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除了为人们塑造了小英雄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外,还勾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美丽形象。说杨二嫂是美丽的,主要是因为杨二嫂作为“豆腐西施”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故乡》中被称作“豆腐西施”的杨二嫂是一个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的形象。作者怎么会想到给小说中的人物加上“豆腐西施”这么一个特殊称呼的呢?有人发现晚清小说《何典》中就有“豆腐西施”。(见《语文月刊》1989.3.孟宪爱文)查张南庄的《何典》(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问世早于《故乡》43年。但鲁迅在1926年5月25日为刘半农校点的《何典》所写的《题记》中称:“我知那名目,却只在前两三  相似文献   

3.
《故乡》中的人称运用是作者构思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其方法多种多样,值得学习借鉴。一折射法鲁迅给笔下的杨二嫂取绰号“豆腐西施”,就具有多个折射点。“西施”属借喻,喻其俏丽;“豆腐”代豆腐店属借代,而“豆腐”之白与这位“西施”脸上施粉之白相通,又属双关。“豆腐西施”这一绰号所折射的丰富内蕴还在于:绝代美人“西施”居然开豆腐店,确实发人深思——从天姿丽质沦为招徕生意的广告透视她人格上的受屈辱、被损害,透视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小市民阶层的日益困窘。  相似文献   

4.
对同一个人,从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称呼,在修辞上称为“异称”。“异称”辞格运用非常广泛,并在表情达意上具有多方面的效用。描绘人的特征:形神毕见,如睹其人鲁迅《故乡》里的杨二嫂是个很有特色的人物。杨二嫂年轻时人家称她“豆腐西施”,那是因为她卖豆腐且“擦着白粉”,白白嫩嫩的,长得水灵,像“西施”似的美丽动人,由于她,“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后来年纪大了,却成了“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  相似文献   

5.
解泽国 《学语文》2002,(1):23-23
关于鲁迅名作《故乡》中青年杨二嫂的形象,众教参的有关分析基本上都认定她是一个被侮辱的对象,我认为这种分析值得商榷。 一、“豆腐西施”是一个侮辱性的称号吗? 如果杨二嫂年轻貌美且“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就断定她是招徕生意的广告,因而认定“豆腐西施”带有侮辱的意思,未免失之肤浅。少妇杨二嫂“终日坐着”,说明她家境富裕,养尊处优,悠闲无事;她“擦着白粉”,说明她作为少妇天然爱美,适当打扮而已,决不是为了招徕生意。她的形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故乡》中塑造了一个“豆腐西施”杨二嫂,对这个人物鲁迅虽然着墨不多,却给读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比喻。真使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7.
“豆腐西施”过着屈辱的生活吗?教了十多次《故乡》,使用了新旧几种教参,总觉得对“先前”杨二嫂的形象分析欠妥,不妨把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以便与同行们商议,正确与否,敬请斧正。旧教参(1987年版)这样分析:“年轻时,她曾被称作“豆腐西施”充当招或生意的广...  相似文献   

8.
师:下面是《教师教学用书》中特意对该文段中杨二嫂的分析,请仔细品味:“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豆腐西施”是用年轻美貌招徕顾客吗?“豆腐西施”是带褒义还是贬义色彩的称呼?一、与课本对话师:文中几次出现“终日坐着”,表明她安分守己,笃操家业?这与后文的什么对比足以说明先前杨二嫂物质生活好,用不着四处奔波谋生?生:出现两次。这从与后文“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来每日必到”的对比中足以说明。师“:擦着白粉”意味着什么?教参中说“豆腐西施…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的技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白描手法: 鲁迅是长于白描的高手。他从我国传统的“白描”艺术手法中汲取精华加以改造,达到了至臻其妙的境地。鲁迅主张“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他将这种主张贯彻在他的作品中,就形成了“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风格。他用白描手法写人的肖象就活画出形神兼备的立体图象。如写杨二嫂:“先前的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  相似文献   

