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教学《我们也要当红军》时,在简略地介绍插图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之后,立即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进行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把图意和文意有机地结合起来. 观察图意.在教这个重点段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孩子的穿着,从外表来判断这是两个怎样的孩子.课堂上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他们穿的衣服、裤子上尽是补丁.脚上穿的是草鞋.”有的说:“他们的衣袖和裤腿都破得只剩半截了,左边小孩背着破草帽和小包袱,右边的小孩也背着小包袱和一双布鞋.”还有的说:“他们穿的衣服破烂不堪,说明他们贫苦.他们背的小包袱也说明了他们贫苦,因为除了穿在身上的衣服,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带  相似文献   

2.
我飞过学校,看见小朋友们那开心的笑脸.他们有地穿着雨衣,有的打着雨伞,还有的只穿了一件毛衣就跑出来玩水了.  相似文献   

3.
一次,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听课,课堂上,执教的小苏老师向幼儿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桃花是什么颜色?”小朋友们一听,纷纷把手举起来。有的说:“桃花是粉红色的。”有的说:“桃花是深红色的,比老师身上穿的滑雪衫的颜色还要红。”小苏老师很高兴,一一表扬了他们。这时,有一个叫宋明的小明友站起来说:“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小苏老师听了,不由得—愣。显然,她对桃花究竟有没有白色的,不大清楚。我暗暗地为她捏—把汗。只见小苏老师微笑着,亲切地问那位小明友:“你怎么知道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那位小朋友说“我是听爸爸说的。”小苏老师点点头,示意他坐下。接着,她对小朋友们说:“老师只见过淡红色和深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桃花还没见过。那么,究竟有没有白色的桃花呢?老师下课  相似文献   

4.
现在小班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生活上一切由家长包办,无自理能力,有的吃饭要喂要哄,甚至要大人扶着上厕所;有的上幼儿园要背要抱;午睡时家长帮着脱衣,家长临走还要关照:“我的孩子小,在家都是我们帮着穿,起床时请老师帮他穿穿。”或者“我的孩子身体弱,穿得慢了会着凉,孩子起床时我来帮他穿”  相似文献   

5.
田雨 《四川教育》2005,(4):47-47
今天教学声母p与a、o、i、u的四声拼读。上课伊始,我拿张卡片说:“我是声母p。”一位小朋友说:“我是韵母a。”我拿着卡片去找他,说:“我们做个好朋友。”然后让小朋友来拼读。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进入操练阶段时,我发现小朋友们已经失去了兴趣,在别人读拼音的同时,有的开始转头,有的摸起了具盒。我灵机一动,提高嗓门说:“今天是教师节,谁愿意上来当小老师?”  相似文献   

6.
找优点     
一次,我试图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评比“小红花”,小朋友们对此反响强烈。有的说“××往小朋友身上吐口水”,有的说“××刚刚欺侮了小班小朋友”,有的说“××昨天扔饭菜”……孩子们说起别人的缺点来不遮不掩,头头是道,有的甚至一口气说出10多位小朋友的不足来。眼瞅着“评比”就要变成“揭短”了,我赶紧启发他们:“哪些小朋友最近有进步,请小朋友们也来说说!”想不到班上顿时鸦雀无声。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说,可他  相似文献   

7.
“小松鼠也冷呀”文/张春波冬天到了,我们班几个老师一阵忙乎,在教室的墙壁上建起了一座名叫『快乐的冬天』的小乐园。上课时我给小朋友们介绍说:『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冷了,我们都穿上了毛衣、棉衣,戴上帽子,围上围巾。那些小动物们怎么办呢。.我们也给他们...  相似文献   

8.
徐彩云 《新疆教育》2012,(16):244-244
设计意图: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得到周围大人们的尊重和认同。不仅如此,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匣慢的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常常会因为“不合心意”而不高兴,有的小朋友的表现是闷闷不乐,而有些小朋友们会歇斯底里的发脾气。为了帮小朋友们识别发脾气的种种表现形式,并且使他们知道任性生气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9.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裤,每天起床穿衣的环节成了教师最忙碌、紧张的时刻,说它像“打仗”一点也不过分。起床时两位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平均要穿3~4件毛衣,再加上毛裤和外面的棉衣,几十个孩子加起来有上百件之多。孩子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冬天手脚不灵活,穿衣速度特别慢,教师的工作量很大,有时难免忙中出错。比如,有的只穿了一只袖子,外面的衣服就罩了上去;有的只穿了一条裤腿,另一条缩在外面的裤子里。孩子年龄小穿得多,有时感觉不出来,教师检查时一般只看表面是否整齐,也很难察觉,这些情况往往要…  相似文献   

10.
寒流面前     
寒流来了,漫天大雪飞舞,气温骤然降低。早上上学前,小兔爸爸让小兔多穿一件厚毛衣,小兔一看小朋友们都没穿,他怕小朋友们议论,把毛衣又放回了衣橱。小山羊刚出门,寒气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喷嚏:“好冷!”他真想穿上妈妈递过来的花棉袄,可看到小兔他们都没穿棉衣,为显示自己勇敢,也放弃了这一打算。一阵寒风吹来,小牛犊冻得直打哆嗦,可他看到小兔、小山羊他们都没穿棉衣时,他也把奶奶昨天晚上为他准备好的棉衣脱了,自己安慰自己说:千万不能穿,否则,小会笑我的!”这些衣着单薄的小朋友冒着严寒去上学,结果全冻感冒家这才…  相似文献   

