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家庭照顾责任具有高度性别分工与私人领域化的特征,在"照顾责任家庭化"的整体格局中,女性往往承担更多的照顾责任,即呈现"照顾责任女性化"的现象。本文以"重生行动"唇腭裂患儿照顾者为例,从依附理论、性别角色理论、关怀伦理理论等社会性别理论视角出发,以照顾责任期待归属的性别差异、照顾内容的性别差异、照顾压力的性别差异三个维度探讨"照顾责任"的性别效应,提出合理分配家庭照顾责任,构建家庭照顾网络;摈弃照顾女性化标签,检视"照顾责任女性化"在学术谱系中的阐释方式;重视女性照顾工作社会价值的价值,推动照顾政策的变革与完善;社会工作者秉持优势视角,建立女性家庭照顾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反思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家庭结构小型化、女性就业意愿强烈、离婚率增加及祖孙隔代家庭增多等家庭变迁,对我国传统家庭功能造成了冲击。一方面,父母无力承担儿童课后教育、照顾与保护的重任;另一方面,当前的儿童课后服务供给主体又存在多重隐患,协助与支持家庭的教育服务需求日益迫切。各级政府需承担起儿童课后照顾与教育的公共责任,科学制定儿童课后照顾与教育服务制度,合理规范儿童课后照顾与教育服务市场,优化与恢复家庭及学校在儿童课后照顾与教育服务的功能,保障儿童获得公共照顾及教育服务资源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身兼多种角色于一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因而总是将自己的身体放在最后一位。近年来,乳腺增生、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现代女性健康的大敌。女性的身体键康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乳腺癌己成为城市女性患恶性肿瘤首位。20岁前的女性,乳腺癌较少见,25岁后发病率增加。“心系新人”活动组委会郑重提醒广大女性应该珍惜健  相似文献   

4.
城市家庭内照顾老人者群体的社区支持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家庭养老向现代社会养老的过渡时期,城市社区为老服务的实践及理论研究多数将关注重点放在以老年人为直接对象,较少针对家庭内部照顾老人者,而这一群体作为照顾老人的直接实施者,关系到家庭养老的质量,因此研究对家庭内照顾老人者群体提供社区支持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追溯了我国育儿方式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其时代特征。通过对我国育儿方式的流变研究发现,儿童照顾的责任基本上都是由家庭单独承担。对于现代从业人员的父母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照顾孩子的关系,政府的角色不可忽视,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儿童照顾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所谓的主流社会,母亲的作用最受重视。女性无论身居任何社会高位,只要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就是第一职责。传统观念如此,加上美国法律对照顾儿童有十分详细的规定,比如12岁以下的儿童不得独自  相似文献   

7.
<正>1830年法国借口"扇子事件"向阿尔及利亚发难,随后阿尔及利亚经历了长达132年(1830—1962年)的法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的法国殖民对现代阿尔及利亚女性地位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它打破了传统阿拉伯妇女的枷锁,间接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在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之前,阿国的妇女跟广大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妇女一样,家庭和社会地位低下,社会普遍认同:女人的作用就是生孩子以及照顾丈夫生活起居;  相似文献   

