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辛亥百年,档案为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出大型档案文献汇编《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该书2011年10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这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点图书。该书的出版,是清宫所藏辛亥革命档案的首次全面系统公布,是辛亥革命研究的又一厚重基石。  相似文献   

2.
《清宫里的那些事儿》是一本取材于清宫档案的历史故事集,文章作者皆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学者。书中的内容源自尘封百年的原始档案,与历史的真实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档案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利用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阶段性特点亦很显著;不同目的的档案利用水平各不相同,呈现以学校中心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为导向的特征.档案利用工作要进一步强化超前服务意识,加大档案的开放和开发力度,科学整合档案资源,加强利用研究,完善档案统计年报表,统筹兼顾,提高档案利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件/档案著录是对文件/档案的一种智能化控制,其标准化对提供高效的知识检索利用服务,乃至智慧档案馆的构建意义重大.论文基于国际档案理事会最新标准《背景中的文件》的研究,对国际文件/档案著录标准化的前沿与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我国文件/档案著录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再现"甲午战争全面公布所藏4500余件档案来源:新华网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开发,将清宫所藏4500余件甲午战争档案全面整理公布,为正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提供40件甲午战争时期的档案,影印出版的《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汇编》50巨册也即将面世。  相似文献   

6.
徐莲 《北京档案》2002,(3):22-23
随着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档案部门提供网上利用档案服务已成为一种趋势.档案网页成为向用户发布档案信息、提供档案利用的新途径.而设计和制作内容丰富、具有档案文化特色的档案网页,并及时进行管理、更新和维护,让更多的读者易于访问并获取有益信息,成为档案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国书店拍卖了一册《美国舰队访问厦门》的历史照片集,记录了1908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美国舰队访问中国福建厦门的伞过程。时至今日,关于这一段历史,人们还可以从英文网站卜零星查到相关资料和照片。但源自清宫所藏清朝政府档案中有关的原始资料,南于各种原因却很少被人利用。本文依据馆藏档案和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8.
李淑芳 《兰台世界》2006,(15):41-42
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而使档案的社会公众化利用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应对档案利用服务的社会公众化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把人文关怀引进和融入到档案馆的管理和服务当中,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这是档案馆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档案人员自身的人文关怀,也包括对档案利用者的人文关怀。针对档案利用者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通俗地讲,就是要在档案馆内营造一种人文氛围,倾注一种…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合编的《清宫医案研究》一书,已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约二百余万字,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清一代的宫廷医药档案史料,作出系统的整理研究。书中不仅展示了清代历朝帝后妃嫔及王公大臣之病情医事,名医国手之辨治经验,以及某些视为禁脔之宫廷药治,可供临床借鉴。同时本书编著者对这些清宫医药档案进行了潜心研究,医史结合,有方、有评、  相似文献   

10.
档案利用者查阅、借阅、咨询档案,档案工作人员将利用情况记录在档案利用登记簿或借阅登记簿上,这是档案工作人员一项很明确的任务,利用登记已纳入档案管理的常规工作.但是,随着新的提供利用方式--电子档案网络提供利用的出现,这项工作出现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忽略了对电子档案利用的登记.文章主要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教并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清代档案中保存了大量的宫廷医疗档案,有"脉案"(皇室成员的诊病记录)、"用药底簿"、"配方档"、"传药档"等。这些珍贵的档案不仅是中医研究的瑰宝,也是了解清代宫廷文化的翔实资料。医案中"人参底簿"的相关记载,反映了清宫生活习俗的一个侧面。一、清宫大量食参的习俗清代宫廷内广泛使用人参来进补,主要有两种方式:噙化和入药。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80年代,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为适应这一大趋势,档案界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逐步引进“信息”这一现代化的要素,不再拘泥于档案定义、归档、文书立卷、档案工作环节、档案编研、库房管理等研究内容,一些缺乏档案实践经验的高校档案专业教师借信息理论与技术迅速占据档案学研究领域学术高地,以档案管理实际经验为基本研究素材的档案基层人员也因此失去学术话语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息立法趋势与档案法律法规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信息立法趋势研究、信息立法与档案法律法规研究.认为我国信息立法的趋势是:信息保密→信息利用→信息安全→信息公开→信息保护.档案信息虽然是信息的一部分,但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档案立法要在其特殊性与信息立法的普适性之间找准最佳切合点.应当分级别、分层次、分内容地制定与未来信息立法相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开发和深度挖掘,适时推出"出版一部档案汇编、举办一个专题展览、刊发一组研究专文"的联动组合成果,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凤凰资讯网等众多报刊网站予以报道宣传。  相似文献   

15.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是宫廷造办处各作活计的记录。本文以其中关于天然木家具的档案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存文物和相关资料,梳理这类家具概念的实指,并分析出档案记录的不完全与对原有家具的改做是这类家具具体制作数量与档案记录数量不对应的原因。档案反映出清代宫廷这类家具主要来自造办处、地方制造和官员等进贡,非造办处所造的家具入宫后常会因功能和审美等原因被改制。清宫此类家具制作最多的年份与一些皇家园林修成时期正好呼应,这主要源于二者在审美功能上的一致性。制作此类家具会先画样再攒做,部分家具还会作色、上漆、绘制。除了制作外,这类家具还会被作为一种样式来仿作,充分体现了其审美追求的是"天然感"而非"天然性"。清宫对于这类家具的维护,注重用原材料修补,推行材木刷漆、上黄油,硬木烫蜡的保养"见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清代宫廷史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中旬在河北昌黎举行。清宫史学会是由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市文物园林局博物馆、清东陵文管处、清西陵文管处等5个单位共同发起创办的,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本届清宫史学术讨论会由故宫博物院承办,与会专家学者66人,提交论文68篇。会议主题是清代宫廷文化史,分别就清宫的宗教文化、典制文化和建筑、陵寝、园林、图书、档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清宫史学会会长王树卿说,这是历届清宫史讨论会论文整体质量最高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开发,将清宫所藏4500余件甲午战争档案全面整理公布,现从中选刊4件档案。钦差大臣李鸿章为北洋海军在黄海与日本舰队交战事奏折日本奸细石川伍一供词光绪皇帝痛心批准签署《马关条约》朱谕台湾巡抚唐景崧为募集民壮成军设法保台事电报  相似文献   

18.
沧海一粟: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和归宿,做好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对整个档案工作意义重大.然而,当前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中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应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呢?这需要全体档案工作者去研究、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1,(4):63
台湾举办辛亥百年档案展台"监察院"近日举办辛亥百年监察档案特展,展出100件重要历史档案,清朝御史大夫巡察台湾后上奏舆情的清宫奏折,故宫"情义相挺",仿真品制作12本清宫奏折,让民众一窥清帝与台湾监察官员互动。"监察院"说,清代为了加强君臣间联系,历康、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我国专门保存明清时期各中央机构及部分地方机构档案的专馆。清军机处“录副奏折”,是该馆所藏档案的重要全宗内的主要文种之一。笔者曾参加其《农民运动类》中有关乾隆嘉庆年间,清王朝在镇压闽、浙、粤三省沿海人民的海上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整理,对有关蔡牵反清斗争一项的“清宫密藏”有所了解。为了使史学界对蔡牵反清斗争这一重大事件有更多的了解,特对这部分档案略作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