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立了我国在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了教与学的改革:“教”更强调师生互动式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主体意识;“学”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建立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我产生了一系列想法,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中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  相似文献   

4.
5.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厚实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引入信息活水;教出课文的“个性”;品出课文的“趣味”;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葛新 《现代语文》2005,(4):65-67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个时代要求公民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教学应该适应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造就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语文课程在理念、目标、教材、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今天的语文学习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体现着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精神,对话教学为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语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是我们也发现:由于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存在着种种形而上学的、似是而非的理解,致使语教学对话中产生了一些误区。笔认为以下三个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一部《红楼梦》,从古说到今。尽管如此,还有一个没被人说到过的话题,那就是《红楼梦》中频繁如梭的语文活动描写,其中直接正面表现各种语文训练的活动就有二十多回次,这些内容占了曹雪芹所写的八十回中的四分之一篇幅之多。其形式有赛诗填词、对子楹联、门额题匾、骈文偶句、戏文赏析、诗眼研讨、谶语偈子、护身符、灯谜、射覆、酒令等等,真是花样百出,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我不想在重大的问题上进行过多的探讨,在这里我想就语文教学的“边角”问题谈一些看法。这些“边角”问题可能是许多教师和研究者看不上眼的内容。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办法进行归类,所以分条陈述。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对话教学为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是我们也发现:由于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存在着种种形而上学的、似是而非的理解,致使语文教学对话中产生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1.
追求语文教学的“高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正的教学是智慧的启迪.是文化的滋养.是人格的昭示。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有“高度”.要追求“高度”。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学习偏科,语文好的数学一塌糊涂,数学好的语文又不尽人意.有些专家解释说这是"能量守恒",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专注于某一项学习之后,其他方面当然就会有所松懈.事实上这种说法也承认了一点,那就是兴趣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广泛的兴趣又将会获得最大的成功和全面发展.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教育的根本手段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课堂教学设计与构思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下面谈谈新课程教学中把趣味性融入课堂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语文教学存在的不正常现象,依据新课标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真诚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教师做到真诚教学的条件,希望引起广大教师同仁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新课程从2004年下学期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从2005年下学期起,也在全国16个省市内组织实验;到2007年,全国中小学全部实施新课程教学。新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何跟上这一历史的潮流?在多年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语文新课程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优化语文教学,而优化语文教学的重点又在于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笔者认为,优化过程可分三步走:  相似文献   

15.
例说新课程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师专业需求的重点一般经历了两个阶段。新课程实施前,他们最需要的是接受三位一体的培训。即通过通识培训,逐步转变教育观念;通过课程标准培训,正确定位新的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新的内容标准;通过新教材培训,准确把握新的学科课程体系的特点。新课程实施初期。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通过集体备课,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当教师已度过课改初的“不适应期”,课程改革需要向纵深推进而教学中新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也即一般所说的新课程实验的“高原期”,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开始,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中除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内容以外,又多了一项重要的内容,这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秋季,作为偏远山区的通化小城的所有初中学校全面启动新课程,开始漫长、艰辛而又充满希望、充满挑战的课改之路。作为教研部门,近三年,我们开展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中,作为语文教学,如何应时而变,推陈出新,与新课程同步,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并认真探索的问题。我以为,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亟侍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获得充分发展。这一理念有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所谓发展,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  相似文献   

19.
反思了传统语课程导致教学个性丧失的三大表征,即预设的非生成性设计、理性的非体悟性阐释、闭琐的非开放性评价;分析了语课程的新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对话生成和个性多元的课程观;课程观的更新必然引发教学观的更新,确认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从预设封闭走向生成整合、从静态解析走向动态感悟、从统一求同走向多元创新,由此呼唤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研人员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努力实践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转变,但由于否定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同时,未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在实践中借鉴或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得当前的语文教学较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本人就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