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生命与道德本身是相需相成,并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而审照现实,道德与生命却不显和谐:或用道德排斥生命;或用生命排斥道德。事实上,生命是道德存在的基础,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两者的和谐统一是生命完整性凸显的重要保障。究其冲突实质属人为造成:人们的道德观念处于困惑状态;对生命各层次间的相互否定;用有限的生命否定无限的道德。因此,人之为人要达到生命顶峰,道德无疑应给予生命一种特殊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理论基础历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古文明的优秀遗产和现代科学知识 ,来说明修德和生命状态的关系 ,从而欲为道德观提供一种更为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3.
道德评价与道德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评价作为人类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是道德认识发展的结果。这种认识过程,是反映一定社会文化生活的现实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人类对自身本质反思的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观念和理论并进行的价值判断。道德评价功能的发挥是通过道德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在生命自由过程中,"小悦悦事件"中路人选择"旁观"等冷漠形象,唤起这个时代对于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和谐的强烈诉求。二者和谐的逻辑起点是主体性、客体性和统一性。首先,主体性体现于通过人自身的活动倾向来塑造世界、自由境界的拓展和道德价值意义的阐发、主体性开展离不开价值引领性发挥作用。其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的客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被统治阶级意志客体、关系客体、利益客体、结果客体所制约。再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生命自由是道德价值的灵魂、道德价值是生命自由的保障、生命自由必须与道德价值联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述道德评价的功能,分别就对行为者的道德评价和对行为以及规范的道德评价进行分析,提出以道德价值评判前者,而以评判者自己所持的伦理原则评判后两者的看法,以纠正某些流俗之见,旨在揭示评判伦理规范时的伦理自我中心困境.并对缓和这种困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试论道德与生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的理论基础历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古文明的优秀遗产和现代科学知识,来说明修德和生命状态的关系,从而欲为道德观提供一种更为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7.
生命与道德本身是相需相成,并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而审照现实,道德与生命却不显和谐:或用道德排斥生命;或用生命排斥道德.事实上,生命是道德存在的基础,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两者的和谐统一是生命完整性凸显的重要保障.究其冲突实质属人为造成:人们的道德观念处于困惑状态;对生命各层次问的相互否定;用有限的生命否定无限的道德.因此,人之为人要达到生命顶峰,道德无疑应给予生命一种特殊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当代高科技的发展使科技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从理论上全面,科学地认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文章从科技与道德分属不同的范畴,科技与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和科技应用中的道德二重性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信仰是一种终极的关切态度,是人对现有世界的内在超越,是一种主观确信态度,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和指导,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永恒方式。道德是调整个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不是由国家强行制定和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人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信仰是道德由他律转为自律的内在规则;信仰为道德提供本体论的依据;信仰推进道德的演进和发展;信仰赋予道德以力量;信仰支持道德主体对于道德追求的坚毅和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从词源词意和学理上说,道德相对法律而言具有先在性,法理性和引导性,在这里道德对法律而言,是一种理想,应当的评判和引导,是一种原则的设计,而非制度的操作,规范的实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伦理主体和伦理价值来源的转变,体现在婚姻家庭领域,要求张扬起一种对个人权益尊重的人精神,张扬起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人类普遍明精神,构建起一种经过分化的,公私边际有恰当界域的自治,理性,宽容的婚姻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对个体自我的疏离,造成大学生道德自我意识的混乱,影响了他们的道德成长。要提高大学生道德自我意识水平,大学德育应该让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培养他们道德自我教育的习惯,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人们提出明确的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对他们的切身利益提出明确的挑战,因而蕴含直接的道德教育价值.而虚拟的道德情境则不具有这种功能,我国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主要原因在于虚拟道德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主张在真实道德情境中恰当地设置道德冲突,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化的重要内容。其“大学之道”的人生目标;“知、情、志、行”的品德要素;“自省”、“慎独”的修养方式无不对现代道德教育之目标、过程及方法的形成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现有资产评估的各种教材中有关顾客订单、组合劳力及营销渠道这些特殊无形资产评估的介绍很难见到。但这些商业公共关系也应当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必要重新认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对评估时的方法作了一些探讨,从而为评估实际操作人员在准确把握企业价值评估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追寻核心价值已成为近二三十年来世界道德教育发展不可逆挡的趋势。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来说,核心价值的兴起既为我们反思学校道德教育的利弊得失提供了平台,同时也鞭策着我们在这种走向中把握我国道德教育基于此的转型和具体进路。那么,何为核心价值,透过这样一个视阈,折射出了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哪些弊端与痼疾,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思考与契机。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祖先崇拜的宗教行为本质上是基于对生命始源“生生之德”的感恩和报答,它肯定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尊生重生是祖先崇拜生命价值观的基本向度,具体体现在宗庙祭祀中的生命保护、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珍视和丧葬仪式中的生命关怀,其蕴含的“伦理化”生命意识与“人性化”生命关怀可为当代社会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及建构合理的临终关怀体系所资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伦理关系正急剧变化。原有的价值体系迅速分化和重新组合。从理论上探讨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以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价值与价值评价:主客体关系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属于主客体之间深层关系的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客体属性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价值与价值评价,从更深层意义上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科学的价值与价值评价观,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生活化德育通过道德生活来学习道德,即从生活现实出发,在生活中进行真实有效的德育并回到生活,它可以弥补传统德育理论的缺失,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个体的生命既意味着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将承担与其生活境遇关涉的特定社会责任。生命教育不能停留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情境体验。只有分析个体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深挖生命的道德价值,将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生命教育功能,才能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