际佛教界的知名高僧。近代中国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艺术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革时代。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近代艺术产生发展,逐步改变了旧式传统艺术的一统天下。在中西文化交融、传统艺术转折与再生的重要时期,李叔同巨臂独擎。多方开拓,为中国近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  相似文献   

3.
1912年秋,李叔同应邀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当时的浙一师聚集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和改革精神的教师,其中不少人都是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他们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献身教育,专心教学。  相似文献   

4.
丰子恺先生的怀念文章《怀念李叔同先生》,回忆了李叔同先生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认真、执著、谦和的工作作风。据丰子恺先生的回忆,那是1914年,当时李叔同先生在那里任音乐教师,他的为师之道给丰子恺留下了深刻印象,堪为师表,堪为典范。  相似文献   

5.
丰子恺(1898-1975),出生于浙江桐乡,十六岁就读于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深受李叔同喜爱,遂鼓励其向美术方面发展。就这样丰子恺在李叔同的引导下迈出了追求艺术道路的第一步,开启了艺术之门,后曾游学于日本。一九二二年开始漫画创作。一九二五年出版了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丰子恺一生创作丰富,在绘画、音乐、书法、文学、艺术理论以及翻译方面都有杰出贡献,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而他留给后世影响最广的是他那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其作品充满亲切,优美,感人的情趣,又内涵深刻,…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文艺先驱,李叔同一生与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少年时代在天津师从徐耀廷、常云庄、赵元礼等学习诗文书画,并与朱梦庐等人组创上海书画公会,后又赴日本学习绘画等艺术,学成归国后在天津直隶高等工艺学堂讲授毛笔画和水彩画,他的这些重要经历都与笔有关。1918年,他出家后,除书法和韵语及偶尔涉及篆刻和音乐外,其他诸艺  相似文献   

7.
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领域开创了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为中国艺术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自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人格教育是李叔同艺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以"器识"作为文艺准则,并将其作为考察学生是否可塑的标准。李叔同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主要运用"不言之教"的感化方式来实现,其"不言之教"的感化力量既来自于他本人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以及精湛的技艺又来自于于他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的真诚教导。  相似文献   

8.
[李叔同](1880—1942)五四时期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的选曲填词音乐家。浙江平湖人。1905年至1910年间留学日本,习西洋绘画,旁功音乐。1906年创办的《音乐小杂志》,是在东京编印,寄至国内发行的刊物。只出过一期,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回国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绘画,音乐教员。工诗词、擅长书画篆刻,作有歌曲《春逝》、  相似文献   

9.
丰子恺(1898~1975年),浙江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1914年,丰子恺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成为夏丏尊和李叔同的得意门生。如果说他的国文素养曾得益于夏丏尊,那么,他艺术才能的发展则主要得益于李叔同。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  相似文献   

11.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  相似文献   

12.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  相似文献   

13.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生于天津,出家前他以诗词书法、篆刻、戏剧、音乐等驰名于世,进入佛门后的李叔同,精研律典,广布佛法,被誉为“重兴南山德宗第十一代祖师“.63岁圆寂,“国内外缁素仰其高德,敬慕之怀,久而弥笃.“   ……  相似文献   

14.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  相似文献   

15.
李叔同(即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是我国近现代文化界的著名人物。在时代思潮的推动下,他能审时度势,勇于创新,以其杰出的才华,广泛的兴趣,在戏剧、美术、音乐等诸多艺术领域,被公认为是"首创者"和"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天津教育》2006,(7):F0003-F0003
1985年,在中国早期艺术教育先驱者李叔同先生归国任教的第一所学校——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的旧址上,天津市美术中学诞生了。如今,学校由华师美术学校(初中部)、现代艺术职专(职专部)、美术中学(高中部)三部分组成,形成以高中为主体,多层次、多体制的办学模式,是拥有32个教学班、1500余名在校生和200多名教职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美术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7.
人生多忧患 缘何得解脱──李叔同诗词创作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多忧患缘何得解脱──李叔同诗词创作略论倪金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出现在本世纪初艺坛上的李叔同(法号弘一),都是一个奇才。他精书法,工金石,长于文章诗词。他在音乐、绘画、戏剧方面的才能,更使人赞叹不已,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追溯中国现代美术史与音乐史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杨贤江,1895年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成衣匠的家庭,1906年入小学,1911年高小毕业后留校任教,1912年末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后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作。1919年同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张闻天、恽代英等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任学会南京分会书记。1920年被选为学会评议员。杨贤江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除主编《学生杂志》外,还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1924年他同恽代英一起分工负责学生方面的工作,他积极投入了“五  相似文献   

19.
顾西林是杭州师范大学前身杭州师范学校已故音乐教育家,她从事音乐教育事业五十余年,教书育人的足迹遍及整个华东地区,音乐教学领域涉及小学、中师、专业音乐院校,为我国培养出一批现当代杰出音乐艺术人才。建国后她先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浙江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杭州市文联副主席、浙江省第一届音协主席,参与决策浙江省各类重大音乐文化活动,对于新中国浙江音乐文化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王兰 《湖南教育》2011,(7):49-49
杨昌济(1871~1920),中国近代伦理学家、教育家,出生于现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板仓屋场。1913年留学回国后,相继任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高等工业学校等,讲授伦理学和教育学。1918年秋就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授。1920年初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