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设和谐世界就要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共处,致力于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领导人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命题的延伸和升华,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相互依存关系,倡导通过合作对话方式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方针和决心。国际新闻由于其突出的特征:国际性——新闻事件、媒介、受众、传播方式等都具有明显的国际性和跨文化性,且承担着“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外宣使命,因此在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中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观点,这一理念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中和”、“协和”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国际伦理观;而全球治理理论作为西方国家针对全球性问题提出的以“全球共同价值观”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也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两者的共性、个性以及前者与后者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探讨和谐世界理念与全球治理理论的关系问题,从而得出在面对和解决全球问题的过程中谁更具有实用性、谁能更好地满足世界需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根本属性的法治,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治与"人治"相对,以法制为前提,内涵"良法",其含义表现为"八个统一"。法治的和谐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正向层面的"确立"功能和"整合"功能以导引和谐;反向层面的"预防"功能、"控制"功能和"恢复"功能以消除不和谐。两个层面五种功能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整体。  相似文献   

5.
无论未来的世界政治格局向何种结构转变,中国都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的崛起正在成为当今世界面对的一个重大议题;但与此同时,中国未来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局外者如何理解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一个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尽管当今时代对世界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多重挑战,但更为世界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机会。以建构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和谐世界的共建,则可以发现,世界各国为了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需要在安全、经济、文化诸领域采取相应的方略,来进一步推动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思想是基于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人类发展困境而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贯彻了和谐发展理念,是指导解决地球环境的灾变问题、缩小国别贫富差距、消解国际非安全因素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用法治理性建构校园和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校园和谐关系,以法治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审视并优化校园环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主法治原则建设校园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以民主法治原则构建现代校园和谐关系是法治理性的基本要求;尊重人权是法治理性的真谛;校园和谐需要法治理性的宽容精神;法治理性包含对法制的敬畏和行使自由权利的节制;校园和谐关系呼唤体现法治理性的校园文化。学校教育通过尊重和保护青年学生的正当权利并使其自觉践行义务的过程,使他们长期浸润在崇尚法治的文化氛围里,培养并形成他们未来人生中自觉的、理性的遵纪守法和护法精神。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标志着中国依法治国进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无论从中国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角度看,还是从全球治理的现状,以及从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逐渐实现法治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要发挥法治在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都要推动法治治理的进程。最重要的是,中国法治治理进程的推进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理念,表明了中国愿意担当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在积极融入现有国际体系的同时,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和谐世界观是对前三代领导集体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对于推动新时期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和谐世界建设的总目标下结成最为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孙学峰 《教学与研究》2007,58(11):55-60
2005年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追求什么样理想的国际秩序?二是崛起的中国如何发挥作用将理想的国际秩序变为现实?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不但为中国未来的对外政策规划了战略方向,同时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方向和与中国崛起紧密相关的研究问题.前者包括安全观念变化、国际安全制度/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安全关系、国家间互信合作等的研究;而后者则主要包括中国如何缓解崛起困境以及中国如何借助发展优势推动地区/全球的共同发展.要完成这些研究任务,从事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人员需要更加注重经验问题的研究,并且逐步加强与政策研究人员、政府决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和谐世界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类共同意愿的国际秩序新构想和新范式,必将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建立和谐世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世界民族问题的挑战,极端民族主义便是主要障碍之一。只有铲除极端民族主义滋生的土壤,促进世界各民族和谐相处,才能维护世界的共同安全与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13.
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法治社会,是法治保障的稳定、有序、发展的社会.从立法、执法、法律监督、法律教育等层面充分认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世界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权利冲突的结果,世界和谐要求跨国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社会责任,这方面既有公司内部的自律性的生产守则,又有外部的来自国际组织的规制、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机构参与的全球治理,表现为碎片化的特点。这些国际合作较多地集中在标准的制定上,在共同的基本核心标准之上形成网络化的特点和趋势,而在程序性的监督和执行问题上都显得脆弱,呈现出软法性。  相似文献   

15.
法治文明是国家实行法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法治文明被推崇的重要原因在于法律自身所具备的文明属性,以及法治文明的发展始终与人类进步事业息息相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法治文明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果,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目标和主题,然而无论从过程亦或结果而言,紧张与冲突将是扣谐社会构建中的主要现象,尤其在社会经济、政治结构转型的时代。法治的超前和理性,是协调这种紧张与冲突的基本调控方式,且应是和谐社会实现可能的基础和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条件,它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它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促进共享国民财富的基本制度安排。因此,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许多先进国家通过激励和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抢得了先机,实现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对美国、德国、韩国、日本、法国和英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比较,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启示作用,以达到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果断的提出了“反对霸权主义、建立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确立的我国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基本原则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为我国“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