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贵州以影像库建设为对象的体育非遗保护实践研究,梳理了体育非遗不同运动形式生存空间现实状况下影像资源整合与影像库建设的有关问题,并以此提出了贵州省体育非遗影像库管理推进及实现路径。贵州体育非遗保护的具体实践,为其体育非遗影像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贵州体育非遗影像资源整合与设计理念的确认、非遗影像库设计基本步骤以及影像采集和编目建档步骤的完善,尤其是体育非遗素材加工存储与影像库运行的解读,对整个西南地区体育非遗影像库建设的实施有着较大的推进意义,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体育非遗影像库完善与发展实施路径,体现了贵州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为杭州传统体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杭州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认为政府的政策导向是非遗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充分利用传媒工具进行宣传是非遗体育项目发展必不可缺的手段,与社会互动、与地方产业结合是非遗体育项目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牛腾腾 《收藏》2023,(2):151-154
<正>绪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实践的历史见证。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传统记忆带来冲击,很多年轻人出现文化归属感弱的现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借助系列成功经验,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非遗的传承保护与推广工作,成了安阳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新考验。  相似文献   

4.
非遗传承保护的关键在何处?如何为非遗创新更好地赋能?2019年12月12日上午,“论非遗辉煌成就展非遗美好未来一一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200余位来自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以及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为非遗发展建言献策,成为这个岁末非遗领域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5.
高职校建立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是非遗技艺传承与非遗文化弘扬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以苏扇为例在高职校中的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运作的各个方面做出一定实践探索,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操作层面上作出实证研究,为同类工作室的建设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社区参与传统武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实践与路径。传统武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困境:社会结构变迁造成保护场域衰微,西方文化冲击导致保护环境式微,传承主体认知落后导致存续受阻。以太极拳为例,探讨社区参与传统武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实践:政府主导作用下社区参与保护成为直接体现;社区参与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提出参与路径:在“国”中设计,明确武术非遗系统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理念;在“社”中传承,确立社区在武术非遗系统性保护中的核心地位;在“民”中发展,确保社区成员在武术非遗系统性保护中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武术教学融合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非遗”知识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学生不了解“非遗”保护的目的意义;传承范围窄,仅局限在武术系;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鲜有与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协会、俱乐部等学生团体;在传承过程中重技术传习,轻文化传承。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广州体院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生活,同时为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海霞 《武当》2023,(10):73-75
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促进黄氏南少林鸣鹤拳在教学中的挖掘和渗透,构建合理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显著改善文化传承的效果,使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实现高效化创新的目标。本文从非遗传承的视角,针对高职体育教学中黄氏南少林鸣鹤拳的有效融合渗透进行了探究分析,提出了合理化融合渗透黄氏南少林鸣鹤拳并促进其有效传承的建议,旨在能全面创新高职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近十年来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武术“非遗”保护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着重从“非遗”名录中的评审问题、技艺保护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武术非遗保护的建议,为传统武术“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分析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区域旅游的意义、瓶颈及其路径,认为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区域旅游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扩大区域乡村旅游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扩散效用。瓶颈体现在广西体育非遗市场化有待开发,应拓宽消费者的消费视野;提高相关部门对非遗文化完善保障力度,加大对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市场的融合力度。相应对策为:紧密结合当下广西节庆体育,推动区域体育非遗走向旅游产业化;创新体育非遗与旅游的营销方式,推广区域体育非遗文化旅游;加大对体育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高体育非遗传承人的业务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建湖杂技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江苏省杂技团始终坚持保护与传承同步运行,改革与创新同步推进,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传承体系,坚持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建湖特点的新作力作佳作,以人才培养、技艺传承、节目创新、品牌建设等举措实现建湖杂技有效保护传承与繁荣发展。一、努力打造科学实用的保护传承基地2015年,国家发改委将建湖杂技传承基地建设项目纳  相似文献   

12.
非遗与文创的结合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路径,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一种必然趋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常十八般武艺”,在传承与保护中,是否适用、如何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值得人们思考和研究。该文通过梳理非遗文创发展现状,并对“五常十八般武艺”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融合进行可行性分析,探寻融合的对策,以期为“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传承与保护路径提供新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职校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承载着,非遗项目课程引入高职校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是深挖本土文化、弘扬古老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单元化研究性课程有利于非遗在高职校的教学实践,推动非遗文化在本地高职校的传承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以非遗体育项目安塞腰鼓和红拳在陕西高校开展的成功经验为例,总结了陕西高校非遗体育进校园的状况,分析了陕西高校非遗体育进课堂困境的成因。构建基于实践性的大体育价值观是高校非遗体育传承与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还应重视非遗师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市“浦东绕龙灯”的历史渊源、发展特点、传承现状为逻辑起点,采取“非遗”视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分析,得出:政府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导力量;教育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基础;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社会企业的资助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苏州手工艺发达,非遗资源丰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众多非遗项目举步维艰,传承发扬创新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本地高职校在弘扬本土文化方面肩负历史责任,将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课程,对传承实践做出有利的尝试,提出了建传承基地、单元化课程、名师工作室、校本教材等多种模式,提升非遗影响力,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界关于体育非遗的研究,多是武术、养生气功、传统游戏竞技方面的,对传统舞蹈类体育非遗的关注不够,从模式视角审视传统舞蹈类体育非遗传承实践和传承问题的研究更是少有。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对摆手舞传承实践进行历时梳理和现时调查,提炼摆手舞的传承模式,分析传承模式变迁的表征及动因,从中归纳摆手舞的变迁机制,总结摆手舞的传承经验,审视摆手舞的传承问题,对整个传统舞蹈类体育非遗的未来传承提出建议。认为摆手舞传承实践中的9种传承样态可以提炼为民间主体主导传承、政府主导传承、社会组织主导传承3种传承模式,这些传承模式及其要素在相关文化生态因子的作用下处于永恒的变迁状态;各传承主导方对摆手舞的动态认同及传承模式的多样化是摆手舞传承至今的根本保证,摆手舞的传承问题正是由于各传承要素未能对文化生态因子的变化做出及时调适的结果,这要求摆手舞各传承要素不仅要适应文化生态变化,也要走向有机协同。未来,传统舞蹈类体育非遗应回归传承者的生产、生活之中,要融入全民健身之中,也要转向休闲娱乐;要明确传承主导方的权责;在传承中做到传承模式的多样性与保持体育非遗内涵的原真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剖析了荆州地方拳种窄门拳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窄门拳传承的路径进行研究。认为窄门拳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传承模式不够开放,发展缺乏动力,媒体宣传力度不够,套路创编应多样化等诸多问题。建议:编创窄门拳标准化竞赛套路进行赛事交流;政府加大外部支持力度;利用现代科技,做好窄门拳的信息化传承;培养优秀传承人;积极申请非遗,以期为其它拳种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价值,以西安理工大学安塞腰鼓进校园为例,分析通过学校途径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关键和难点。安塞腰鼓是陕北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艺术与实践价值。高校在非遗保护中具有重要责任,非遗传承者的培养是项目进校园的关键,传承方式和途径是难点。建议采取符合民族体育发展规律、符合项目本真的、民族化的学习与评价体系进行传承。  相似文献   

20.
2020年12月19日上午,来自全国的民族体育类教授、博士、红拳传人暨传统武术拳种传人150余人,汇集在西安市陕西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功能厅召开2020第四届中国红拳暨传统武术(非遗)保护高峰论坛。论坛主题围绕着"红拳暨传统武术‘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途径"进行了专题论文讲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