8.
城市女性的思想意识、文化素养、个性追求以及婚恋观念对当代和谐家庭关系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城市女性需要完善自己,树立现代家庭观念,合理承担家务,经常与家人沟通,合理化解家庭内部矛盾,以促进家庭内部的人际和谐,在和谐家庭的构建中,实现自己的婚姻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家庭照顾儿童服务具有专业性、情感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要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成立家庭照顾儿童职业工会和为家庭照顾儿童服务提供制度保障等措施,使其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翼 《语文知识》2011,(2):15-16,61
在以《两个家庭》为代表的女性题材小说创作中,冰心通过特殊的"家庭一社会"的途径,以现代经验突破了传统文化将女性隔绝在社会之外,禁锢于家庭之内的规约,同时又以传统文化缓解了女性骤然被现代经验抛向社会时的焦虑与孤独。其女性意识既带有"五四"告别传统的激情,又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对西方现代经验的过分依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使人们一方面希望女性外出工作挣钱补贴家用,另一方面又希望她们不放弃自己的传统责任:即照顾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家庭对 6- 1 2岁孩子照顾情况的调查表明 :大多数的北京城市家庭在对孩子的照顾上已经超出适度照顾的范围 ,特别是有些方面对孩子有过度照顾的趋势 ,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造成家长过度照顾的原因 ,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面临着多重困境。男性离婚的随意性,对女性当事人情感伤害比较大;农村家庭暴力再次复制了父权统治、男强女弱的基本格局;“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化性别分工使得农村妇女在家庭往往扮演照顾者角色与家务劳动承担者角色,妇女负担较重,发展机会被限制。应对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困境,需要家庭私域的革命与公共领域的变革,从而提升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面临着多重困境。男性离婚的随意性,对女性当事人情感伤害比较大;农村家庭暴力再次复制了父权统治、男强女弱的基本格局;“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化性别分工使得农村妇女在家庭往往扮演照顾者角色与家务劳动承担者角色,妇女负担较重,发展机会被限制。应对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困境,需要家庭私域的革命与公共领域的变革,从而提升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论女性在营造和谐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家庭和谐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女性在和谐家庭的建设中有着甚至比男性更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和谐家庭从女性做起,在于树立现代女性意识;在于培养家庭成员的独立行为能力;在于建立家庭的核心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儿童照顾政策是日本应对日益加速的少子高龄化社会进程、提高社会成员生育意愿的重要环节。但"育儿支援新制度"、"幼保无偿化"等看似相当充裕的儿童照顾政策效果却未达预期:不仅新出生儿童数量没有实现增加,无法进入照顾机构的"待机儿童"也成为困扰日本政府与社会成员的新问题。由于日本儿童照顾体系中独特的保育所与幼儿园二元分立的历史构造,儿童照顾资源整合难度较大;更多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导致家庭能够提供的儿童照顾减少,各类儿童照顾政策的实施又拉动了潜在的儿童照顾需求。日本的经验表明,应对少子化危机、解决待机儿童难题需要在增加儿童照顾供给总量、提高政策普惠性与公平性的同时,调整儿童照顾机构使用时间与使用限制等供给结构,提高儿童照顾对于社会成员的可得性与可及性。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农牧区家庭中的年轻男性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女性照顾家庭农牧业、祖辈或祖辈中的一个离家去孩子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已成最普遍的家庭分工模式和应对工业化挑战的家庭策略。离家隔代陪读虽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但优化家庭代际关系,陪读也是祖辈主动积极的选择;隔代陪读主要是给予孙辈基本生活的照料、学习习惯的监督、亲情希望的寄托,对孙辈心理发展、行为习惯、智力开发都有正性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大量的女性却留守在了农村。她们照顾家庭,进行农耕,发展经济等等,在新农村建设中撑起了半边天。因此,农村女性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关系重大,应该不断地加强和提高,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出一条符合农村女性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儿童照顾不仅需要付出经济成本、服务成本,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时间成本的分担直接影响生育主体的生育意愿,也关乎儿童的健康发展。目前各国的儿童照顾时间成本分担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种:妻主夫辅+代际分担+市场购买型的自由主义模式;夫妻公平分担+雇主友好+公共服务健全型的北欧模式;家庭承担为主,国家干预较少的地中海模式;雇主雇员集体协商,政府责任显著增加的欧洲大陆模式;母亲为主+代际分担+国家责任渐增的东亚模式。在当前社会福利普遍紧缩的背景下,大部分国家儿童照顾时间成本的分担都在经历一个国家、雇主、市场化照顾者等家庭外社会主体承担程度不断提高,家庭承担程度逐步减少的过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生育主体遭遇的时间压力显著增加,但儿童照顾时间成本的分担结构仍然不够均衡,家庭承担程度过大,增加了生育主体尤其是女性的时间压力,影响了新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的儿童照顾时间成本共担模式,政府除了增加自身直接分担时间成本的比例以外,还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其执行,以实现各相关主体在儿童照顾时间成本分担上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照顾者在长期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面对着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压力以及自闭症儿童本身的异质性与复杂性,当身处一些社交情境时经常会出现退缩回避现象,人格特质、社会歧视、个体情绪体验及认知偏差等各个因素都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社交回避产生影响,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宽容接纳、家庭照顾者自我改变的决心计划,以及通过团体行为治疗修正的个体社交的错误认知都是减少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社交回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