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矫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儿童行为的改变上,行为矫正的作用更为显著。分别从建立希望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这两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以改变儿童的行为,从而使儿童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行为矫正技术自二十世纪产生以来,就成为能够成功处理人类问题方法中的发展迅速者。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大量的研究将行为矫正技术运用到儿童的行为塑造中。本文主要介绍了行为及行为矫正技术的含叉,并对多动症儿童的特征及成因作了阐述,最后介绍了行为矫正技术在多动症儿童身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个学期以来对儿童行为管理/矫正的学习.对这个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一个较为基本的了解,并从老师讲授的许多案例当中获得了很多启示,认识到行为矫正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也对行为管理的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这次对儿童家长的访谈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4.
智障儿童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原因,因而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也相对较多。矫正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培养其良好行为,这是特校教师所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以重度智障儿童乐乐的问题行为矫正为案例,运用行为矫正技术依次进行了简单的案例介绍,描述了主要的问题行为,确定了终点行为,分析了他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灵活多样,具体可行的干预措施,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做了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以期就行为矫正原理在改变智障儿童的认知态度,矫正他们问题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行为改变技术属于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和矫正的心理学领域,又称行为矫正或行为治疗。有些特殊儿童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不改变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有时还会影响班集体的学习和活动。  相似文献   

6.
行为消失是儿童行为矫正中的原理与方法之一,行为消失的成功运用可以减少或终止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行为。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探讨行为消失在儿童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行为消失是儿童行为矫正中的原理与方法之一,行为消失的成功运用可以减少或终止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行为。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探讨行为消失在儿童教育中的具体遥用。  相似文献   

8.
卢沉 《现代教学》2009,(11):14-14
行为矫正是指通过改变儿童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纠正由于其认知上的障碍所导致的不适应的行为。根据认知行为矫正原理,在干预过程中,儿童应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反思是指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思考,总结和调节的过程,是主体对自身行为和认知的自我监控。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练习中反复出现的错误时,究竟以怎样的教学方式解决更有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9.
拒食行为是问题行为中饮食性障碍的一种 ,它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了保证孩子的正常生长、探究改变拒食行为的有效策略 ,本研究采用了行为矫正的方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研究发现 ,对儿童拒食行为的改变 ,运用塑造、正强化的方法比惩罚效果好 ,实验前设计的正强化物在实验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例有攻击性行为的重度智障儿童,本文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该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和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运用行为矫正法尤其是正向行为支持法,辅以家庭疗法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最终取得明显改善问题行为的效果.本个案能为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和训练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未来行为矫正技术在重度智障儿童中的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行为矫正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广泛地应用,能够有效纠正智障儿童的多种行为。本文将就行为矫正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重点通过案例介绍其应用方法,希望能够提供给同行作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一例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矫正案例研究.咨询师从儿童的行为原因以及心理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并实施干预措施.经过一个学期的持续辅导,取得显著效果,为多动症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儿童行为退缩是指当他们无论是面对陌生还是熟悉的环境时,都表现出孤独、畏惧、害怕等行为问题.行为退缩的成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儿童的气质类型、能力水平及儿童的性格特征;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师生关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起作用.行为退缩的预防措施主要有:自信心、独立能力的培养;治疗措施主要有:行为矫正和环境改变.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中的问题行为,即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1]幼教工作者面临着如何矫正问题行为并培养我们所期望的行为这一重大任务。 一、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行为矫正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知行为矫正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早期的行为矫正主要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这两种  相似文献   

15.
徐捷 《教育导刊》2010,(3):26-28
塑造是儿童行为矫正的一项重要方法.文章借助实例从期望行为与问题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了行为塑造的使用机制,提出了期望行为塑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系统、客观处理人类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特教领域。结合视障儿童学前教育特点 ,将链锁法、消退法、正强化以及相互抑制等若干行为矫正原理应用于生活技能训练、语言教学以及其他行为和情绪问题矫正中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魏志坤  郑如璐 《教育教学论坛》2012,(S5):196-197,143
行为矫正技术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传统方法,是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行为、指导建立各种促进健康行为的系列技术。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对孩子思想的成长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有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而基于行为强化与惩罚原理的行为矫正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消除孩子不良行为的工具,更可以促使良好行为的建立与培养,从而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聋、盲校儿童异常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为矫正技术在今天已深入到各个领域 ,但在我国的聋、盲校却很少有人运用它来解决儿童的行为问题 ,是否聋、盲儿童就没有行为问题 ?本研究对此作了深入的调查 ,发现聋、盲校儿童存在多种异常行为且表现频率较高 ;同时两者所表现的异常行为又有较大的差异。因此 ,应培养聋盲校的老师应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矫正这些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19.
通过行为矫正理论中的行为塑造法和普雷马克原理对依赖型、敷衍型、磨蹭型的作业不良儿童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行为塑造是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而最终做出这个目标行为的差别强化过程。普雷马克原理是让高频出现的行为(喜欢做的行为)作为低频出现的行为(不喜欢做的行为)的结果,这样来提高低频出现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会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外显行为过度、情绪冲动等一组症候群。冲动行为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打断别人说话、适应能力差、缺乏自我克制能力、行为无目的等。通过个案来矫正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的有效方法,运用家庭治疗、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治疗以及转移注意法等心理学方法来矫正其冲动行为颇有成效。在研究中也体会反思到了对于多动症儿童的矫正要注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