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山东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幼儿园每个孩子的胸前都挂上了一张红色的“身份证”,证上标有幼儿园名称、幼儿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详细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内容。据了解,给孩子佩戴“身份证”,好处很多:一是孩子一旦走失,凭着“身份证”就可以很快通知家长或直  相似文献   

2.
感悟一: 在一些学校门口,只要稍微留心,每天早上都会发现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忘记带“胸牌”或者校徽而和家长过不去,不是乱拉乱扯,就是又踢义闹……看着四周投来的异样目光,家长尴尬之余只好向家里打电话“求救”,自己还要一边无奈地哄着孩子一边焦急地等待。直到“胸牌”端端正正地戴在胸前,又气又怒的孩子才会慢慢平静下来,直到看着孩子,一脸委屈地走进校门,紧张半天的家长才能悻悻而去……旁观者忍不住提醒,怎么不向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求援”呢?以前碰到此等尴尬,许多人都是在这些地方得到帮助的,“装备崭新”又花钱不多……可当事的家长却只有摇头的份儿。  相似文献   

3.
小小路牌     
几年前,我作为学生家长到学校接孩子的时候,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路队,孩子们在一位胸前挂着班级路牌的同学的带领下走出校门,那确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望着那一位位“领头雁”,那自豪、那威风写在他们脸上,路边的家长投去赞赏的目光,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4.
多少家长窥探过孩子的心事?多少家长暗查过孩子的言行?多少家长偷看过孩子的日记?这样做的家长能正视孩子的双眼吗?要想让孩子心灵无垢,家长去信任自己的孩子吧!信任孩子的结果是什么?答案:孩子反而会更好地跟爸爸妈妈沟通,孩子的逆反心理会减少很多,家长将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相似文献   

5.
广西“家校通”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上不上学、什么时候离校回家……这些都是令许多家长头痛而又无奈的事情。广西“家校通”信息服务中心研制推出的“家校通”信息服务系统,为家长解除了这些烦恼。从这个学期开始,南宁市卫国小学的学生进出校门只须将胸前挂着的胸牌往校门口设置的感应式刷卡机一刷,学生家长的手机即可收到学生几时几分到校或离校的信息,让家长少操了很多心。“家校通”不只是做考勤、报平安。学校可以利用“家校通”发通知、布置家庭作业、报告学生的考试和作业成绩、及时向家长反应学生的心理、品行等,与家长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6.
心晴 《中华家教》2012,(2):28-29
孩子淘气,一个家长河东狮吼,甚至愚昧地痛下毒手.另一个家长则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在淘气中发挥聪明才智;孩子胆小害羞,一个家长心急火燎、强迫孩子多社交多应酬,另一个家长则接纳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孩子笨手笨脚,一个家长忍不住上前帮忙代劳.另一个家长则允许孩子犯错、平静地等待孩子自己摸索……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刚学走路的孩子摔跤,家长的普遍做法是"扶起来"。孩子不小心摔跤后,家长多半是急忙跑过去扶起孩子,为孩子拍掉身上的灰尘,并心疼地安慰孩子不要哭;有的家长扶起孩子后不再让孩子自己走,而是直接抱着孩子走;有的家长甚至以拍打地面出气的方式安慰孩子,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边哭边拍打着地面。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是"真理",所以,孩子有"病"需家长吃"药"。家长改变了孩子就能改变——这是"硬道理",所以,想要孩子变,家长自己先要改变。但是家长改变远比改变孩子难得多。家长希望孩子优秀,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原则、  相似文献   

