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我是1987年开始写稿的,才写稿那阵儿,因没老师指导,自已又不懂新闻写作知识,就连最起码的新闻五个W也不知道,难怪写出的稿子人家编辑不用。有一天,我去乡文化站借书,见当时的文化站专干熊应学正在看一本杂志,出于好奇,便走过去  相似文献   

2.
<正>肖女士是眉山市彭山区原农机厂的工人,因为她从事的是特殊工种,按照有关规定,年满45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由于农机厂早已破产,部分厂属档案移交到了区档案馆保存。前些日子,肖女士找到档案馆查询她的招工档案,希望能找到当时的证明材料,证明自己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26日,昌宁县鸡飞乡八甲村一位妇女从乡下赶来县档案馆,请求查找婚姻档案中结婚证存根,帮助她解除痛苦婚姻。这位名叫李翠莲的妇女于1979年结婚,因丈夫外出10多年查无音信,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李曾到县法院起诉要求解除不幸的婚姻,但因结婚证丢失,无法证明他们的婚姻关系,法院无法作出判决。焦急中她想起结婚时登记的表有结婚证存根,于是来到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及时查阅档案找到了她的结婚登记表,并出具了证明,为她复印了原始记录,拿着档案依据,她激动地说:“有了这个证明,法院可以顺利的作出判决,我可以脱离婚姻的烦恼,很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年轻的供销社仓库保管员。一次,与我同龄的发货员张风英问我有啥追求,我答没有。她建议我业余时间学习写稿,还给我介绍了一位常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是华东政法学院的研究生,酷爱法律,但对新闻也同样充满兴趣,平时经常阅读新闻方面的书报杂志。去年1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同学的家里与贵刊相识,并为其新颖、别致的栏目设计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章内容所吸引,促使我当即决定汇款邮购贵刊。现在我已成为贵刊的虔诚读者,对其中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认真地研读、细细地品味,以致达到爱不释手的地步。我确实受益匪浅。但同时我也发现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6.
如果人们把图书馆誉为人类“文化的宝库,知识的喷泉”的话,那么,我要把《图书馆杂志》称为图书馆工作者的老师和助手。因为,我在与《图书馆杂志》短短的几年交往中,它给我的帮助确实是很大的。 1988年,我在期刊目录中看到了《图书馆杂志》,出于职业习惯,我怀着试试看的心理订了一本。没想到我阅读了之后,一下子便与它难舍难分。这倒不是因为《图书馆杂志》它样式新颖,内容丰富,而是里面的  相似文献   

7.
一位高级编辑这样讲:“你要写份稿,老婆喊三声,一洗衣二做饭三出私差,那你将一事无成。”我写稿才六个年头,却小有成就,这也得力于妻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一是给我腾出时间。妻子原来是吃皇粮的,整天是忙了公务忙家务,对我从不攀扯。每当我的作品在媒体上有字有音有像时,她还甩给我抿嘴一笑,促我辛勤写作。二是帮忙给我采访。妻子历来对人热情,不管什么样的来人她都礼貌相待。我们夫妻俩不在一个单位工作,当来客触及到的新点子,她定会刨根问底,帮我采访,在写稿时,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2月3日,李女士来到档案馆,查找她在2000年与张先生的结婚登记表和婚姻状况证明。工作人员通过详细询问了解到,李女士和她的爱人有一处房产需要办理房产过户,在办理过程中需要她  相似文献   

9.
她把我引向绿洲刘如森金色的沙丘蜿蜒伸向蓝天,优美的弓弦上跃动着顽强的音符,牵驼人犹如沧海一粟,他那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不止的身影,与人心心相印,产生共鸣——《新闻战线》1991年第11期封面的这幅画面,把我引入遐思,使我情不自禁地回首。几年来,正是《新...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矿灯充电工,业余时间爱写作。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新闻知识》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更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是1987年开始学习新闻写作的,刚开始写新闻报道时,和广大初学者一样,一味追求稿件数量,不懂得稿件的质量,认为“万箭齐发,必有一中”,抱着打彩碰运气,整日地写呀,写呀!结果,一年采写了上百篇稿件,大都石沉大海。偶然有个“豆腐块”发表,也是经过编辑精心修改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今报刊成千上万,如果有人间我最喜欢哪一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新闻知识》。 《新闻知识》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她与我们宣传战线上的人心声相通,有特殊的感情,它鲜明准确地把中央关于宣传工作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我与她相处不到一年,她朴实无华,却知识丰富;她,教我写作催我奋进,慷慨而又无私。我非常喜爱她!也许您会问:她一定是位聪明、善良的姑娘吧?哈哈,您猜错了,她,就是我订的那份《新闻爱好者》呀! 您先别急,听我慢慢讲来:我是1985年底才开始试着写新闻报道的新闻爱好  相似文献   

13.
华语女同性恋电影正处于被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4.
易鹰  刘韶林 《新闻天地》2006,(10):32-32,33
2006年7月18日,中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首席记者、政法机动部副主任陈国忠采写的消息《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获湖南省惟一一个一等奖。当同事打电话将这一《长沙晚报》创刊50年零的突破的喜讯告诉陈国忠时,他正一个人开车在采访的路上……“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诗人冰心的短诗,道尽了天下多数人成功的原由。而长沙晚报内外熟悉陈国忠的人,则用“天道酬勤”作为他获得成功的注解。以“机动记者永远在路上”自励的  相似文献   

15.
16.
我是一名部队业余报道员,喜欢读报纸,更喜欢剪报。服役4年多来,我利用各种旧报、废报,剪下了很多优秀的通讯、散文、诗歌、小说以及各种资料,整理成“文学”、“生活”、“卫生知识”、“法律”、“古今趣闻”、“百科知识”6个部分,订成6大本。训练间隙就翻开阅读,别有一番风味,受益不浅。去年8月初,我听说一名洛阳籍炮连连长在休假期间,赤手空拳战败2名歹徒,救出遇难少妇的事情。于是,就去采访了这位炮连长,准备把这件事报道出去。但是,事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新闻写作爱好者和初学者,去年开始订阅《新疆新闻界》。每期刊物来到,我总是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它是我的良师益友。特别是”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通讯员园地”、“问题讨论”等栏目,对我的  相似文献   

18.
家里的书和杂志不算少,想看什么挺方便。《新闻爱好者》虽然每期必来,那是爸爸津津乐道的读物,每期到来,他总是饶有兴趣地边读边琢磨什么,几年了,都是这样。而我对它不屑一顾。可爸爸的兴趣渐渐引起我的注意,顺手拿起一本翻翻,想从中发现什么。是封面那张照片《乡邮》,引发我的深思,多可贵的精神,这些高尚人的足迹踏遍了山乡邮路;又一期封面的艺术照《归牧》,使我  相似文献   

19.
20.
1988年5至10月,我给军内外报刊投稿50余篇,其中仅省以上报刊就见稿11篇。这对别人来说不足为奇,但对我这个刚起步的新闻业余爱好者来说,是未曾料到过的事。我开始写作时可算是个“快手”,在不到两个月时间竟然拿出了62篇“作品”,可全都被编辑判了“死刑”。正在我决定搁笔改行的当儿,政治处一位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