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很多教师把重心放在"教"上,一味地灌输却事倍功半。教师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让学生"学"进去,而且"学"得有效。若能将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求知,则"学"的效果便能体现。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教法,更要深入研究如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把握他们的心理,才可以引导他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教材、教具等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不要把自己看成是灌输给学生知识的工具,而是应该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多元智能”理论以及使用新教材的课改实践活动中,我努力探索出一条充满乐趣的技法课程新的实施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恰当地定位教师角色,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将知识、规则等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不只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把知识灌输给自己。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推动者。在《多样的小饼干》这样一节典型的技法课教学中,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将教学目标定位于:1.通过制作多样的小饼干的活动,初步尝试学会揉、搓、按等基本造型技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系统性,这是教师认为数学难教、学生认为数学难学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就是机械而单纯地灌输,学生只是机械而枯燥地记忆基本的概念、定理与公式,只是在将教材上知识点的简单复制。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参与积极性不高,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养的提高。新课改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提问艺术,可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生机活力,死气沉沉,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缺乏热情,这种教学局面的出现很值得教师思考。追根究底,教师的教育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灌输下被动地学习,被教师牵着走。学生的情感被忽略了,只是为了迎合教师,体会不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凌云 《文教资料》2005,(16):54-55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即“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探究方案的设计者,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在这个活动中的作用重在“唤醒、激励和鼓舞”。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只有好学生习惯于回答问题。即使教师做了和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虽然学生要学的历史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形成。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教师教学历史不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吸收,而是要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进行创新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参加课改实验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大胆地走出传统教师角色扮演新的角色。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中小学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学的基本活动就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师把现成的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支配下教师单向灌输、单极表演和搬运兜售知识,学生被动…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包含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统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到底是如何建立的,不得而知,因而很容易造成教学方法的机械灌输,使学生头脑里的知识成为孤立的概念的堆砌,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教学就会成为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甚至"教"会成为遏制"学"的力量。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活"起来,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一、善于组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教学是在数学活动中的教学,它是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猜测验证、交流分享、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构建等数学活动,亲历数学知识生成过程。数学活动是一个过程,它包括活动伊始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和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提升。在活动中开展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其教学重点从教学"结果"转向了教学"过程",不是生吞活剥地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  相似文献   

12.
<正>有效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与重要教学目标。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不是看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得是否快乐,是否获得了自身的长足发展与提高。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我们必须要重视审视我们的教学,不能再是一味地灌输,要将教学的重点由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以观念为导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以及积极探究,并明确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理念既是重要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即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主动探究,从而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目标的发展与提高。思想品德课担负着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而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是向学生机械地灌输道德标准,使得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告诉学生怎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强调对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促进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灌输,则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枯燥。学生不但不能将其融会贯通,还会因此降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不良后果。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过程,深入探究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课程结合的正确方案。  相似文献   

15.
教学行为,不仅指教师“教”的行为,还包括学生“学”的行为。强调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整合,是因为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只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倾向,这种倾向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也会弱化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协调合作与有效互动,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传统的教学较多地注意教师教的行为,忽视学生学的行为,导致灌输、强制的教学方式盛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凸显了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但对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整合,从而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尚缺乏应有的认识,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一味地硬加灌输,学生不辨滋味地机械吞咽,严重脱离了生活实践。新课标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所以,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国数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重灌输,轻探究;重"学会",轻"会学",重"练习",轻"发问"。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也要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不应该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应是学生自我探究、获取、形成知识的过程,所以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本文介绍笔者在初中几何教学中进行的几次课堂活动,体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活动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圆柱、圆锥、棱柱、棱锥这四种图形,描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果只是教师在讲台上介绍、或只是学生通过观察来回答问题,常常答案不全面,而且老师讲解后学生常常不容易理解、印象不深.因此,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可以在展示图片和教具实物后,将多个大小不一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教…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教材、教具等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不要把自己看成是灌输给学生知识的工具,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整体活动中,课内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地巧妙地变为学生“学”的活动,创新教育更是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教育,教育过程中,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