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吗?生:会唱。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生:好。(生齐唱《小雨沙沙》)。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今天,《小雨沙沙》这首歌里  相似文献   

2.
【活动准备】 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少年版。 教师:1.三国知识卡。(作为对学生的奖励) 2.M TV 三国演义》主题曲 《(配有电视画面)。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这学期,在同学们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选择了《三国演义》作为专题阅读的内容。同学们阅读的速度很快,兴致也很高。今天,让我们一起伴随着《三国演义》主题曲走进“三国城”。(播放M TV 《三国演义》主题曲) 二、走进“三国城” 1.进三国城门, 讲三国故事。 (课件出示:城门画面) 师:来到“三国城”门口,只见城门紧锁,门上有一张告示:讲一个三国故事,方可…  相似文献   

3.
教学纪实作课教师 :于海莹 (沙河口区民权小学艺术课教师 )播放《春姑娘来了》音乐 :学生进教室师 :小朋友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 ,有哪四个季节 ?生 :春、夏、秋、冬。师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 ,你喜欢哪个季节 ?生 :喜欢春天 !师 :老师和同学到公园去找了春天 ,你看到春天是什么样 ?生 :桃花开了 ,迎春花开了 ,小草绿了……。师 :听 ,谁在说话 ?(音乐《小雨沙沙》)生 :种子在说话。师 :种子在说什么 ?生 :我要出土 ,我要长大。师 :如果你是小雨 ,怎样表现小雨真甜 ?如果你是小苗 ,怎样表现小苗发芽 ?生 :(学生表演 )师 :听、唱歌曲《小雨沙沙…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一个师父三个徒弟》)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唱一唱。(生跟唱)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中还有一些数呢?分别是多少呀?生: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生: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师: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我想我们学习也是这样呀!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困难,我们只有学会各种本领,努力克服困难,将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分析:课前交流时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学生在不经意间进入了自己熟悉、喜欢的情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更…  相似文献   

5.
(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册.)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一个师父三个徒弟》.)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唱一唱.  相似文献   

6.
<正>[课前准备]播放歌手霍尊演唱的《卷珠帘》。[导入新课]师:这首《卷珠帘》摘得"年度好歌曲"桂冠。下面,请大家欣赏另一版本的《卷珠帘》。(播放雾霾版《卷珠帘》视频前半段)师:这段视频主要反映什么问题困扰着我们的生活?生:雾霾,属于环境问题。(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雾霾版《卷珠帘》的画面、歌词诙谐风趣,在导入环节创设幽默情境,能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引导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7.
<正>[课前准备]播放歌手霍尊演唱的《卷珠帘》。[导入新课]师:这首《卷珠帘》摘得"年度好歌曲"桂冠。下面,请大家欣赏另一版本的《卷珠帘》。(播放雾霾版《卷珠帘》视频前半段)师:这段视频主要反映什么问题困扰着我们的生活?生:雾霾,属于环境问题。(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雾霾版《卷珠帘》的画面、歌词诙谐风趣,在导入环节创设幽默情境,能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引导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8.
这是山东省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一位音乐教师上的《大雨和小雨》一课。学习歌曲之前,教师先播放来自城市、森林、乡村中的各种声音,并让同学们进行分辨、模仿。然后让学生们回忆: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老师,我昨天听到下小雨的声音是——沙沙沙。”“老师,我从电视里听到下大雨的声音是———哗哗哗。”……教师接着问:“谁能用大小不同的声音来区分大雨和小雨呢?”学生一个个站起来模仿自己听到的雨声。在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并稍加指导后,孩子们不但能完整地演唱出这首歌,而且基本完成了本课学习的难点———雨声的强弱之分。教师…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十三课. [导入设计]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会唱的就跟着唱,不会唱的就跟着哼.(师播放〈好汉歌〉的录音)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过程1.周期表中的元素活动1:播放视频《化学元素歌(英文版)》,请同学们根据歌曲所表述的内容,为这首歌起个简单、贴切的中文名字。[学生]元素之歌、周期表之歌等。设计意图:通过为英文歌曲命名切入元素主题。活动2:这首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Tom教授根据元素周期表创作并演唱的,歌词包含了目前元素周期表中的绝大多数元素,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后附录的元素周期表,在表中你能获得哪些关于元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课前播放《捉泥鳅》歌曲,请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一、游戏导入,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了解摩擦力 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13.
徐鑫 《中小学电教》2011,(10):50-52
问题呈现(案例一)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出示祖国版图,教师告诉学生西沙群岛的位置。师:(播放西沙群岛的录像)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生:我知道这是西沙群岛(这个答案其实读了课题就已经知道了)。  相似文献   

14.
师:(播放《长征》主题歌)熟悉这段历史吗?(长征。)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的毛泽东写的一首描写长征的诗,还记得吗?生:《七律·长征》。师: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赞扬了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我们一齐来背诵一下,行吗?(师生齐背诵。)【重视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师:同学们背诵得真有感情,看着这画面,听着这诗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激动人心的峥嵘岁月。毛主席用诗词记录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一段辉煌而壮丽的历史。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长征时期毛泽东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2~83页.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播放视频动画片《西游记》及主题曲)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一起唱一唱(.学生跟唱)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中还有数字呢?是多少呀?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生2: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师: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我想我们学习同样也是这样呀!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就要学好本领,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评析《:西游记》是儿童喜爱的神话故事,孙悟空、唐僧等形象是小朋友熟悉的人物.课前交流…  相似文献   

16.
师:老师给你们唱一首歌,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以及其中的故事。(师深情地演唱《丁香花》) 生(甲):这首歌叫《丁香花》,讴歌的是一位乡村女教师。她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积劳成疾。她死后,她的学生在她的坟前唱的就是这首歌,并在坟上盖满了丁香花。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好!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课件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响起……学生情不自禁地跟随唱起来)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部动画片的名字?生(争先恐后地):《西游记》。师:对!《西游记》中有一座美丽的山,你知道吗?生(纷纷答):花果山。师:对。想一想,在花果山上会有什么呢?生:小猴子、桃子……(课件出示信息窗1画面,学生表现出惊叹的样子。)师:啊,花果山真美呀!小明和几位同学去花果山游玩,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花果山看一看。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评:教师根据小…  相似文献   

18.
田艳 《贵州教育》2009,(21):33-34
学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导入]:1.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创设情景,激发爱国主义教育)。 师:你听过这首歌吗?是在什么场合下演奏和播放这首歌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6组导课片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师:同学们听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什么歌?(师播放儿歌《数鸭子》,生听)师: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懂得跳的同学也来跳一跳。(师生齐唱齐演)师:这首歌是?(生答《数鸭子》)师:在这群小鸭子中,有一只可爱的小鸭子,一天到外婆家做客,在回家的路上,小鸭子忽然听到,不远处有喊救命的声音,小鸭子飞快地跑过去。一看,呀,不好,有一只小鸡掉进河里,于是,小鸭子马上跳进河里救起小鸡。然后,背着小鸡走了好多好多的路,才把小鸡送回家,鸡妈妈非常感激小鸭子。…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设计二、课堂实录(播放《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可能会发问:“石头怎么会唱歌?”“它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张锋的《化石吟》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首诗。(板书课题。)师:吟:是古代诗歌的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什么是化石呢?你能给化石下个定义吗?(学生举手。)生1:动、植物死后,深埋在地下,地壳变迁,逐渐地形成了化石。生2:我查过资料,化石是经过自然作用,保持在岩石中的古代遗体或遗物。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知识非常丰富。现在我们来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猛犸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