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以榕树为线索,按“物——事——情”的顺序组织材料,并运用了一些过渡性的语句,把各部分“焊接”得严严实实。如用“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眼前的景物过渡到对故乡的怀念;用“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过渡到写小溪、石碑、石狮  相似文献   

2.
这篇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三个教学目标(体会“故乡”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家园之思;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来设计。通过故乡与异乡物质环境的对比,以及作者在故乡与在异乡的心情对比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理解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故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不少同学问:《故乡》中的“我”到底是谁? 按说这不成为问题。因为《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而小说中的“我”并非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故乡》中的“我”的经历的确有作者的影子,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代言人,但“我”绝不等于鲁迅先生,而只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典型。这些,同学们很好理解和接受,可为什么还出现开头的问题?原来麻烦出在课文的插图上。  相似文献   

4.
给插图上色     
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图画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爱美的情趣。”由于条件限制,中高年级课文的插图都是黑白的。我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引导学生给插图上色,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篇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只能看到一片片狭长的叶子,一个个圆圆的杨梅。我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树枝的语句,学生读出:“……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我马上追问:这些图中能看得出吗?一个爱好绘画的学生回答:“狭长的枝叶可以看得出,但‘四季常绿’却看不  相似文献   

5.
马兴贵 《学语文》2003,(2):44-44
文章中有些语句被称作“文眼”,理解文章时,只要抓握好这些内涵深邃的“紧要句”,就好像拿到了一把进出文章大门的钥匙,阅文赏句,得心应手。像鲁迅先生的《论雷锋塔的倒掉》、《故乡》、《孔乙己》等文结束时的有关语句就具有上述作用。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看似平常的“次要句”,其实这类句子看似作者随便说说,而细加品赏的话,往往能发掘出一些十分紧要的内涵来。鲁迅作品中这种句子就特别多,试举数例,共同赏析。  相似文献   

6.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的一篇课文。文中主要描绘了作者曾经生活的那片土地上的生活,借助“故乡”具体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伤。本文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语句和内涵两两个方面阐述《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教学角度。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说,在古文的诵读中,“遇到一些较长的句子,诵读时要在句中停顿,必须辨清语意和语言结构,使读音上的停顿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但是,“汉语语句组织之间,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即是在语句组织规律之外,还要注意音节上的平稳。”(郭绍虞《汉语  相似文献   

8.
《故乡》用第一人称写法,全文主要是通过“我”叙述故乡的变化和“我”的感受。其中运用了许多对话:有“我”与母亲的对话;“我”与闰土的对话;“我”与杨二嫂的对话以及“我”与宏儿的对话等。作者是怎样设计和安排这些对话的呢?在写作上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一、在大段叙述性语言里,适当插入一些对话,往往能起到调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故乡》一开始,便通过“我”的叙述,描绘了故乡的破败景象和“我”的失望心情,还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我”与母亲的会见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文章如果就这样一直叙述下去,未免显得平淡、…  相似文献   

9.
一、理解语意 表述题都提供限制性材料,只有全面把握材料信息,准确理解材料主旨,才能正确确定表述内容,达到语意连贯的目的。   例 1.说到就要做到,作为领导干部,更应当如此。如果说①,算是轻率许诺,那么明知做不到,也要去说,则至少是哗众取宠了,至于根本不想做,却硬拍着胸脯去说,就完全是②。   这则材料表达的意思是“领导干部应当说到就做到”,以及“说出不一定能做到、完全做不到、根本不想做的三种表现”。根据加着重号部分的提示,①处应填的语句大意应是“不一定能做到,先说了”,然后根据语气来看,“轻率许诺…  相似文献   

10.
可可托海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城。可可托海,哈萨克语意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这个风景如画、仙境般的地方,就是妈妈的故乡。  相似文献   

11.
涂祥俊 《江苏教育》2008,(14):67-68
在学习《军神》时,我问学生:“读了文中描写刘伯承的语句,你有什么感受?”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读了这些语句,我联想到了,有一次,我削苹果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流了好多血,当时我疼得大哭了一场,跟刘伯承比起来我太不坚强了。”有的说:“我想起了上一次打针时,自己害怕得哭了。现在读了这些语句,我觉得自己太软弱了,我以后要向刘伯承学习,学习他勇敢顽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想鲁迅是我国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是一位目光如炬、站在时代前沿的巨人。他用一支唤醒民众麻木心灵的利笔 ,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倾注到了一篇篇作品里 ,用他不屈的精神为中国民众树起了一座丰碑。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习小说《故乡》 ,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 ,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探索运用人物感情带读法、对比法 ,以“故乡”的衰变给“我”带来的震撼以及对故乡、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为解读小说的着眼点。通过描写语句 ,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感受小说的思想内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探究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突出小…  相似文献   

13.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古诗文中有些语句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往往会产生错误。如《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的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登船。“主人下马”这部分省了“客”.“客在船”这部分又省了“主人”,前后语意互相补充,才能正确领会句意。如果将其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那就曲解了文意。可见。掌握这种修辞手法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古诗文语句的意思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一、借助投影删减改换词语,理解闰土的形象特点《少年闰土》一文的第三段是回忆第一天跟闰土见面的情形。作者是这样描写闰土的外貌的,“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报项目”.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闰土的外貌及其形象特点,我首先让学生用直线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然后利用自制的投影片出示上述语句,让学生齐读,接着把“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以及“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些词语“删掉”(即揭起覆盖片),再让学生读读投影片上所余的语句“紫色的脸,头戴一项毡帽”。学生们一读,都笑了,这…  相似文献   

15.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的表述中,与文字一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跟文字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主要在表示语气,表示停顿,标明具有特殊性质的语句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标点符号在句子的表达中,特别在增强艺术感染力方面与文字相辅相成,为正确理解语意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拟以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一些句子为例,谈谈标点符号的艺术感染力。一、标点符号可以表达感情,生动感人“啊,闰土哥,———你来了?……”“老爷!……”———《故乡》这是阔别二十余载的迅哥儿与…  相似文献   

16.
一、加上下文法 分析或排除语句的歧义,可以将有歧义的语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其意思明确。如“我要炒肉丝”既可以理解为我需要炒肉丝这个菜,又可以理解为我要做炒肉丝这个菜;但如果加上一定的上下文,就可以使意思变明确了。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见的题型,分析一下解题方法。一、句读的考查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对“句”的考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断句,即给一段文字加注标点。对“读”的考查,是给指定的语句划分朗读的节奏。  相似文献   

18.
“能够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是《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第二个能力点。准确抓住关键语句是读懂文章的首要条件,真正理解了这些语句,也就等于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大意。因此,多年来高考语文卷都非常重视对这一能力的测试。纵览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现代文中关键语句的检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关键语句的提取,二是关键语句的复位,三是关键语句的解说。而关键语句的提取和解说难度较大,现分类述之。  相似文献   

19.
跳脱     
使用语言时由于特殊的语境,如语意的含蓄,心思的急转,事物的突出等等,有时故意中断语句,造成语意不全,或句子成分残缺,这在修辞上称之为“跳脱”。“跳脱”可以真实地表现出说话时的特殊语境,保留说话人的真实神态。  相似文献   

20.
标点符号作为文章语句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的书写符号,往往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丰富美化文章的表现形式,而且能更好地突出语句表达的内容、感情、语气等。学生在写作中应该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在对话描写中更要用心经营。下面,我就以鲁迅先生小说《故乡》为例,谈谈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式多变务必准确请先看三个例句:1.我应声说:“这好极?——他,怎样?……”2.“哈!这个模样了!胡子长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3.“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请细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