11.
小朋友喜爱的美术课开始了,一盒盒崭新的彩色水笔摆在每个小朋友面前。我用生动的语言将幼儿带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在一所漂亮的小房里,住着12个不同颜色的小娃娃。他们有的穿红衣,有的穿绿衣,有的穿黄衣……他们友好相处,从不分离。这小房虽然很漂亮,却不结实,一不小心就会弄破。房子坏了挡不住风雨,12个娃娃就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小朋友们,秋高气爽的日子,让我们去看飞机。哦!关于飞机,你们的心里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飞机穿的都是白衣服和绿衣服,为什么不穿花衣服?”“他们是男的”“不对,它们肚子胖胖的,好像要生宝宝的妈妈”。(贝贝和萍萍:4岁)“飞机身上有很多数字。”“那是它家的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13.
现在小班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生活上一切由家长包办,无自理能力,有的吃饭要喂要哄,甚至要大人扶着上厕所;有的上幼儿园要背要抱;午睡时家长帮着脱衣,家长临走还要关照:“我的孩子小,在家都是我们帮着穿,起床时请老师帮他穿穿。”或者“我的孩子身体弱,穿得慢了会着凉,孩子起床时我来帮他穿”等等。我们分析研究了这些情况,对照《纲要》的要求,制订了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棵小小蒲公英,生长在清清的小河旁,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在春风中开出金黄的小花。小朋友们可喜欢我啦!他们每天放学路过我身边时,总要停下脚步轻声地夸我几句。有的小朋友把我比成金色的小伞,也有小朋友把我比成金灿灿的太阳。每当这时,我的脸儿就笑得更灿烂了,总是要随着微风向小朋友们不住地点头问好。那么多小朋友围着我,谁也舍不得采下我,我真是打心底里感激小朋友们。过了几天,我变成了毛茸茸的小花,小朋友们更加喜欢我啦,站在我的身边久久不肯离去,还惊奇地问我:“蒲公英,你怎么又变成了小小降落伞?”我笑着还没来得及回答,一阵风…  相似文献   

15.
百花园     
语文教学与手工制作在进行《小桔灯》一课的教学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按课文的提示制作小桔灯。第二天上课,我对制作精巧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制作不理想的学生帮助分析原因。有的小桔灯用棍挑时向一边偏坠,说明读课文时忽视了“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中的“相对”一词,或是穿桔灯麻线长短不一;有的小桔灯,点燃后却烧着了麻绳,说明忽视了“短短的蜡头”中的“短短”;有的小桔灯不够亮,说明忽视了桔碗是桔子“一大半”。由此,学生总结出:读课文不细,做小桔灯不认真,这样做出的小桔灯是不能“照你上山的”。然后,我又…  相似文献   

16.
送玩具回家     
午间接待时,小朋友们把玩具角的玩具抱出来玩。不一会儿,教室里便成了玩具的天下,到处都是玩具,小朋友们开心地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要做午操了,我忙摇铃鼓让小朋友们收玩具。可是小朋友们一下子没了兴致,有的懒懒散散坐在位子上,有的和别的小朋友闲聊,有的象征性在地上捡了几个,而且面对散落在桌子和凳子下的玩具视而不见。怎样才能调动小朋友自己收玩具的热情呢?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幼儿园里,你可以看到小朋友们在从事各种“科学活动”:有的在园地上精心照顾着自己种植的向日葵、玉米;有的在自然角饲养着蝌蚪、蚕、乌龟;有的聚精会神地在用三棱镜观看阳光中的七色光;有的用绘画方式记下了天气日记或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你询问他们时,他们还会煞有介事地向你介绍为什么要植树、为什么要保护鸟类等简单的科学道理。这  相似文献   

18.
当你看到一个孩子正独自在屋里兴致勃勃地来回奔跑,却向你解释说他正在和小朋友们玩开飞机的游戏;当孩子们不停地要求我们“吃”他们做的“饭”;当他们拎着篮子、提着包,要去“买菜”、“上班”;当他们递上一张折叠的包装纸,说是给你“送鲜花来了”……你千万别太惊讶,因为玩这种假扮游戏,在2~6岁的儿童中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最初的假扮游戏需要较多的道具,有较多的动作相伴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假扮游戏更多地以孩子头脑中的想像为主,有时只需要简单的道具甚至完全只借助语言来进行。假扮游戏是儿童发展其心理能力的重…  相似文献   

19.
幼儿第一次学写数字“1”时总爱把字写在格子的线上,有的把几个“1”字挤在一个格子里。我就想了个办法,在地上画了一排排与孩子人数相等的正方形格子。要他们当小青蛙,一个个做蛙跳  相似文献   

20.
张华 《早期教育》2003,(5):19-19
分组游戏时,王彦“蚂蚁,蚂蚁”的惊叫声引来了小朋友们的围观,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它会咬人,打死它!”“我妈妈说蚂蚁是益虫,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