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6日的《人民日报》以显著位置刊登了《心中充满温情——记殡葬工》的长篇报道。这篇记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接尸工、整容工、火化工日常工作的报道,虽然都是些平平常常的文字,却如苏联长篇小说《旅伴》的作者潘诺娃在书中说的,“每一件极小的事,用文学的笔调把它写出来,就具有一种深长的意味,有时甚至有伟大的意义。”新闻界同行由此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人民日报》在新的一年“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的重要措施之一。的确,自从李瑞环同志不久前提出“要改变目前大块文章、长篇讲  相似文献   

2.
读新闻报道,经常看到这样的语言:高档家电产品、轻骑摩托等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师名画进入“寻常家庭中”;“普通农家出高材”等等,不一而定。每每读到这类新闻语言,笔者总是喜忧参半。喜在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新闻频出,令人鼓舞;而忧在“寻常”一词,是褒是贬,不甚得体。按照语言逻辑推理,有“寻常”便有“不寻常”之说,或  相似文献   

3.
近读荣获“全国晚报新闻特写大赛”特等奖的《一次不寻常的接生》等一组特写,使我强烈感受到了《新民晚报》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能力确实不同凡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次不寻常的接生》是一组新闻性、时效性、趣味性具备,极宜于晚报读者口味的好稿,由它摘取此次大赛的特等奖桂冠是当之无愧的。它所以能获此殊荣,基础是新闻事实本身为珍闻,条件则是记者“抢”新闻的意识比较强,而在“抢”着采访、“抢”着写作的过程中,记者又善于挖掘,善于组织,善于表达。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1995年《信手拈来写变化》征文开首篇《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这是一条极寻常、易流失的信息,《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却独具慧眼,在报社与来自辽西贫困山区的建昌县委宣传部长闲谈时敏锐地发现线索并写出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5.
张晞 《军事记者》2015,(2):42-43
从寻常中发现事物的不寻常处,继而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采写成好新闻,这是记者必须具备的硬功夫,也是许多记者的不懈追求。要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必须具备吃苦耐劳、深入现场、细心观察、逆向思维、善于研究等能力素质。著名新闻人范长江就曾说,一个记者,要有抱负。这抱负就是穷毕生精力研究一两个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从群众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找个烟头不容易》(载华北石油报2002.9.25)这篇新闻,在某些人看来,或许从标题到内文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称许。但是,我恰恰喜欢它从“寻常”中显得“非常”的写作特点。首先,它能巧选角度。反映安全生产的稿件,诸如采  相似文献   

7.
“树荫”,还是“树阴”?问及这一问题,恐怕人们十之八九要回答:是“树荫”。这有笔者对1998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大报纸使用“树荫”和“树阴”情况所作的概略统计为证: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90篇,而使用“树阴”的仅有3篇;《光明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43篇,而使用“树阴”的也仅有3篇。根据这样的词频高低状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8,(1)
“荨”字读音不寻常文/李百川“荨麻疹”系一种常见皮肤血管反应性疾病,普遍习惯把“荨麻疹”一词中“荨”(Qián前)读作“寻”(Xún)音,无论是医界同仁,还是寻常百姓,大都这么读法,其实,这属于误读。我曾在一些场合用正确读音读“荨麻疹”一词试图引起大...  相似文献   

9.
日前看到两篇报道,一篇是《青岛晚报》关于倪萍的,倪萍对记者说,每期连轴转,已使她艰于补充自己。另一篇是《新闻出版报》关于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于宁的,于宁“觉得某些知识严重滞后,想做一些补救工作,但受时间精力诸方面的限制,力不从心”。的确,如今新闻界的朋友见面,常有的一种感叹就是“忙”。有的说,成天连轴转,想抽出点时间看点书也不成,一年没看一本书了。这也不怪,新闻是一种讲“时效”的工作,原本就忙,更重要的是现在搞市场经济,搞竞争,整个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都在加快,新闻界自然是要忙上加忙了。  相似文献   

10.
记得上军校第一年,我爬起“格子”。一年中,倾心撰写了33篇稿件,却没收获一篇“铅字”。我一次次暗暗地问自己:是稿件质量不行?是报社没有“关系”?还是自己不是这块“料”?说心里话,由于很长时间找不出原因,我彻底灰心了。 一天,我从《河北日报》上看到一则征文,看后再也按捺不住激情,也拿起笔写起自己的故事。我把征文要求当作“镜子”,一遍遍地对照,一遍遍地思索、修改。三个星期后,《是你使我转变》一文竟然在《河北日报》上开天辟地第一回“亮相”。没多久,我发现《解放军报》上新开辟一个专栏:“每月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我在《新闻战线》发表了一篇杂文,名为《“编辑的道德”小议》。之后,一直想对编辑工作再作些议论。最近,  相似文献   