9.
家长的革命     
崔宇 《中华家教》2011,(3):32-33
《家长的革命》内容简介: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当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将目光集中在孩子的身上,希望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拔高孩子的素质和觉悟时,家教专家崔宇独具慧眼,把目光投向了家长。因为事实证明,家长爱学习,则孩子爱学习;家长正直,则孩子爱正义;家长勤俭,则孩子朴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前不久的一天,我正在幼儿寝室值班。突然,一名幼儿家长扯住我的衣领把我拖到寝室门口,用手指着我的鼻子,恶狠狠地说我昨天打了他的孩子,并威胁说要打我。他不仅把我胸前的哨子抢走,还揌我的头,使我的发卡也掉在地上。接着他又把头发凌乱的我带到园长办公室,一再扬言要打我。更让人气愤的是,该家长及其家人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间对我恶意造谣中伤。一时谣言四起,我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经过调查认定:我根本没有打孩子,该家长的行为不仅侮辱了我的人格,而且干扰了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直到现在,该家长还没有向我道歉。现在,我整天精神恍惚,一闭上眼睛,上面所说的事情就像噩梦一样缠绕着我,挥之不去。我都害怕上班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广东刘 妮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教育》2013,(15):7
乔子芯:孩子高考模拟成绩不佳,家长不必过度焦虑国家注册执业咨询师、心理专家乔子芯指出:孩子经历高考,对他来说本身就是人生中的一个特别阶段。家长在孩子的非常时期,应该更多地与孩子沟通,疏导孩子的情绪,以确保孩子在备战高考时,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作为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高考。孩子的承受力远远不如家长,所以家长更应该起到"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前面几代家长,而且这一代家长也是最具自我批评精神的一代,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问题孩子的根本原因在家长"……所以,当幼儿园的孩子不肯上厕所,而拉在裤子里时,老师和专家常会让家长反思在教养孩子时是否有不当的行为;当孩子上了小学解决了在裤子里大小便的问题转而欺负班里同学时,周围人就会怀疑家长是不是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即便这样,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仍然没有成长为完美的家长。随着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齐然 《家长》2011,(7):32-33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孩子沟通,跟孩子说话时,孩子不是爱答不理,就是扭头就走。此时,家长往往认为孩子不好管了,翅膀硬了,不听家长话了。其实,问题出在家长身上,跟孩子说话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相似文献   

14.
打卡上学     
一天放学后,我刚一进家门,老妈就把手机拿给我看:"儿子,这是谁发的短信呀?"我一看:"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已于2013年4月16日16点43分在学校正常刷卡考勤."我立马晃了晃胸前的卡,得意地说:"老妈,你OUT啦!从今天起,跟大人打卡上班一样,我们也开始打卡上学了."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教育始于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当前的家庭教育问题颇多:有的家长言传身教负能量,孩子看在眼里;有些家长要么不管孩子,要么经常打骂孩子;有些家长貌似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可孩子的学习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家长听天由命,认为孩子不会读书就算再管也无济于事;也有部分家长觉得管不住孩子,孩子出现了种种问题;还有一些家长以孩子的名义忙着为孩子"赚钱",却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孩子也开始有逆反心理,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应该丰富家校沟通的方式,加强家校有效沟通合作,试着改变家长朋友的观念,努力让家校教育同步,共创家校教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制定良好的家规。家长要宽容而不纵容孩子。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家长要动之以情,管事有度。家长要多赏识少指责。家长教育孩子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家长教育孩子要激发情趣。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靠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更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诱导。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必须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使孩子成人成才。作为中职学校,应下大气力做好家长工作,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促进家校配合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具体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上学,家长“陪读”;孩子读书,家长坐在旁边当“顾问”;孩子写作业,家长坐在旁边当“参谋”;有的孩子学什么,家长也重新当起了小学生,同样也学什么;个别家长甚至还经常代替孩子做作业。这种现象反映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经意间就会走进误区。本文从一下三方面谈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别成了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推手。误区一,家长不能正视挫折,导致孩子怨天忧人;误区二,家长爱慕虚荣,导致孩子自私自利;误区三,家长的过于袒护,导致孩子失去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孩子少了,不好管了”,这是许多当了家长的委屈话。现在的孩子叛逆心理比较强,致使很多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比较僵,出现家长不满意,孩子不高兴的局面。为此,建议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