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房建工程中,墙体、混凝土结合处、地下室、桩柱等部位常会出现裂缝;门、窗周边及墙面等处常出现渗漏现象.这些裂缝和渗漏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改变原设计功能,造成极大浪费,甚至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危害.采用传统的方法处理这些病害会带来很多副作用,而注浆技术处理这类病害,不但能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并且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是建筑工程中值得研究和使用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地下室、桩、柱、梁、板、墙体等结构中容易出现裂缝;尤其是房屋门、窗等渗漏是房屋建筑中最常见的病害.楼房病害影响的因素很多,应从设计→施工→管理→选材→使用过程分析,特别目前建房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的飞跃发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是控制和减少病害的重要措施.因此,根据实际建筑施工经验,提出了从注浆技术方面处理房屋建筑病害的措施,以使得楼房的使用功能有所提高,并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在房建工程中,楼房的结构出现裂缝、渗漏是楼房病害的"多发病、常见病".这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对人们财产、生命带来严重危害.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着重从注浆技术方面论述处理这类病害,以提高楼房的使用功能,延长楼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普通沥青路面养护维修的各种病害,详细地介绍了改性沥青的意义、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高速公路坡道连续梁出现的纵移病害,提出千斤顶顶升复位技术,介绍施工方案和工艺要点,对今后同类桥梁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万方  杜莉  古俊 《华章》2010,(23)
我国目前建成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普遍出现了早期病害.针对早期病害发生的机理,选择合适的养护对策,恢复高等级公路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根据高等级沥青路面出现的开裂病害,从材料和施工可行性等方面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处治方法及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强度高、寿命长、水稳热性好、日常养护费用低、能适应现代化重载交通等一系列特点。80年代以后在我国得到了推广使用,但使用中出现了早期结构性损坏的问题。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日常养护和病害处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量小型水库枢纽工程由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及运行多年,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病险情况,主要表现为大坝坝坡稳定性不够、坝基及坝肩渗漏、溢洪道过流能力不足等。本文以龙池水库枢纽工程为例,对水库枢纽病害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整治措施,探讨此类水库病险的处理思路,希望可以推广到其他病险水库整治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设施栽培中存在的种植种类单一、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保护地生产中土壤连作障碍、温室内药害等问题,分析认为是造成设施土传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受古代太阳曝晒土壤启示,借鉴国外土壤曝晒技术,依据当地光、热、季节等优势,发展以单膜覆盖、双膜覆盖、覆膜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日光辐射处理技术防治设施土传病害,是一种作业简单,不需特定工具,安全环保、廉价、杀菌明显、促进作物生长、易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环节较多,技术要求高,工艺较复杂,需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下灌注,混凝土隐蔽工程的灌注无法直观的对质量进行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若稍有疏忽,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病害,甚至造成病桩、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危及桩基工程的安全.本文对灌注桩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结合济源市公路交通建设与养护者在公路养护处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在不同路段,不同的路面结构,不同的交通环境下公路路面出现不同类型病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本地区在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中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路面病害的防治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黄瓜喜高温,不耐低温。正常生育的低温界限为10-12℃。过低温度,会使瓜苗产生生理障碍,发生病害,至死。黄瓜种子进行变温处理后,能解决黄瓜苗期不耐低温问题。这一问题资料上早有记载。为了能掌握这一先进技术,我曾连续三年在生产中应用,实践证明黄瓜种子经变温处理后有以下好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路桥接头处常出现的病害,根据路桥接头处结构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产生这些病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桥头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泥砼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技术不成熟、基层处理不规范、使用不合理等原因造成,本文通过各种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运用,来寻找节约资金,降低养护费用,又可以提高砼道路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部地区某农村公路桥梁结构中出现的主要病害问题,采用桥面系技术状况评分BD-CI、桥梁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SPCI、桥梁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SBCI、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分Dr等指标,对该农村公路石拱桥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与评定.并结合该农村公路石拱桥质量检测及技术状况评定结论,提出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土工格室在路网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路网项目的特点以及病害成因,将土工格室这一处理软基的方法运用到路网建设中来,从方案、材料、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并对土工格室的质量控制及工艺提出了有参考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是公路施工常见通病,因软土层结构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对公路结构性能产生诸多功能性危害。新时期公路施工技术实现了优化转变,采用钻孔灌注桩处理软土地基问题取得良好效果,为公路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结合软土地基特点及其危害性,分析了软土路段公路主要病害形式,提出钻孔灌注桩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8.
吴武瑶 《华章》2007,(7):183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本次实例,着重从注浆技术方面论述处理这类病害,以期望深入探讨处理这类病害的方法,提高楼房的使用功能,延长楼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彩色马蹄莲种球采收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控制彩色马蹄莲种球采收后的严重病害,试验研究了采收前55d、40d、25d控制给水,种球消毒处理及芽眼朝向和分层摆放等方法。发现采收前40d开始控水有利于保证种球的质量,减少软腐病害;种球消毒处理可降低细茵性软腐病,但却增加了真菌病害感染的机会;种球芽眼朝下、单层摆放比芽眼朝上和多层摆放更有利于控制病害。种球采收后迅速风干是最关键的技术措施,采前控水是减少病害发生的生理基础,芽眼朝下和单层摆放可保证种球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大连葫芦套至荞麦山段K6+059大桥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病桩、断桩等病害和处理措施,介绍了桥梁钻孔灌注桩常见病害成因及对策,为今后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