10.
“别人”是指杨二嫂吗?江苏/范恒立《教师教学用书》写道:杨二嫂曾是一个被称作“豆腐西施”,充当招徕生意的“广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物。由于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的典型。吴登植老师在《...  相似文献   

11.
《故乡》里杨二嫂这个人物,人教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是这样说的:“作者对她身上的各种恶习是取批判态度的,所以用了漫画的笔调,绘其形,摹其声,然而作者对其处境也是同情的。”根据这种说法,杨二嫂似乎是个反面人物。对这样一个人物,究竟应该怎样认识? 其实,杨二嫂和闰土一样,“二十余年”后,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她“终日”坐在豆腐店里,可见她原是很本分的;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这只能理解她生  相似文献   

12.
《故乡》中的“杨二嫂”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陪衬人物 ,也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人物。杨二嫂对丰富小说的主题思想 ,深化闰土和“我”的思想性格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作者用犀利的笔锋 ,既生动又深刻地描述了杨二嫂的肖像、语言、动作等 ,使一个在当时社会既受侮辱、被损害、被蹂躏 ,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小私有者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作者批判了她 ,嘲讽了她 ,但对她也有同情和包容。文中描写她对现实不满 ,仇恨官太爷、姨太太和坐八台大桥的人 ,也描写了他的家道中落。年轻时 ,她曾被称作“豆腐西施” ,充…  相似文献   

13.
“豆腐西施”杨二嫂是鲁迅小说《故乡》中仅次于闰土的一个重要人物。尽管她形象鄙俗怪异、语言刻薄自私、行为可鄙可恶不及闰土忠厚老实、纯朴善良而让人同情,但揭示主题的作用是一致的,甚至比闰土更为感人。这是因为连小市民杨二嫂都生活无着自身难保,普通的农民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是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的。有关杨二嫂在小说中的地位及作用,“前人之述备矣”,这里不再赘及,本文只想就杨二嫂前半生的有关评述作些分析,目的是帮助读者较全面、客观地把握这一人物,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正>杨二嫂是《故乡》中的一个人物。文中刻画她的笔墨虽然不多,却隐含了许多信息。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而且终日坐着……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这段话介绍了杨二嫂年轻时的一些情况:杨二嫂居住在乡镇上,是我的近邻;她是一名手工业者,  相似文献   

15.
刘静 《考试周刊》2011,(58):24-25
在鲁迅小说《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为了生存,她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在这个意义上,她是值得同情的。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美丽来招徕顾客.“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材选人的鲁迅《故乡》,笔者教学数次,历用了“人教版”新旧几种教材及相应教参。教参中对“精神故乡”中“先前”杨二嫂的形象,观点一致认为“‘豆腐西施’,充当招徕生意的广告……”笔者尽管理解水平有限,但从《故乡》思想内容“表现人性扭曲”的主题角度出发,实不能与教参说法苟同。现以作文与同行教者共同商榷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故乡》的末尾有这样一个情节:“……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教师教学用书》的旁批标明:“杨二嫂造闰土谣,诬陷闰土。”在教学当中,我觉得此处分析欠妥,杨二嫂没有诬陷闰土。   首先,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这一情节不仅是有关杨二嫂的细节,更是有关闰土的,是对两人形象特别是闰土形…  相似文献   

18.
正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教学该段时,不少教师都会要求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往往会关注杨二嫂"拿走狗气杀"这一细节,得出杨二嫂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贴近生活。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要求学生内行读懂大意后将课文改编成话剧剧本.然后自选角色.自排自演.以启发学生揣摩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体裁的精妙简约。再如教学《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大展绘画技巧,分别为少年闰土、中年闰七、豆腐西施的杨二嫂、五十岁的杨二嫂画像,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选入了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文中的杨二嫂,人们大多认为她是一个庸俗自私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二十年前的她年轻美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用自己的美貌招徕顾客,因而她豆腐店里的买卖非常好,她成了“豆腐西施”,花瓶;二十年后,当她的青春已逝,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