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简单”之策:让语文敞亮生活的天地 语文教学不应该疏离生活,要让语文敞亮生活的天地,将教学信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链接起来,促进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条“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教师必须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实现教学"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一、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许多人和事由于与学生生活的实际有差距,所以学生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应该是与学生心灵相通,与社会天地接壤的“生活语文”。那么,如何做到让语文与生活水乳交融,我有以下几个观点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蒋智斌 《江苏教育》2012,(25):26-2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原来的学生、教师、文本间的"三维"变成了现在的"四维",这是因为潜心与编者对话是使阅读教学变得更为敞亮的重要环节。一、与编者对话——让文本解读更敞亮文章选编进教材,已经区别于一般的文本,其阅读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成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遵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还需要从编者的角度出发,揣摩编者的选编意图,这样的解读才更为全面,更为敞亮。  相似文献   

5.
"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最近我潜心学习了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于漪等语文教育大家有关"语文与生活"关系的一系列精辟论述,深感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被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运用得得心应手,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化语文"、"语文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戴云 《成才之路》2009,(15):37-37
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认为。只有教科书上的文章才算是语文教学内容。只有在学校的时间才是语文教学时间,结果造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严重。其实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语文”。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运用信息技术酝酿"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学生的语文天地,使学生的情趣、意趣、理趣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则会变得丰富有趣,简单易懂;生活融入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感悟生活。二者水乳交融,难解难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侧重理论知识,忽视与生活的结合;有些教师侧重生活的应用,而忽略学科知识。在生活中,学生亦如此,难以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本文旨在如何正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生活性",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同时,在学习中理解生活、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力求让生活走进课堂——使语文教学体现"生活化",让语文走进生活——使学生生活具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我常常思索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发现,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不仅让教学变得简单,也能使学生更有收获。一、简单语文"简单"教  相似文献   

12.
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3.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情感体验、生活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能力是在语文生活和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把语文学习仅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是苍白、没有生命力的。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语  相似文献   

15.
当前,"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育思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认可与赞同。教师抓住语文最根本的东西,扎扎实实而又简简单单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走出语文教学费时低效,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下面浅谈我对"简单语文"的一些思考。一、"简单语文"要让学生有更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和人的生命、生活接触最密切的学科。语文能力是在语文生活和语文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把语文学习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那是苍白、僵死、没有生命力的。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生命的成长,获得其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一、“跳”出语文教材学语文在中国,一套或几套教材几亿学生来学实属世界奇迹。我们在对教材指手画脚的同时,恐怕也难拿出一套最佳方…  相似文献   

17.
高举课改旗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应该走出狭小的天地,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只要我们牢记"生活处处皆语文",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那一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反思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都不尽如人意、综合水平不高。究其根本原因,我们的语文教育只盯着仅有的几本教材上。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致使语文教学成了无  相似文献   

20.
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感觉到学生学语文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似乎写作是一件极痛苦的事。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缺乏生活,缺乏体验,缺乏兴趣,这是学生作文水平欠缺的根本原因。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关键。让作文课成为孩子们的"快乐课",让学生充分享受"快乐作文"比教给他们写作与技巧还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