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疏导,而不是硬塞、蛮干;2.激励,而不是打击、抱怨;3.理解,而不是拒绝、自闭;4.夸奖,而不是挖苦、责怪;5.赏识亮点,而不是不屑一顾;6.激发向上,而不是当头一棒;7.引导学生,而不是改造学生;8.给予尊严,而不是当头棒喝;9.尊重意见,而不是禁锢言说;10.婉转批评,而不是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2.
拿错的雨伞     
正一天,甲、乙、丙、丁、戊5个人参加一个聚会。由于下雨,5个人各带了一把雨伞。聚会结束时,由于走得匆忙,大家到了家里以后才发现,自己拿的并不是自己的雨伞。现在已知:①甲拿走的伞不是乙的,也不是丁的;②乙拿走的伞不是丙的,也不是丁的;③丙拿走的伞不是乙的,也不是戊的;④丁拿走的伞不是丙的,也不是戊的;⑤戊拿走的伞不是甲的,也不是丁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改革中的七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难题 ,大都与当前农村改革中对一些重大政策制度的误解、曲解 ,或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理解、执行有关。其实 ,家庭承包制不是不要集体经济 ,农村工业化不是要“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结构调整不是要整齐划一 ,城镇化不是要行政建市 ,村民自治不是不要外人加入 ,发展农村经济不是不要环境保护 ,加强农村教育不是要乱收费。  相似文献   

4.
我们无法把“不是”一劳永逸地划入某种词类,相反,“不是”可以作名词、语气语和副词,“不是”是现代汉语否定词的另类。本文采用外部比较、内部观察及对“不是”的定性分析三个视角对“不是”进行多维度研究,分析了“不是”的三个语用否定特征,并从“不是”提供的预期信息和反预期信息进一步认识“不是”作为语用否定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教学风格不是点滴的优点,不是一时的应境之需,不是"作秀",不是模仿,需要教师以我为主、以扬长为主,虚心学习、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寻求进步,在教学中锤炼风格。  相似文献   

6.
《新读写》2011,(11):35-35
不是能去环游世界,不是能掌握所有神奇的PS方法,不是能成绩优异荣归故里,不是能穷开心大声笑。 而是能真正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颜色的气息     
白色不是雪的白色,不是霜的白色,也不是浪的白色,更不是云的白色。不是被涂上的白色,不是没有被涂上的白色,也不是被漂白的白色,更不是空白的白色。不是耀眼的白色,不是纯洁的白色,也不是开始的白色,更不是结束的白色。而真正的白色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颜色的气息     
不是雪的白色,不是霜的白色,也不是浪的白色,更不是云的白色。不是被涂上的白色,不是没有被涂上的白色,也不是被漂白的白色,更不是空白的白色。不是耀眼的白色,不是纯洁的白色,也不是开始的白色,更不是结束的白色。而真正的白色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下文件,发指示,常常包含有要怎样、应当怎样、必须怎样一类的语句。指示、指令确实是需要使用很明确、很肯定的语言,有时甚至需要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然而,在教育中不是这样的。教育中,不是指示,而是指导;不是指令,而是训导;不是发号令,而是规劝开导。  相似文献   

10.
全德 《教育探索》2004,(6):38-40
开放教育不是大众教育,也不等于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开放教育不是现代教育实践的产物,不是教学活动形式,不是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总和,也不是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要界定开放教育概念,必须从开放教育概念的外延研究开始。开放教育是一种不受限制或少受限制的又多又快地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是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元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和"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等为核心内容作出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雷锋精神不是短暂的而是永恒的精神、不是固化的而是流变的精神;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精神、不是个人的而是阶级的精神;不是形上的而是实践的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她不是手握权柄的国王,也不是富可敌国的总裁;她不是貌若天仙的演员,也不是万人痴迷的球星;她不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也不是聪明绝顶的天才。她只是一位满面皱纹的、瘦弱文静的修女。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是”。学生行为上的“不是”都是有原因的,教师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准确分析学生的“不是”之“是”,才能转变学生的“不是”,抑或容忍、接纳学生的“不是”。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关于“动物不是物”的规定,是指动物既不是物,也不是人,动物就是动物。这一规定是民法(特别是大陆法系的民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变革,它宣布了当代民法的一种新理念,是对传统民法理论中“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的突破。“主、客二分法”在法学中的经典表现是,世界仅由人与物组成,不是人就是物,不是物就是人,人永远是主体,物永远是客体。这种“主、客二分法”有许多弊病。环境资源法学主张“主、客一体化”,“动物不是民法中的物,也不是民法中的人”的观点一直是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动物既区别于人又区别于物,法律可以确认动物享有权利,但动物权利不是人权,享有权利的动物也不是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西藏工作的决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解放西藏是毛泽东民族思想在西藏的实践,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典范。毛泽东以不凡的气度和才智,采取和平而不是流血、帮助而不是掠夺、扶植而不是奴役、平等相待而不是压迫剥削、慎重稳进的方针,完美地和平解放了西藏,使西藏从此走上了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6.
简约总与主题明确、线条简洁流畅相随,简约拒绝繁复、杂乱。正如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所说:简约不是简单,它是课堂感受;简约不是随意,它是精湛设计;简约不是低能,它是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7.
“A也不是,B也不是”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用句式,该句式的前后两项形式上对称,A、B的语义通常相反或相对。对举反义聚合的两个极端项,概括该范畴所有可能的行为或状态,通过“不是”否定了极端项,从而达到全量否定的效应。经历时考察发现,“A也不是,B也不是”最早出现于宋代,元明时期产生了“A又不是,B又不是”和“A不是,B不是”两种变体,进入明清句式逐渐稳定,句式义也日益凝固,体现话语主体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对民主观念的理解我们要走出以下五大误区:民主不是“为民求主”、“为民作主”,而是人民作主;民主不是多数压制少数,而是多数尊重和保护少数;民主不是否定个人,而是弘扬个人;民主不是只讲权利,而是也讲义务,民主不是追求最优的求全机制,而是保证满意的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19.
儿童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儿童,而不是相反。因此,从人的视角看儿童,是认识、理解儿童的前提之一。作为人的儿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完整的,而不是割裂的;是生成的,而不是预定的。如此看来,儿童教育就是基于具体、完整、生成之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儿童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儿童,而不是相反。因此,从人的视角看儿童,是认识、理解儿童的前提之一。作为人的儿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完整的,而不是割裂的;是生成的,而不是预定的。如此看来,儿童教育就是基于具体、完整、生成之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