12.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由于文字多是用梵文写成的,在我国古代有“梵本”、“梵夹”之称。从语言学角度看,一事物有两个名称是历史上常有的现象,但从图书史角度来说则颇不寻常。古代佛教文化活动曾在中国版本学、图书学上有着突出贡献,这其中就能昭示一二。 一、梵本 六朝时期汉文佛教著述里,“梵本”一词已经大量出现。在僧祐(445—518)《出三藏记集》中,“梵本”出现多达八十余处。如卷十三《安玄传》:“沙门维祗难者……赍《昙钵经》梵本来至武昌。”《祐录》(学人对《三藏记集》简称)卷六至卷十二共辑录了一百二十篇翻译佛经的序、记,这些序记一般是译经人在译事完毕所作的,其中一些写作年代在两晋,里面也往往有“梵本”之名,可见,“梵本”早在两晋就已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它直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第二炮兵某旅的新闻报道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仅去年就在《解放军报》、《科技日报》、《火箭兵报》等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70余篇,2人受到上级通报表彰,1人荣立三等功。官兵们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旅党委当好“铺路石”,为新闻报道工作开辟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剽窃”一词,最早源于何时,尚未见有人考定,但起码唐代已经出现。柳宗元在《辩文子》中说:“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同时的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也有“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文字虽稍有差异,但意思是一样的。偶翻《世说新语·文学篇》,无意中发现一则“剽窃”史实。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曾注释《庄子》,名《庄子隐解》。然“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竞,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  相似文献   

15.
报界前辈曾提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方针。在目前音像视听媒体挤压阅读园地、以及报刊族本身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一方针值得我们报人思考。报纸怎样方能成为大众的精神食粮,使人人都爱读呢?这里面大有学问。笔者不揣冒昧,想在自己的残垣里拾几块土坯,抛砖引玉。 一、从剪报说起 笔者喜爱剪报,每每在大量的报刊中能剪到几篇好文章或漂亮的新闻作品,不亚于在沧海中拾得几粒明珠。然而,遗憾的是,剪报并不能常有收获,有时在一大堆报刊中,剪不到几篇好文章或有独特视觉的新闻作品。 一些文章要么是放不下架子的铁面教训,要么是被炒糊了的泡沫新闻;有的则包装耀眼,似曾相识。这注定某些报纸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是过眼云烟,有些好的新闻作品却有长期保存价值。我认为从保存价值的基点出发去写文章,往往会产生独有的视点,再加上刻意推敲提炼,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样的文章使读者不仅得到新的信息,而且增加了对客观事物的深度认识。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26日,《解放军报》在二版刊登了《172名高校学子为革命烈士寻亲》一稿,受到读者好评。这篇出自两名士官报道员之手的自发来稿,所写的事件本身颇具新闻性,但起初因其切入点不佳,没有反映出新闻点。我从稿件中发现了潜在的新闻价值,多次主动和通讯员联系,指导他们如何寻找最新由头,从那里切入,对来稿进行“精加工”和“深开采”,终于产生了一篇好稿件。  相似文献   

17.
一家报纸在一篇题为《要“算”才能“了”》的文章中写道:“因此,应该提倡积极的、名符其实的‘算了’……”;一份漫画报纸在题为《佳句分析》一文中用了“竞竞业业”;一张晚报在题为《杨振宁关于做学问的三点建议》一文中说:“……第三点建议是,不要怕不按步就班的学习方法……”;一本电影杂志在一篇题为《让女豪杰们收鞭下马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作家莱斯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文学体现着一种不寻常的希望。”我理解,作家所说的“不寻常”,是企盼趋于完美的理想性。这里对此不做细究的探讨,仅借用作家的这句话,对少儿读物的编辑出版产生一些联想。作为编辑出版少儿读物的一名编辑,经十余年的编辑工作,认识到:要想使编辑出版的少儿读物体现“不寻常的希望”,那就必须有相应的不寻常的运作,所谓“不寻常”,也即有别于其他、与众不同,具体感受是:不寻常的目标追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每个搞出版工作的人都必须牢记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今日快讯”、“金三角快讯”、“今日新闻”、“刚刚收到的消息”等栏目在各报相继问世,人们称这些栏目的稿件为“新闻快餐”,“吃”起来特“香”。近年来,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顺手牵“羊”地为“新闻快餐”加“菜”,或许是迎合了快讯编辑的“胃口”吧,一年多时间,竟先后被《南通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及省、市电台采用快讯稿件40篇。为“新闻快餐”加的“菜”从哪里来?根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12,《哈尔滨日报》社会时空版中有一篇题为《见钱眼开报假案,姐妹沉瀣同犯法》的文章。乍看这个题目没什么问题,但细一品味就会发现,作者为了题目的工整,而把“沆瀣一气”这个成语中“沆瀣”一词拿出来单用,结果造成了错误。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中记载:唐朝有一考生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因与崔瀣同宗而故意取中他。故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来“沆瀣一气”便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而“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